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谢花后用 2 0mg·L-1CPPU浸果对美味猕猴桃单果重和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谢花后10天处理一次和 17天后再处理一次都可使单果重明显增加 ,且两次处理优于一次处理。 (2 )经CPPU处理过的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 ,并达显著水平。 (3)CPPU对果实酸度无显著影响。 (4 )畸形果的比率比对照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激素和微量元素对澳洲坚果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6年生的澳洲坚果为试材 ,研究温度、蔗糖浓度、矿质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2 5℃和 1 0 %的蔗糖浓度对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为有利 ;植物生长调节剂 GA3为 2 0 mg· L- 1 时能显著促进花粉的萌发 ,而 IAA和 2 .4—D对花粉萌发促进作用不显著 ;矿质营养最有利于花粉萌发的浓度分别是 Zn1 0 mg·L- 1 、Mo 5 mg· L- 1 、B 1 0 mg· L- 1 、 Mn 40 mg· L- 1 、Ca 3 0 mg· L- 1 。  相似文献   

3.
WGD-3配方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澳洲坚果嫁接育苗的复合配方,以澳洲坚果品种Hinde(H2)和Pahala(788)为接穗,研究了不同浓度WGD-3对澳洲坚果嫁接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Hinde(H2)和Pahala嫁接成活率、抽发新梢数量、新梢平均长度和新梢总长度均以15mg/kg处理效果最好;嫁接成活率分别达90.00%和87.23%,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57.28%和60.26%;每株抽发新梢数量分别为4.8条和4.5条,多于对照的4.1条和3.2条;嫁接后60d,新梢平均长度分别为1.2cm和1.6cm,新梢总长度分别为6.4cm和7.5cm,均高于对照。此外,WGD-3配方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了嫁接成活率。WGD-3配方嫁接澳洲坚果不需枝条环割或复杂的温室设施,具有成活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嫁接速度快、抽梢数量多、植株生长迅速等优点,适于澳洲坚果大规模嫁接育苗应用。  相似文献   

4.
樱桃不同基因型再生植株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甜樱桃(PrunusaviumL.)、杂种优系F系(P.avium L.×P.pseudocerasusL.)和H系(P.cerasus L× P.pseu-docerasusL.)等不同基因型的离体再生植株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樱桃试材,其再生方式和途径存在差异。其中甜樱桃品种美早的离体叶片在WPM+6-BA2.0mg·L-1+IAA2.0mg·L-1+GA30.1mg·L-1培养基上,不定芽再生率可达到90%,H10、萨米脱、F10、F8在6-BA(2~2.5mg·L-1)、IAA(1.0~2.0mg·L-1)的激素配比,也获得了76%、86%、80%、64%的再生率;杂种H10叶柄接种于改良MS+6-BA2.0mg·L-1+IBA0.1mg·L-1+2,4-D0.5mg·L-1的培养基,可以得到40%的再生率,其他品种仅有H8的叶柄获得了少量的再生植株;杂种F10的幼嫩节间接种于LS+6-BA1.0mg·L-1+NAA2.0mg·L-1+CH100mg·L-1培养基,最高再生率为40%,6-BA(1~2mg·L-1)和NAA(1~2mg·L-1)配比,H8、H10的离体节间再生率最高分别为25%和30%;杂种H8整体根在MS+6-BA1.0mg·L-1+2,4-D2.0mg·L-1+IBA0.05mg·L-1+NAA0.05mg·L-1的培养基上,再生率为96.7%,6-BA(0.5~2mg·L-1)和2,4-D(0.5~2.0mg·L-1)配比,H10、F8、F10离体根再生率分别为93.3%、96.7%和93.3%。  相似文献   

