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通辽地区,通过使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屋式诱捕器与传统测报灯,对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监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针对玉米螟的监测,与常规性诱芯监测、测报灯诱蛾及田间虫害发生情况略有差别,爆发高峰期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诱虫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加强性诱剂诱集量与田间监测对象实际发生情况关系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指标,进一步推进害虫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规范化、简约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正>精准监测预警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措施。为此,平山县2018年在原有的佳多虫情测报灯的基础上又新装了一台河南佰斯特公司生产的性诱剂远程监测控制系统,为检验该系统对害虫的测报准确率,我们对两者进行了一年的观测比较,认为性诱剂在测报上应用是切实可行的。1材料和方法1.1诱测工具。性诱剂远程监测控制系统1台,佳多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是危害内蒙古科尔沁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科尔沁区重大病虫害重点监测的害虫,本文章基于对2014~2017年不同玉米螟测报方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诱虫始见期早于性诱器诱虫,且玉米螟性诱器诱集玉米螟数量明显低于虫情测报灯诱虫数量。性诱器2#性诱芯诱蛾总量明显比1#性诱芯多。虫情测报灯、性诱器诱蛾数量在6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诱虫高峰,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掌握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迁飞规律,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河北省滦县设立了高空测报灯监测点。分析对比2015年高空测报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监测数据,高空测报灯在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上明显优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有效监测期长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可为预测粘虫等迁飞性害虫大田发生情况提供有效虫源数据支持。高空测报灯监测粘虫等迁飞性害虫数量变化规律与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高空测报灯诱蛾量高,害虫消长曲线更明显。高空测报灯诱集虫量受迁入虫源数量影响较大,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则受天气影响较大。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更适合本地害虫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性诱剂在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效果,以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于2014年5~10月在湖南省汨罗市开展了稻纵卷叶螟田间消长动态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系统赶蛾等常规方法相比,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诱蛾量相对偏少,自动虫情测报灯、田间系统赶蛾与性诱剂诱集的诱杀比分别为13.5︰1、23.5︰1;但其对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常规方法基本一致,蛾高峰出现日期准确。综合来看,性诱剂可用于湖南丘陵地区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监测,为该地区统防统治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大面积植保无人机防治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预测信息,同时可显著降低人工测报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使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开展斜纹夜蛾田间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诱蛾量大,峰期明显,能较准确地反映斜纹夜蛾的田间消长动态,其监测效果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性诱捕器。系统远程监测实时准确,监测数据能及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反馈给用户。该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可为今后开展"互联网+病虫监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华州区植保站开展了"闪讯"和"赛扑星"害虫性诱自动化监测试验示范。经过一年的监测预警,两者都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试验目的筛选适应我区生产实际、性能稳定、监测准确的新型病虫自动化监测设备,改善监测预警,提高监测预警效率和预报准确率,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技术标准化、智能化。2试验材料赛扑星害虫性诱自动化监测系统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设置:佳多虫情测报灯。  相似文献   

8.
在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玉米地采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进行草地贪夜蛾的诱测试验。结果表明,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诱蛾虫峰明显、诱蛾量较高,与普通诱捕器相比,具有人机远程交互、随诱随报、省时、省力等优点。能够定时反馈使用目标害虫性诱芯,同时采集温度适度,虫情预测分类统计更全面,为实现害虫预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面向移动终端的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作物田间害虫种类繁多,存在种间相似和种内差异的现象,容易混淆。本研究开发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为广大农户和基层测报人员提供一个便捷准确的农业害虫智能识别工具。【方法】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包括装有系统APP的移动客户端、服务器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业害虫识别模型。APP是在Android环境下开发的,可安装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中。APP包括登录模块、害虫信息查询模块、害虫智能识别模块、害虫地图标记模块和害虫专家远程鉴定模块,UI界面采用底部导航栏形式。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采用HTTP协议,害虫采集地信息显示使用百度的Android地图SDK来实现,用户和害虫信息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保存。在相同训练集和测试集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筛选出基于DenseNet121的农业害虫识别模型具有最高的精准度和最低的虚警率。农业害虫识别模型的程序部署在阿里云远程服务器上,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移动客户端上传的害虫图像时,运行害虫识别模型,识别结果通过服务器反馈给客户端,同时将上传的图像和识别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害虫图像的追溯。