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花生品种芽期抗旱性指标筛选与综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27个花生品种种子萌芽期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芽期各性状指标对水分胁迫浓度的适应性不同,其中根长、生根率、根干重、发芽率对胁迫浓度表现差异明显,与品种综合抗旱能力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筛选出8130、冀花2号、冀花4号、花育27号、花育25号和鲁花14等抗旱能力较强的品种。结合田间直接鉴定的结果,室内高渗溶液萌发法是鉴定花生萌芽期抗旱性的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冠县气象站1990—2014年2—4月气象资料,应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对大樱桃萌芽期、花期气候条件、春季低温霜冻次数、日期、天气特点、最低温度等要素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冠县早春气象条件利于大樱桃早期萌发,同期出现低温霜冻天气对大樱桃造成冻害。探讨了早熟大樱桃冻害防御措施,对预防大樱桃萌芽期、花期冻害,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减灾防灾有积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温是影响花生正常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并且严重影响花生产量。研究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选出适用于花生的外源物质。采用砂培方式,使用6种外源物质(脯氨酸、肌醇、磷酸二氢钾、EDTA-Fe、芸苔素内酯、萘乙酸)对花生进行浸种处理,每种外源物质设置4个浓度,对萌动期花生种子进行5℃低温胁迫3d,分析不同外源物质浸种处理对花生幼苗的主茎高、叶面积及根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萌动期低温胁迫条件下,3000mg·L~(-1)磷酸二氢钾、300mg·L~(-1)EDTA-Fe、0.01mg·L~(-1)芸苔素内酯分别提高了花生幼苗的主茎高、叶片数和叶面积,且效果最好;0.05mg·L~(-1)芸苔素内酯、2000mg·L~(-1)磷酸二氢钾和3000mg·L~(-1)磷酸二氢钾浸种处理提高花生幼苗的根长、根体积与根尖数的效果最好。此外,对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主因子反应原变量83.82%的信息。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根系生长情况是判断花生幼苗抗寒能力的最重要指标,0.05mg·L~(-1)芸苔素内酯、3000mg·L~(-1)磷酸二氢钾和300mg·L~(-1)EDTA-Fe浸种处理提高花生抗寒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吉林省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位于高纬度东北早熟花生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超26.7万hm2,低温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及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花生死亡,低温冷害是限制花生继续向北拓展种植和农业增效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对花生发芽期和苗期耐低温鉴定方法进行阐述,并以相对发芽率(RGP)和出苗能力(EA)分别作为发芽期耐低温性的评价指标和苗期耐低温性的评价指标,把发芽期耐低温性分1~3级,把苗期耐低温性分1~3级评价。对鉴定发掘耐寒性特异种质,为培育耐寒性花生新品种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枳种子萌发期耐低温的生理机制,为枳壳的抗冻育苗提供科学依据,以枳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萌芽期不同温度处理对枳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枳种子对低温胁迫敏感,其发芽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电解质渗漏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随温度降低而上升。枳种子萌芽期不能承受-5℃低温处理,在此温度下种子播种40d未萌发,电解质渗漏率明显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大,MDA大量积累,发生不可逆冻害。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安县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花生种植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红安县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对红安花生种植较为有利,但需注意低温、暴雨、高温和干旱对花生种植的影响,以期为红安县种植花生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种质抗旱性鉴定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4):14-17
在17.5%PEG6_(000)水分胁迫处理下,在实验室鉴定了10个花生品种的萌芽期抗旱性;在田间干旱条件下,通过灌溉水分控制对东北地区主栽花生品种进行生育后期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更准确地鉴定花生种质(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低温对秋花生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71-4272
对秋花生生育期间的6个气候因子配合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秋花生生育期间总积温对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日最低温度≤20℃、日均温持续≤22℃的天气对百果重和单株饱果数产生影响;日均温持续≤20℃的低温天气影响百果重和产量;20℃型和22℃型寒流对秋花生的影响不显著。提早播种是减轻秋花生生育后期低温危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光照对落叶果树休眠与萌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温度和光照对落叶果树休眠期与萌芽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空气温度、根域温度、光照周期和光质等外界环境因子对落叶果树休眠期与萌芽期的影响。得出光照对落叶果树休眠与萌芽具有重要影响,单纯以空气温度为基础解释落叶果树休眠期与萌芽期全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为设施落叶果树栽培环境调控及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花生适期收获和安全贮藏是确保花生产量和商品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花生适时收获和安全贮藏技术,探索花生种子贮藏物质生理生化变化,对低温地区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花生适时收获通常,收获初期的花生含水量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低温胁迫对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影响,文章以杂交玉米品种天农9和天合1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培养(发芽期6℃,苗期4℃)方法,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发芽(发芽率)、幼苗农艺性状(株高、根长、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鲜重)和生理生化指标(SPAD值、Pn、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降低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地下部干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天合1对低温胁迫更敏感。研究成果为解决玉米生产冷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外源药剂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辽单63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源药剂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浓度药剂预处理可影响郑单958和辽单632玉米种子的耐冷性,5 mg·L<'-1>GA<,3>促进10℃低温下各品种种子的萌发,有利于幼苗和根系的生长,但不利于壮苗;1 mg·L<'-1>浓度ABA浸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处理和低温胁迫对陆地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陆地棉种子耐低温和耐贮藏性研究提供支持和种质资源。【方法】以12份陆地棉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条件、低温胁迫发芽和人工老化处理后发芽,统计并分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等8个指标。【结果】各逆境对种子活力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发芽势为人工老化>标准>低温;苗长为标准>低温>人工老化;发芽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为标准>人工老化>低温;简化活力指数标准>人工老化>低温。标准发芽在相似系数为15分类2类,高活力和中活力。冷胁迫在相似系数为20分为3类,耐冷型、中间型和敏冷型。人工老化处理在相似系数为15分为3类,耐贮藏型,中间型和不耐贮藏型。综合3个环境在相似系数为20分为3类,不耐低温耐贮藏型,中间型和耐低温不耐贮藏型。【结论】低温胁迫与人工老化发芽处理下陆地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都有所降低。人工老化处理加快了出苗速度,但降低了最终发芽率,易形成粗壮苗。低温胁迫既降低了出苗速率也降低了发芽率,易形成小叶粗根短苗。发芽势高的不一定发芽率高,发芽势低的不一定发芽率低。标准状态下高活力的不一定在逆境下也高活力,逆境下高活力的标准状态下活力一定高。高度耐低温不耐贮藏的材料只有新陆早7号。