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辣椒疫病 1.1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纵腐烂、病部缢缩,幼莳倒伏,  相似文献   

2.
<正>疫病是辣椒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随着保护地辣椒栽培面积的扩大,辣椒疫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90%,甚至造成绝收,严重影响辣椒的种植效益。1症状特征辣椒疫病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在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都有发生,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地块辣椒迅速灭亡,甚至绝收,对产量影响很大。辣椒疫病除为害辣椒外,还危害番茄、茄子、南瓜、西瓜等。一、为害症状辣椒疫病可以为害幼苗和成株。幼苗发病,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7,(8):21-21
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上常见的系统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辣椒枯萎病毒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因此掌握辣椒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对提高辣椒的品质与质量有重要意义。1发病症状1.1发病特点:可从须根、根毛或伤口侵入,在寄主根茎维管束繁殖、蔓延,并产生有毒物质随输导组织扩散,毒化寄主细胞,或堵塞导管,致使叶片发黄。1.2发病症状:辣椒枯萎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让更多农技人员和农民正确地认识辣椒疫病的发生传播特性及防治技巧,有效抑制病害的流行危害,减少损失,实现辣椒的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辣椒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发病因素等,并提出了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与露地辣椒疫病发病速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丽 《北方园艺》2010,(5):169-170
为了解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辣椒疫病发生发展状况,分别在保护地和露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对辣椒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地辣椒疫病发病速率r保=0.2124,露地辣椒疫病发病速率r露=0.05673,保护地辣椒疫病发病速率是露地辣椒疫病发病速率的3.9倍,调控保护地温、湿度有减缓辣椒疫病蔓延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玉琴 《辣椒杂志》2007,5(2):17-19
研究分析了辣椒疫病的主要危害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发病原因,掌握了此病的生发展规律。根据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总结出采用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轮作倒茬、高垄覆膜栽培、配方施肥以提高抗性及合理用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提高辣椒产量、质量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程范耿 《蔬菜》2000,(5):22-22
辣椒疫病是近年来我国各地辣椒普遍发生,日趋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了辣椒生产的产量和效益,为了尽可能减小疫病造成的危害,现将其诊断及防治简介如下。一、症状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现蕾、挂果后最易发病。1.幼苗期 发病后多在根颈、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缢缩,易倒伏。有时茎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死亡。2.成株期 ①根茎部受害后,呈褐色软腐,后引起整株枯萎死亡。③主茎、枝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斑点,扩展成大斑后由暗绿色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褐腐、缢缩,病健界限明显,并引起病部以上的枝叶凋萎枯死。③…  相似文献   

10.
疫病对秋大棚辣椒的危害主要集中在苗期和结果初期,由于当时天气温度高,雨水多,十分有利于病菌的传播,从而可造成秋大棚辣椒在短时期内迅速萎蔫枯死,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有时甚至绝收。根据辣椒疫病的发病特点,除了根据本地消费习惯选用抗病品种外,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六条防治措施,可较好地解决秋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辣椒根病的识别 1.1疫病疫病又叫黑茎病,是辣椒的毁灭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尤以挂果后遇水发病最重。幼苗发病多在根茎上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后形成菱形大斑.病部缢缩,呈黑褐色,幼苗易折倒伏。  相似文献   

12.
疫病近年来在金川区美国红辣椒种植区域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成为制约美国红辣椒丰产的主要病害。为提高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阐述辣椒疫病在金川区的发病流行规律、发生症状、发病原因,并从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农业栽培措施、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防治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疫病对于辣椒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介绍了辣椒疫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室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辣椒白粉病已经成为继疫病之后危害辣椒的第二大病害。据不完全统计,西北地区温室辣椒由于白粉病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5%~8%。1病原及症状辣椒白粉病由辣椒拟粉孢引起,属半知菌门真菌。该菌菌丝体生于叶片组织内,有吸器,可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主要危害叶片。  相似文献   

15.
<正>辣椒是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也是促进菜农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但近年来城区菜农多年连茬种植、栽培管理较为粗放、防治辣椒病虫害经验不足,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损失较大。其中炭疽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30%~4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益。我们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将辣椒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危害症状辣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是辣椒成熟期最常  相似文献   

16.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辣椒青枯病是辣椒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病害,各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流行蔓延快、危害时间长,损失惨重,已成为辣椒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和限制高产的主要因素。辣椒青枯病发生后往往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导致菜农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菜农种植积极性。现将辣椒青枯病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病株多在辣椒开花后显症,初期仅顶部叶片萎蔫下垂,下部叶片出现凋萎,最后中部叶片也凋萎,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病在保护地栽培及连年种植辣椒为主的菜地发生普遍,成为南昌县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为科学指导辣椒生产,帮助椒农增收,对辣椒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 ,每年下乡到蔬菜种植基地 ,许多农户对辣椒发生萎蔫束手无策 ,现将造成辣椒萎蔫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辣椒从 3月定植后 ,气温升高 ,湿度加大 ,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的辣椒均有萎蔫现象发生 ,5~ 7月为发病高峰期。1 .1 疫病 真菌性病害。 3月下旬开始发生 ,为害根茎部和茎及侧枝 ,为害部以上的枝条和叶很快萎蔫。病菌通过雨水、灌湖水、气流等进行传播 ,大雨之后天气转晴 ,气温急剧上升 ,病害发生严重。1 .2 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 5月开始发病 ,主要为害根茎部的维管束 ,初发时 ,植株枝叶白天萎蔫 ,傍晚恢复 ,反复…  相似文献   

19.
遵义辣椒疫病的发病条件及发病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卫  杨红  姜虹  牟玉梅  刘崇政 《蔬菜》2016,(7):69-71
通过2013-2015年共3年对遵义辣椒主产区遵义县枫香、鸭溪、三岔、龙坪、虾子、团溪等镇辣椒产区疫病调查和取样研究,并针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耕茬条件、辣椒品种与辣椒疫病发病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辣椒疫病病害发生的首要条件,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雨日与发病成正相关;辣椒品种抗性是诱发感染疫病病害的内因,土质和栽培技术是导致辣椒疫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但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水旱轮作,高垄窄畦,地膜覆盖,选用抗病品种,搞好苗床,种子消毒,做好苗期、定植期至挂果期的生防菌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20.
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辣椒病害的发生。大棚辣椒病害主要有沤根病、病毒病、疫病、灰霉病、青枯病等,为减少用药量,生产安全、优质的辣椒供应市场,我们对浙江地区辣椒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绿色综合防控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1辣椒沤根病1.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苗期或定植后的幼苗均可发病,发病初期秧苗幼根表面呈锈褐色,后逐渐腐烂,不发生新根,导致地上茎叶变黄,植株萎蔫而死。地下害虫较多、大水漫灌、棚内湿度大等易诱发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