5.
无机盐对香石竹切花保鲜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种含不同无机盐的保鲜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切花的鲜重 ,改善体内的水分状况 ,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延长瓶插寿命 ,其中以保鲜剂 1(3%蔗糖 +2 0 0mg·L-18-HQ +2 0 0mg·L-1柠檬酸 +5 0mg·L-1AgNO3 )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柑桔的保果效应。结果表明GA3+BA (各 2 0 0× 10 -6)涂抹幼果和核苷酸 (5 0× 10 -6) +防落素 (30× 10 -6)喷洒幼果均能显著提高盆栽柑桔座果率 ,尤以GA3+BA涂抹幼果的保果效应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连续8 a施用氮磷钾肥的黄土高原地区‘红富士’苹果园的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明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对苹果产量与土壤养分累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化肥(NPK处理)显著增加了苹果产量,增产率为12.8%~128.3%,增产率随施肥年限增加有增加趋势。NPK处理增加了果园土壤的有效氮、磷、钾含量,其累积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差异较大。与对照(CK)相比较,NPK处理使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中的速效氮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24.9 mg·L-1、36.9 mg·L-1和49.7 mg·L-1,速效磷增加了20.1 mg·L-1,12.6 mg·L-1和4.3 mg·L-1,速效钾增加了50.9 mg·L-1、61.8 mg·L-1和31.2 mg·L-1。这表明长期施肥下,果园土壤中速效氮的累积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速效磷的累积量随土层深度减少,速效钾累积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相关性分析表明,20~40cm土层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与当年的苹果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上一年度苹果产量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1990年我们在乐山市平兴乡选9~10年生红桔砧锦橙和8~9年生枳砧温州蜜柑,使用含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氮、磷、钾、硼、锌等营养元素的PF-3和PF-5强力花果宝(重庆市璧山生化厂产)进行保果试验。处理1:谢花后1周用毛笔蘸PF-3250倍液涂幼果果蒂和果柄;处理2:谢花后1周用PF-5500倍液喷幼果;另设不处理对照。每处理12株,处理时逐株统计幼果数,8月中旬调查稳果数。  相似文献   

9.
杨志坚  冯金玲  陈辉 《果树学报》2013,(1):105-109,183
【目的】为了建立锥栗再生体系,【方法】以锥栗胚为外植体,分析不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及激素组合对锥栗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油榛是锥栗组织培养最佳的基因型;锥栗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NH4NO3804 mg·L-1+KNO31011 mg·L-1+FeSO4.H2O 27.8 mg·L-1+1/2MS其余无机盐+MS有机)+6-BA 2.0mg·L-1+IBA 0.2 mg·L-1,其出芽率为76%;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同上)+6-BA 0.5 mg·L-1+IBA 0.1 mg·L-1,其增殖倍数达18;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同上)+IBA 0.5 mg·L-1,其生根率为48%。【结论】运用上述体系可获得完整锥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活血丹嫩茎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人们栽培活血丹对种苗的需求,以活血丹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试管苗的生根、扦插和移植的研究,成功地建立起活血丹嫩茎的无性系。结果证明:MS+BA1mg·L-1+CH10mg·L-1+2,4-D2.0-2.5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8mg·L-1+NAA0.1mg·L-1+AgN030.2mg·L-1是嫩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BA0.8mg·L-1+NAA0.1mg·L-1+GA30.4mg·L-1是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IBA0.6mg·L-1+NAA0.1mg·L-1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通过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年繁殖量可达4.19.1个。移植到山林下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活血丹的各种生物性状,且生长旺盛,当年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1.
灵武长枣贮藏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灵武长枣采后极易失水软化、酒化、腐烂等因素,采后常温和单纯的低温下保鲜期短等技术难点,重点研究长枣"低温+MA微孔膜+专用防腐剂+生理调节剂"的综合保鲜工程技术。采用10%KDZ+100μg·g-12,4-D;10%KDZ+1%CaCl2;10%KDZ+100μg·g-1GA3;1μL·L-11-MCP熏蒸24h+10%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在0℃进行长枣贮藏研究,以单独KDZ处理枣果装入保鲜袋置于0℃贮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MCP结合KDZ处理和CaCl2结合KDZ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0℃保鲜90d还原糖含量达12.4%,维生素C分别为2409mg·kg-1和2539mg·kg-1,好果率77.9%和79.3%,并且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鲜脆、汁液丰富。  相似文献   

12.
红富士苹果采后二氧化氯处理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为ClO2应用于红富士苹果采后防腐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分别用浓度(有效成分)O、20、50、80 mg·L1的ClO2溶液采后处理红富士苹果,定期测定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lO2采...  相似文献   