中度耐低温耐贮藏的材料有塔什干、新陆早72号和10615,耐贮藏不耐低温的材料有XND1586、KK1543、中棉49号、新陆早42号和关农1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温度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5/5、20/10、25/15、30/20和35/25 ℃共5个变温处理及0、50、100、200、300 mmol·L-1 5个NaCl浓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的甜高粱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高浓度NaCl处理显著抑制甜高粱的种子萌发,其种子残留干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余萌发指标和种苗转化指标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温度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其种子萌发指标、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随着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温(≤20/10 ℃)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而高温(>25/15 ℃)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盐分、温度及二者互作均显著影响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盐分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更大,而温度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残留干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NaCl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20 ℃。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温度与盐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5/5、20/10、25/15、30/20和35/25 ℃共5个变温处理及0、50、100、200、300 mmol·L-1 5个NaCl浓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的甜高粱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及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高浓度NaCl处理显著抑制甜高粱的种子萌发,其种子残留干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余萌发指标和种苗转化指标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温度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其种子萌发指标、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随着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低温(≤20/10 ℃)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而高温(>25/15 ℃)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盐分、温度及二者互作均显著影响甜高粱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幼苗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盐分对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种苗转化指标(除种子残留干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更大,而温度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残留干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在NaCl胁迫下,甜高粱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20 ℃。  相似文献   

16.
花生耐盐种质的筛选对于盐碱地的开发有潜在重要意义。选取了41份花生种质,研究其萌发期与苗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花生发芽与生长受盐害抑制,在0.5%盐浓度下,以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作为萌发期耐盐指标,以根长、苗高等指标作为苗期耐盐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在两个时期分别筛选到9个和3个耐盐种质,其中有两个种质在两个时期耐盐能力都比较好,可以作为相关育种与基础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不同糯玉米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评价体系,以4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10个萌发及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糯玉米品种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0个测定指标转化为根系生长因子和种子萌发因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建立了糯玉米耐低温综合得分模型Y=0.647 7Y1+0.144 2Y2(其中,Y1Y2为2个主成分,Y1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根干重、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根系生长的状态;Y2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苗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萌发情况)。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8个糯玉米品种的耐低温能力进行排序,筛选出5个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依次为‘润彩糯686’‘景坡82’‘润糯175’‘润糯605’和‘天贵糯932’。聚类分析将48个糯玉米品种划分成4个类群。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根干重、相对苗长、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苗干重和相对根表面积可作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的重要指标。多方法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对不同耐低温能力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有效筛选分类,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及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的影响。[方法]试验针对浸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方式共设置了8个处理,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播种前对浸种48 h,播种深度5 cm,播种时进行镇压的花生出苗快、出苗率高且生长势强。[结论]该研究为克服辽宁省花生播种出苗率低、出苗慢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叶片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叶片抗旱相关性状,探索性状指标大小的评价方法,揭示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形态及生理机制。【方法】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于苗期及结荚期给予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水对照2个土壤水分处理,苗期处理以盆栽种植方式进行,称重法控水,结荚期处理在池栽条件下进行,测墒补灌法控水,控水期间以电动防雨棚遮雨。测定苗期干旱及正常供水对照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比叶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叶片性状指标,对比分析上述叶片性状与花生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性状指标大小评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机制,以生物量抗旱系数评价苗期抗旱性,以收获期产量抗旱系数评价结荚期抗旱性。【结果】通过2年的试验发现,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生物量抗旱系数及产量抗旱系数有显著差异,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根据产量抗旱系数可将12个花生品种抗旱性分为强、中、弱3级,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花育20号、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为中度抗旱品种,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干旱胁迫改变了叶片组织结构,降低了单株叶面积、功能叶面积、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了比叶重。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叶片性状有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对照及干旱胁迫下均具有较高的叶片厚度、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光合速率。干旱胁迫下,较大的叶片栅/海比值、比叶重和光合速率是如皋西洋生和山花11号抗旱的叶片机制;山花9号与花育20号较大的单株光合面积,A596较大的光合速率是它们重要的抗旱机制。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的叶片栅/海比、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山花11号和79266分别可作为花生强、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处理,持续胁迫14 d时的叶片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和光合速率可鉴定花生种质的叶片抗旱能力。正常灌水条件下,始花期的栅/海比、单株叶面积、比叶重也能反映花生叶片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号可作为花生叶片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