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安西牛生活的安西草原纬度靠北,紧邻戈壁,故冬季漫长,大风较多。这对日夜牧食在安西草原的安西牛,是一个耐寒性能的严峻考验。安西牛靠其特殊的被毛结构,表现出对大风加严寒的良好适应性。因而,研究清楚安西牛的被毛特性对于安西牛种质调查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安西牛肉用生产性能,和通过屠宰分析,了解安西草原营养状态及安西牛目前体成分结构,特安排该屠宰试验。材料和方法在安西县桥子、踏实乡多个放牧牛群中随机购入月龄分别为16、28、40月的阉牛15头。按屠宰要求测定有关指标,对肉样分析:粗蛋白用日VS—KTP定氮仪分析,粗脂肪用日MRK脂肪提取仪,干物质及粗灰分含量用常规法,氨基酸用121MB型氨基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了解安西牛产肉性能现状,为加强安西牛肉用性能选择和发展肉牛商品生产肥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甲、乙、丙3组(共11头牛),采用舍饲—放牧—舍饲等方式肥育试验一年。结果表明: 安西牛一代杂种牛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产肉量和经济效益都高于同龄的安西牛,显示了杂种优  相似文献   

4.
安西牛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出塞远征,获牛马70万余头,“屯垦防卫”,接着号召内地人民“移民实边”,带来内地耕牛与征获的匈奴牧牛混交。当时安西一带水源丰富,森林茂盛,草原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地。随着连年征战,掠夺  相似文献   

5.
安西牛     
安西牛是长期繁衍在甘肃最西端普通牛种的蒙古牛。地处“丝绸之路”的戈壁沙滩。其中的绿洲区向来农业发达,对农耕畜力要求亦高,因此形成了特定环境下终年放牧而又役用为主的安西牛。解放初期曾以最  相似文献   

6.
安西牛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西牛是一个对荒漠半荒漠地区有很好适应能力的品种,不同于我国其它黄牛地方品种,安西牛具有很好的耐热、耐寒、耐旱、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其体格虽不大,但上述"特性"是其它品种牛无法与之相比的。安西牛是甘肃省宝贵的牛种资源,保存和发展安西牛并对其进行选育,开发利用研究,对充实全国养牛业育种基因库,发挥我国现有品种资源的遗传潜能,促进我国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和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安西牛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与研究的背景、安西牛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研究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效和保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经对安西草原和家畜长期调查试验,在获得大量数据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创建了包含66个活性方程的安西草畜系统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试验,确定出不同利用强度下草原适宜载畜量和相应生产效益。针对安西草畜系统目前效益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模型提出“生态效益型”和“生态恢复型”二种治理方案,对各方案实施结果及效益作出了预测。本文最后还对草原经松耙、灌溉、施肥和补播的生产效益进行了模拟运算,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西门塔尔杂种牛(西杂牛)肉用性能的利用。选用黑安格斯牛杂交西杂牛,随机选取同期出生断奶的杂交一代安西杂牛(黑安格斯♂×西杂牛♀)和西杂牛,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至20月龄,屠宰安西杂牛和西杂牛公牛各9头,取其背最长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安西杂牛和西杂牛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安西杂牛和西杂牛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SFA)均达到52%以上,以长链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安西杂牛中SFA显著低于西杂牛(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测定脂肪酸总量46%以上,安西杂牛中UFA极显著高于西杂牛(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安西杂牛和西杂牛中差异不显著(P0.05),油酸的含量在安西杂牛中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γ-亚麻酸、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EPA等功能性脂肪酸在安西杂牛中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综上表明,与西杂牛相比,安西杂牛牛肉中脂肪酸的营养价值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安西牛生存的自然环境、品种来源、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安西牛保护、利用提出了保种对策,对全面认识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病是一种由疙瘩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安西牛作为我国特有的生产潜力较大的优良种牛,感染该病后可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本文通过介绍牛结节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控安西牛结节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黄金分割法”对安西公、母牛体重生长资料进行了Logistic、Brody、Bertalanffy、Gompertz四种生长模型参数拟合。最后选定用Brody模型描述安西牛体重生长拟合度最好。文中还比较了国内外5个牛种的体重生长和成熟快慢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1980—1986年《安西黄牛资源调查》及《黄牛冻配改良配种繁殖调查登记》中的资料并加以统计整理,对安西黄牛的发情,排卵和受精等繁殖性能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发情 1.发情周期及影响因素据对342头(次)母牛统计,发情周期平均21±3.5天。青年牛(63头次)发情周期平均19.5±3.5天,成年牛(271头次)为21.5±3.5天;老龄牛(8头)为30±5天。青年牛的发情周期比成年牛短2天,比老龄牛短7天,差异显著(O.01相似文献   

