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开展茶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为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引进的3个茶树新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进行引种比较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观测其成活率、物候期、鲜叶产量,测定其生化成分、制茶品质和抗性,分析其在江西省的种植适应性.[结果]3个茶树新品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9.32%、99.21%和96.13%,其中茂绿的移栽成活率稍低于福鼎大白茶(98.66%),中茶108和中茶302均高于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白茶相比,3个品种的一芽一叶期早,百芽重低,发芽密度(除茂绿外)高,抗寒和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或相当.3个品种制成的绿茶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结论]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3个茶树品种在江西南昌表现较好,可在江西南昌茶树种植区域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
开展无性系茶树品种中茶108和陕茶1号在汉中地区的抗性、适应性、生长表现和绿茶品质试验研究,旨在为汉中茶产业发展提供适宜的无性系良种。结果表明,中茶108和陕茶1号茶树的适应性好,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性均强,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育芽能力强。中茶108茶树品种的一芽一叶期在3月下旬,比福鼎大白茶早5~8 d,陕茶1号物候期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中茶108和陕茶1号所制绿茶品质优良,宜在汉中地区栽培及推广。并且总结了中茶108和陕茶1号无性系在汉中地区的快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龙井长叶引种陕西汉中后的生长势、抗性、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龙井长叶品种引种陕西汉中后移栽成活率高,生长势良好,新梢生育期明显早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发芽密度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制绿茶品质优,抗寒性中等,抗旱性强,在汉中及相似气候区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对9个引进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和绿茶适制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早白尖5号移栽成活率和产量高、抗寒性强、制茶品质好,适宜在陇南茶区推广;乌牛早、安吉白茶、南江1号、迎霜和名山早抗寒性较弱,成品绿茶品质较差,不适宜在陇南推广。  相似文献   

5.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铜仁市夏秋绿茶品质,提高夏秋茶原料利用率,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从铜仁市主栽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香山早1号、浙农113及中茶108,通过分析其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夏秋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8、浙农113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农艺性状优于福鼎大白茶;中茶108及浙农113制作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以《贵州绿茶第2部分:卷曲形茶》(DB52/T 442.2—2017)为品质判定依据,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在内含成分上,3个供试品种加工的夏秋绿茶生化成分指标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尤其是中茶108,加工得到的夏秋绿茶均表现出高水浸出物、高游离氨基酸、低酚氨比、低儿茶素的生化特性,且配比适当。综合分析,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达到一级及以上优质绿茶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两个茶树新品种在江北茶区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尖5号发芽期与对照相当,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产量与对照相当;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宜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南江2号发芽期比对照稍晚,为中生偏早种;适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近;产量比对照稍低,差异不显著;抗寒性较差,其它抗性一般,不适宜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鸠坑种是杭州市重要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之一。栗峰是从鸠坑种的自然杂交后代材料中以单株选择的方式选育而成。以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为对照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栗峰为早生种,春季萌发期较福鼎大白茶早2~10 d,与龙井43相当,2年平均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5.4%,抗旱性弱于龙井43 和福鼎大白茶;茶多酚20.60%、氨基酸总量3.75%,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制绿茶,制作的烘青绿茶外形翠绿,香气较高。  相似文献   

9.
早白尖5号在川西茶区引种表现跟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早白尖5号在川西茶区引种后表现进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早白尖5号株型紧凑,发芽早,为早生种;芽头密,茸毛多,生长期长,持嫩性强,产量和发芽期与对照相当;抗性、适应性强,制绿茶品质良好,无品种退化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在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对茶树新品种中茶10 2在江北茶区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 2发芽期与对照种相当,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种相当,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略高于对照种。中茶10 2适于江北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名山早、名山白毫 2个茶树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 ,均为早生种 ;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 ;适制绿茶 ;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 ,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茶树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贵州省黔陶乡古茶树品种及相同栽培条件的福鼎大白茶品种成年茶树(12年生)秋茶为实验材料,制作绿茶样,测定并分析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主要品质成分,结合感官审评方法分析其品质特征。结果显示:古茶树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茶多酚占31.45±0.77%、氨基酸占2.98±0.05%、咖啡碱占3.40±0.05%、水浸出物占45.34±0.06%,均高于成年茶树茶。感官审评结果显示,古茶树茶综合评分高于成年茶树茶。综合结果表明:古茶树茶主要品质成分和感官审评得分均高于成年茶树茶,表现出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在豫南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茶1号新梢萌发期和对照相当,为早生种;发芽密度超过对照25%以上;鲜叶产量比对照增产57.5%,极显著高于对照;制绿茶品质和对照相当;抗寒性表现为较强;陕茶1号适宜在豫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研究了扦插时间、扦插基质、扦插品种及插穗种类对茶苗成活率、出圃率和茶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上旬扦插最好,成活率、出圃率最高,分别为92·4%、80·4%,1足龄茶苗达到Ⅰ级扦插茶苗质量标准;扦插基质以处理 D(泥炭土上铺泥砂土)扦插茶苗成活率、出圃率最高,分别为71·1%、65·4%,且1足龄苗达到Ⅰ级扦插茶苗质量标准;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存在差异,表现为乌牛早>福鼎大白茶>迎霜>白毫早>碧香早;粗插穗和短插穗的扦插成活率高,茶苗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6.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9个乌龙茶品种中金牡丹、紫牡丹、春兰及瑞香4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除紫牡丹产量稍低于黄棪对照种外,其余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瑞香、黄玫瑰、玉翠达极显著水平,紫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种产量均高于福鼎大白对照种,其中茗科3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早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质与对照种相当。参试品种在广东区试点发芽期多数表现为早芽种,抗寒、抗旱性强,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乌龙茶及绿茶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茶树新品种舒茶早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 ,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在河南省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 5d ,为早生种 ;生长势强 ,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 ;抗性良好 ,制茶品质优良 ;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方法]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对对云茶春毫的品质进行鉴定。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择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作为对照;在区域性试验中,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作为对照。[结果]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3%,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2%(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云茶春毫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结论]云茶春毫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制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凫早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为早生种,鲜叶产量较高,抗性强,制茶品质优异,抗寒性强,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大白茶是我地制作白茶主要当家品种。我市种植面积达26万亩,是我市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大宗农产品之一。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已有100多年的栽植历史,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茶树良种并命名为“华茶1号”。福鼎大白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适制性,是一个综合性状相当优秀的著名茶树良种,也是全国主要推广栽培的品种。随着市场销量的不断增大,福鼎大白茶引种栽培的人越来越多,为防止种性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