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濒临古运河的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其街巷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访谈、观察、测量、问卷等调查分析方法,从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尺度比例和空间界面四个层面,分析了镇江新河街历史街区街巷空间的特征与特点。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解析了居民的使用满意度和更新需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该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四方面建议,为其后续的保护与更新建立了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功能组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内部并没有划分明确的保护范围,导致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历史文脉缺失、发展不均衡和空间复杂混乱等诸多问题.在空间问题研究中,空间句法理论将物质空间作为单独的本质元素进行系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到对社会、经济、认知和行为等领域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对分析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变化问题提供了量化的分析方法.该文运用空间句法相关理论方法及辅助软件,建立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下不同时期的城市和街区的多层次拓扑关系模型,分析得到非保护类历史街区与城市的空间形态变化的特征和关系:①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地理位置大多处于偏近城市中心区的附属区域,在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功能承载中起到了中间过渡和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②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受到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影响,其复合功能的承载潜力影响范围逐渐缩小;③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内部深度相对较大,整体交通便捷度相对较低;④人对于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可理解度普遍较低,游客和居民都不便认知整个空间.根据特征和关系进一步解析得到变化原因在于历史价值和生活价值的动态调整,发展策略的重点也是城市文脉保护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平衡与协同.  相似文献   

3.
张天慈  闫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110-116+120
自山西省太谷县古城墙遭到拆除,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遭到了空前破坏,传统的街巷格局和部分建筑遗迹成为古城最后的历史遗存,它们延续着旧时太谷的城市脉络,承载着晋中地区特有的地域精神。从传统街道的概况入手,通过分析路网结构、街巷尺度、街巷名称等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街巷格局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街巷格局的更新与保护提出研究策略,为其他传统街巷的更新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口骑楼老街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她承载了海口自开埠以来重要的历史记忆。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目前较为衰败。通过对骑楼老街现状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对交通工具和行进路径以及人流的步行空间提出规划意见,并从街道休憩空间的"器"——物质、"容"——空间、容器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精神这3个方面阐述如何对海口骑楼老街外部休憩空间进行改造,以期能创造出更有活力更具地域特色的海口骑楼老街。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36-238
历史街区的保护一直都是被动式的,民众参与到历史街区保护中的意识性薄弱,积极性不高,历史街区的保护没有形成实质性进展。为了使民众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该研究以永春县五里街骑楼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台湾历史街区社区营造经验,从"人、文、地、产、景"五方面针对五里街提出更新保护建议,以期为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闽南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的三学街、北院门以及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究影响游客情感的景观视觉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Mehrabian-Russell模型的刺激-生物-反应框架进行重塑和拓展,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觉质量、游客情感以及行为意向之间的模型.研究发现:(1)影响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情感的视觉因素有4个,即人工环境景观、空间节点景观、历史文化建筑景观以及街道街巷景观,其中空间节点景观对游客情感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街道街巷景观,历史建筑景观的影响显著性最低;(2)模型中存在中介效应,人工环境景观的视觉质量完全通过游客情感这个中介变量对游客的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空间节点景观的视觉质量与行为意向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验证了以往的研究,游客的积极情感正向显著影响游客的行为意向.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觉质量、游客情感以及行为意向的研究,可以为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者在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廖春艳  陈岚  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44-1547
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借鉴罗杰.特兰西克的城市设计的3种分析模式,运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取景拍摄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形态构成、物质环境、人的主观意愿以及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清晰的二维虚实结构体上,文殊坊建立了空间连接的"线性参数"和"动态结构",同时遵循了人性需求和场所的环境要素,保持着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的连接活力,很好地传承了佛禅文化及民俗文化。以期为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帅  刘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34-9837
以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为典型实例,通过分析其历史街区形成的过程,现存建筑特征以及空间形态,从文化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探讨了历史街区的多元文化特征,以期为历史街区的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街区物质性老化和结构性、功能性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保护与更新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古城建瓯的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在对铁井栏街区现有的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对街区空间的“混合使用”进行思考,通过循序渐进的修复,整合历史街区的形态空间,保护历史文化的氛围,重构历史街区的邻里关系,激发活力,最终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胜利街受限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更新改造涉及街区整体风貌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修复、拆除搬迁等复杂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保护仅限于控制建设层面。针对胜利街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成功案例的借鉴对比分析,提出了重要保护、选择性保留和适应性调整3类元素,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更新。通过对建筑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得出详细的建筑等级划分,分别提出不同的更新策略,同时对街巷格局、街区功能调整、风貌控制和道路交通组织等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拥有独特的十笏园历史遗迹与丰富的风俗文化,对潍坊城市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游客满意理论,构建空间品质游客满意度的指标测评体系,从而探讨空间品质提升与优化途径。结果如下:十笏园文化街区空间品质总体满意度未达到满意水平,7个评价维度中仅2个达到满意水平;排列出14个具有较高满意度相关性的评价因子,筛选出6个满意度显著性影响评价因子,并得出最优拟合回归方程。提出整合空间格局、提升园林景观水平、完善公共服务、更新业态功能、强化运营管理等五大空间品质提升途径,以期推动街区的文化传承,提升其空间品质与游客体验,再现街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充满古韵的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北流市北流镇鸭埌村为例,对村落空间形态要素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提炼鸭埌村的道路街网空间,应用Depthmap空间句法软件建立轴线模型,得到该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从整合度、连接度、选择度、可理解度4个量化参数对规划前后道路街网空间进行分析对比,验证规划方案在岭南村落空间形态优化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从完善村落道路系统、结合句法参数分析结果和激活村庄活力3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村落的空间句法量化研究提供具体的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3.