【结果】当用户在农田遇到不认识的害虫时,可通过装有该系统APP的移动设备(如手机或平板)拍摄害虫图像,并上传到服务器,识别结果和害虫防治信息在1—2 s内反馈至用户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对识别结果不满意还可远程请求专家鉴定。该系统对66种常见农业害虫图像平均识别率为93.9%,平均虚警率为8.2%。【结论】面向移动终端的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66种常见农业害虫信息查询、自动识别,害虫采集地的地图显示和专家远程鉴定等功能。为农民和基层测报人员提供了一个农业害虫便捷准确的自动识别工具,无需专家到田间即可实现了用户“一对一”的防治指导,大大节省了经济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践测定新型性诱自动监测系统对二化螟的监测效果,探索性诱自动监测系统在水稻二化螟监测上的应用前景,为逐步推广诱捕性能稳定、监测效果优异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性诱自动监测系统的诱虫专一性强、且诱蛾数量变化趋势与传统测报灯下数量变化趋势及田间虫害发生动态一致,用于二化螟测报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作物田间害虫种类繁多,存在种间相似和种内差异的现象,容易混淆。本研究开发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为广大农户和基层测报人员提供一个便捷准确的农业害虫智能识别工具。【方法】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包括装有系统APP的移动客户端、服务器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业害虫识别模型。APP是在Android环境下开发的,可安装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中。APP包括登录模块、害虫信息查询模块、害虫智能识别模块、害虫地图标记模块和害虫专家远程鉴定模块,UI界面采用底部导航栏形式。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采用HTTP协议,害虫采集地信息显示使用百度的Android地图SDK来实现,用户和害虫信息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保存。在相同训练集和测试集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筛选出基于DenseNet121的农业害虫识别模型具有最高的精准度和最低的虚警率。农业害虫识别模型的程序部署在阿里云远程服务器上,当服务器端接收到移动客户端上传的害虫图像时,运行害虫识别模型,识别结果通过服务器反馈给客户端,同时将上传的图像和识别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害虫图像的追溯。【结果】当用户在农田遇到不认识的害虫时,可通过装有该系统APP的移动设备(如手机或平板)拍摄害虫图像,并上传到服务器,识别结果和害虫防治信息在1—2 s内反馈至用户移动终端的屏幕上,对识别结果不满意还可远程请求专家鉴定。该系统对66种常见农业害虫图像平均识别率为93.9%,平均虚警率为8.2%。【结论】面向移动终端的农业害虫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了66种常见农业害虫信息查询、自动识别,害虫采集地的地图显示和专家远程鉴定等功能。为农民和基层测报人员提供了一个农业害虫便捷准确的自动识别工具,无需专家到田间即可实现了用户"一对一"的防治指导,大大节省了经济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取二化螟性诱监测器监测在水稻田间从秧苗到成熟期间的雄性二化螟成虫的数量变化,通过雄性二化螟成虫在水稻生育期间的数量变化反映整个二化螟成虫在水稻田间的数量变化,并将试验结果与二化螟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田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监测器在水稻田间安装方便,监测效果与自动虫情测报灯相当,且具有预测时间提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佳多虫情测报灯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虫情测报灯在青海麦秀林区进行森林害虫监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许多森林害虫都有诱集作用,试验中共诱到20多种森林害虫,3种天敌昆虫,利害比例1∶223,完全可以用于森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对麦秀林区发生的森林害虫,佳多虫情测报灯是一种新的测报工具。  相似文献   

14.
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种植户担心的问题,虽然无法让病虫害问题不再产生,但农业种植户可以通过科技设备、病虫害目前情况以及发展情况提前预测,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该平台的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设备层采用农业墒情、苗情、虫情、灾情实时监测的专用仪器,采集作物图像信息,运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拟分析,最终给平台使用人员提出病虫害结论,实时监测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系统可以帮助农业种植户在第一时间获得详细的农业作物生长情况、作物病害、虫害的数据,还可以进行远程专家诊断问答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报灯系统和性诱剂系统2种智能工具监测水稻二化螟越冬代的虫情动态.结果表明,2种智能工具对二化螟的诱测效果均较好,测报灯系统峰型明显、 虫量集中,性诱剂系统诱测日期早、 虫量诱集多,两者主蛾峰日与田间发育进度调查预测化蛾高峰相近,预测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甘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进展及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甘蔗主要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应用性诱剂或灯光进行监测,建立虫情监测网络,提出以性诱剂、赤眼蜂、杀虫灯、高效低毒杀虫剂等关键技术的协调应用,构建甘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以虫情测报为指导,在甘蔗生长前期施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治主要害虫、利用性诱剂诱杀防控螟虫,在中期及中后期针对螟虫实施以性诱剂和赤眼蜂协调应用关键技术、针对天牛和金龟子使用灯光诱杀防控技术,并加强田间管理。以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和发挥天敌资源作用,营造良性的蔗田生态环境,实现甘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7.
虫情测报器械(工具)是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诱虫效果好的诱虫器械(工具),可准确监测害虫的始、盛、末期及高峰期,从而制定准确的防治方案,更好地搞好防治。现将山东省广饶县近年来在虫情测报中所应用的测报工具种类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诱蛾器诱蛾。主要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15~2017年连续3 a在邵阳县应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开展性诱监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诱蛾量均远大于灯诱但远低于田间赶蛾,成虫始见期、高峰期与田间赶蛾高度吻合,其监测效果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性诱捕器;但自动计数系统存在计数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改进后可用于卷叶螟动态监测及预测预报,以便提高测报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对二点委夜蛾的最佳监测方法,2012—2013年在江苏省丰县进行了二点委夜蛾成虫田间诱捕试验,对性诱捕器及佳多虫情测报灯对二点委夜蛾的监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佳多虫情测报灯诱蛾量大,能准确反映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且操作简单,可用于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性诱捕器诱蛾量小,可作为虫情测报灯的补充,用于二点委夜蛾的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