13.
<正> 血红蛋白不仅与机体组织供氧有关,而且表现出遗传多态性。Cabannes和Serain(1955)首次在阿尔及利亚牛中发现了牛的两种血红蛋白变异类型。之后Bangham(1957)揭示了血红蛋白多态性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显性等位基因控制。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到目前发现的牛血红蛋白等位基因有B、C、F、A、D、Kh、E等。随着广泛深入的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血红蛋白多态性,对牛育种的重要意义。安西地方黄牛是分布在甘肃最西部戈壁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耐粗饲,耐酷热严寒,抗焦虫病等优良特性。为了了解安西地方黄牛的起源与形成,我们初步调查了安西地方黄牛的血红蛋白类型。材料与方法血样采自安西地方黄牛的生产区的桥子、踏实乡  相似文献   

14.
选取12月龄的安西F1(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西F1(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进行为期90d的育肥屠宰试验,以期为草原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利西F1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安西F1,安西F1、利西F1杂交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30和1.80kg,利西F1头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均为利西F1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而屠宰率、净肉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畜大壮”促进安西牛生长期增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西黄牛是我国役肉兼用型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安西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促进肉牛商品生产,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我们利用“畜大壮”埋植技术,对舍饲条件下的生长期安西黄牛进行了促增重试验。旨在探索安西黄牛加速生  相似文献   

16.
安西牛具有耐热、耐干旱、耐寒、抗病、耐粗饲、耐放牧、体质结实、挽力大、用途广等特点,它不仅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近十年来向河南、陕西、新疆等八个省区输出近万头,深受欢迎。去年,经省畜禽品种志编委会会议讨论,确认安西牛为我省保存和发展的优良地方品种。为了加快发展速度,确保品种质量,最近安西县成立了有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安西牛本品种选育委员  相似文献   

17.
1987年9月17~19日,农牧渔业部畜牧局草原处李毓堂处长,由甘肃省畜牧厅王无怠总畜牧师、饲草料技术推广总站向得福副站长、省环境保护局范省三工程师陪同,专程到安西县视察验收农牧渔业部畜牧局1984年下达的“安西百万亩戈壁草场治理试验项目”,同时了解了甘肃省政府1987年6月批准建立的“安  相似文献   

18.
退牧对安西荒漠化草原植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安西温性荒漠化草原退牧还草围栏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监测点放牧与退牧管理后草地生物量的跟踪调查和牧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监测,分析显示:与放牧区相比较,围栏退牧草场内的植株生长高度比围栏外放牧区高4.3~4.8 cm,植被覆盖度高16.6%~17.4%,草场平均产草量高235.2~300.5 kg/hm2,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草原环境中气温较低,湿度较高,且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表明退牧措施效果显著.高光谱遥感进一步监测结果显示退牧区牧草光谱反射率高,植被盖度大.草原围栏退牧封育,极大地改善了安西县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提高了草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西杂牛、安西杂交F1代、安西杂交F2代的肉品质,为生产高端牛肉产品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28-30月龄,平均体重在600±1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西杂牛、安西杂牛F1代、安西杂牛F2代各9头,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分为西杂牛组、安西杂牛F1代组、利西杂牛F2代组,进行屠宰,胴体在0-4℃的排酸车间成熟10d后再进行分割,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牛肉的pH1h、Ph24h值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肉色指标红度(a)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西杂牛组的剪切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安西杂F1代和安西杂F2代的熟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大于西杂牛(P<0.05)。(2)西杂牛组的水分含量最大,安西杂F2代的粗蛋白质含量最大,但各组之间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安西杂F2代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西杂牛组(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4日,来自10多个省市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群英荟萃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安西县,召开“安西荒漠戈壁草地自然保护区阶段建设验收论证会”。安西地处欧亚大陆荒漠区,是极端荒漠与典型荒漠的过度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