刘拥春  周金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95-10398
骑楼老街是海口城市由古老城镇发展为沿海繁华商业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容。虽然骑楼老街仍是海口人购物的重要场所,但是拥挤的道路、落后而破败的商住条件已难以适应人们的需求,只有购物没有休闲的购物环境也背离了人们的购物初衷,建筑立面、绿化、公共休憩空间、市政设施建设都不尽人意,街道景观逐渐走向衰落。对于此类骑楼老街要采取修复措施,恢复其立面景观,疏通流动空间,创造停滞空间,整理各类广告设施,改造市政设施建设,添加环境小品,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骑楼街景。  相似文献   

14.
厦门本岛旧城近代骑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分析骑楼的群体结构特色、立面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立面形象与街道空间的关系、骑楼细部特征风格,更详细全面地剖析融合中西方文化的骑楼特征,为今后保护利用骑楼和完善厦门城市建设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可达性和公共性是步行空间网络在传统聚落空间中的两个重要基本特征。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以步行为主导的湖南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寨市古镇公共空间进行网络抽象建模和量化分析,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寨市古镇公共空间存在集聚发展的公共核并整体呈现"核心-层级"结构,公共空间层次丰富。本研究为寨市古镇公共空间的空间更新及其文旅融合传承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首先阐述了批判地域主义思想,然后对当代历史街区改造的范例——成都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读,接着从空间形态、空间界面、种植设计、景观设施及小品设计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宽窄巷子空间设计对地域历史文化及特色的表达,旨在为今后同类项目的改造在思想与方法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洛阳市孟津县卫坡村内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PSPL调研法对场地人流量分布进行调查,收集游客及村民的真实更新意愿,并采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和视域分析的方法,使用Depthmap软件从科学的角度选取空间更新的重要节点,以点带面进行微更新研究。建议在通向卫坡村魏紫牡丹园及其连接的民俗演艺广场、九孔窑和佛爷堂等景点道路上完善道路指引系统,加强各空间节点的联系。在村内整合度较高的轴线上,增补遮阳避雨的防护设施、座椅及路灯等相关基础设施,体现空间人性化的同时提高游览时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空间句法可以将空间形态抽象为客观量化的数据,表达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的空间形态研究角度。通过空间句法的应用,以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为依据,利用Depth map软件对太谷古城空间进行研究。选取明清时期和现今2 个时期太谷古城地图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古城道路系统抽象成的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得到古城的整合度、可理解度、选择度、熵值等特征值,针对不同的空间形态采用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在2 个时期古城空间形态特征值对比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古城空间的形态发展变化,提出客观地对待现有特征,利用现有资源使古城空间形态与现代发展相适应,并对太谷古城的景观设计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发源地,在黄河流域存在着大批量的古传统村落,承载着千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研究黄河流域传统乡村文化空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遗产。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沁阳市九渡村为例,通过对其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分析其文化要素与村落空间的关联路径,结合句法理论对九渡村文化空间进行定量分析,为后期村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ASEB分析法为工具,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对沈阳市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盛京皇城、中山路和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调研,获得旅游者在街区游览中在活动、环境、体验、收益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综合考虑游客需求,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对沈阳市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体验营销再思考,包括历史文化街区的主题定位、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旅游营销的新手段等方面,以期旅客形成高层次的完整旅游体验,留下美好的游览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