13.
在盛花后2周和3周,以不同浓度的CPPU[N-(2-chloro-4-pyridy)-N'-phenylurea,通用名称Forchlorofenuron]对辽伏苹果果实进行表面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0、40mg·1 ̄(-1)CPPU能促进果实纵径和横径增长,并明显提高单果重、果形指数和可食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则因处理时期和使用浓度而异。盛花后2周使用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mg·1 ̄(-1)CPPU处理增大果点和提高果实畸形率。而盛花后3周果面喷布20mg·1—(-1)CPPU可以增大辽伏苹果果实20%左右,对果实品质和花芽分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的茎段和微型薯为受体材料,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2.5mg.L-1+NAA0.5mg.L-1+GA35.0mg.L-1+2,4-D1.0mg.L-1,分化培养基为MS+6-BA3.5mg.L-1+NAA1.0mg.L-1+GA310.0mg.L-1,微型薯薯片再生培养基为MS+ZT2.0mg.L-1+IAA1.0mg.L-1;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50和75mg.L-1,转化时不经过预培养,茎段农杆菌侵染10min,共培养3d;微型薯薄片侵染5min,共培养2d;共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1乙酰丁香酮,茎段抗性愈伤率和分化率分别提高14.29%和6.77%。通过该体系将反义AcInv基因导入马铃薯中,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桃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桃栽培品种曙光、金童5号和甜桃王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组合、基因型和试管苗继代次数等因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暗培养的培养基为LP+1.5mg·L-1TDZ+0.15mg·L-1NAA;光培养基为LP+0.5mg·L-1TDZ+0.3mg·L-1KT+0.3mg·L-1NAA和LP+0.6mg·L-1TDZ+0.3mg·L-1KT+0.4mg·L-12,4-D;金童5号和曙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再生率分别为21.8%和14.5%;曙光和金童5号试管苗继代第1~11次叶片的再生能力与继代前3次愈伤组织相比形成率较高;曙光再生苗在培养基1/2MS+0.5mg·L-1NAA上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条数为7.9。  相似文献   

16.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17.
以越橘品种‘瑞卡’为试材,分别于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与果实膨大期喷施25、50、75、100 mg·L^-1赤霉素(GA3)和5、10、15、20 mg·L^-1氯吡苯脲(CPPU)以及GA3+CPPU(25+5、25+10、50+5、50+10 mg·L^-1)的组合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处理对越橘‘瑞卡’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GA3与CPPU在越橘栽培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各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优于开花期,并且GA3与CPPU组合处理的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50 mg·L^-1 GA3+10 mg·L^-1组合处理综合得分最高,与对照比较,单果质量提高33.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15.3%、13.9%、20.6%和14.4%;可滴定酸含量和种子数量分别降低15.9%和16.9%,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CPPU和GA_3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氯吡脲(CPPU)和赤霉素(GA3)在葡萄果实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25 mg.L-1 GA3+5 mg.L-1CPPU复合处理对葡萄果实的膨大效果最为明显。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CPPU和GA3总体呈降低趋势,外源GA3没有影响内源GA3总体变化趋势,CPPU消解率在处理后15 d时超过90%,CPPU残留量在处理后10 d时低于美国最高残留限量(MRL,0.03 mg.kg-1),GA3残留量在处理后1 d时低于美国、日本MRL(0.2 mg.kg-1)。所有处理均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下降。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为CPPU和GA3在葡萄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美猕猴桃花期不授粉,果实于花后5-20 d全部脱落。不授粉,但花前 CPPU处理,果实可延迟5 d脱落,维持16.7%的果不落,但果实于花后5 d起停止发育。花后 5- 10 d未授粉果 ZRs。GAl+3含量低于对照,但ABA水平高于对照。花后20 d CPPU处理果实显著增大,对内源激素水平影响不大。处理后20 d内 ZRs、DHZR升高,处理后5 d IAA、 GAI+ 3下降, 10 d后上升。 ABA水平在花后60- 100 d降低,采前升高。对种子、内源激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