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提高机械柔性疏花机对果树品种、树冠形状和大小的自适应性,设计了一种悬挂式电动柔性疏花机。基于仿形疏花的工作要求,确定了仿形参数关联式;采用超声波冠形探测方法,开发了嵌入式仿形疏花控制系统。田间试验测得仿形疏花执行机构的位置伺服控制误差较小,平移丝杠在位移目标值4.7~36 cm内的平均误差为0.17 cm,最大误差为0.9 cm;仿形丝杠在位移目标值5.7~15.3 cm内的平均误差为0.07 cm,最大误差为0.4 cm。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形控制系统能满足疏花机平面位置伺服控制的精度要求。该研究可为果园疏花机械的结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口红花(Aeschynanthus pulcher)又名花蔓草、大红芒毛苣苔,为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多年生常绿蔓生草本花卉。叶卵形对生,稍带肉质,长4.5cm,宽3cm,叶面浓绿色,叶背浅绿色;花序多腋生或顶生,形态酷似口红,花萼筒状,黑紫色被绒毛,很象口红的筒状外壳;  相似文献   

3.
庐山不同海拔植物季节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在气候变化下不同海拔植物对水分的响应及植物适应性变化,选择庐山不同海拔自然演替中典型树种山鸡椒(Litsea cubeba)、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山茶(Camellia japonica)和老鼠矢(Symplocos stellaris)为研究对象,采用氢氧同位素技术,基于Iso-source模型量化水源贡献比例。结果表明:(1)土壤水、植物水的δD值呈现不同的季节特征,表现为旱季δD值比雨季更加贫化;土壤水、植物水δD值的海拔效应不明显,土壤水δD值总体呈现出表层富集而深层贫化。(2)随着海拔升高,植物主要水分来源存在差异。在雨季,山鸡椒对表层(0—10 cm)土壤水分的比例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山茶对下层(30—50 cm)土壤水的比例逐渐增大,在旱季,蜡瓣花对表层土壤水的吸收比例逐渐降低。(3)植物的主要水分来源存在季节性差异,且不同海拔的同种植物表现不一。海拔1 287 m区,雨季表层(0—10 cm)土壤水分对蜡瓣花的贡献率为68.50%,旱季仅占9.00%,而对山茶的贡献率从3.10%变为76.50%;海拔1 078 m区,随雨旱交替,山鸡椒从均匀(0—50 cm)吸收土壤水变为优先利用表层(82.20%)给土壤水,蜡瓣花从主要吸收利用上层(0—20 cm, 74.40%)土层变为均匀用水,山茶主要从深层转为上层(66.18%),老鼠矢从下层转向表层(86.40%);海拔884 m区,在雨季,山鸡椒、山茶、老鼠矢主要水分来源分别是10—40 cm(88.20%),40—50 cm(91.80%)和0—50 cm,但旱季均优先利用表层。(4)土壤表层水对山茶具有一定贡献,但其贡献比例比山鸡椒、蜡瓣花、老鼠矢低,40—50 cm土壤水是其主要来源,与其他树种保持协调生长;但其他3种树种存在一定的水分竞争,且不同海拔的竞争程度不一。综上所述,植物水分来源存在海拔差异、季节效应以适应不同环境因子的限制,山茶具有与山鸡椒、蜡瓣花、老鼠矢协同的水分利用模式,山鸡椒、蜡瓣花、老鼠矢三者间存在水分竞争,且在各个海拔的竞争程度不一。本研究对亚热带地区生态系统树种配置及保护、庐山植被生态水文耦合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茑萝别名五角星花、羽叶茑萝、新娘花、密萝松、狮子草,为旋花科茑萝属一年生柔弱缠绕草本。原产热带美洲。其蔓藤长达400cm,叶互生,羽状细裂,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花色深红。以前为西式婚礼新娘的手捧花材料,现较少用作手捧花,主用于盆栽、篱垣等,因其色泽鲜艳,也用于切花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林下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对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Hemsl.)林土壤物理性质及肥力的作用,选取杜英套种多花黄精复合林和杜英纯林两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8和2019年各林分土壤剖面样品检测,分析5~10和15~2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林分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与2018年比,2019年杜英多花黄精复合林与杜英纯林间不同土层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含水量变化的差值均逐渐缩小,分别缩小81.66~124.48、56.69~143.45、10.29~26.17 g/kg;与杜英纯林相比,杜英多花黄精复合林可有效提高5~10 cm土层全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分别提高0.001~0.042 g/kg、19.992~23.655 mg/kg、0.09~0.13。杜英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有显著影响,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有利于提高林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牡丹花石榴     
牡丹花石榴是能开牡丹花 ,结石榴果的新稀珍贵石榴品种 ,栽植第一年少数见花 ;第二年开花 ,部分苗见果 ;第三年开花结果。开花期 5~ 10月 ,5年生树可开 2 0 0 0~ 3 0 0 0朵 ,花特大 ,花直径 8~ 10cm ,重瓣 ,形似绣球或牡丹 ,鲜红艳丽 ,有的里红外粉 ,有的里粉外红 ,有的怀中  相似文献   

7.
超级鼠尾草(Salvia superb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宿根花卉,是鼠尾草属的一个杂交种。其花色鲜艳,香味浓郁,生长强健,耐热性好,且四季常绿,是重庆地区地被花卉的优良选择。1特征特性多年生草本,植株丛生,株高40~50cm。叶对生、椭圆形,叶片大,长10~15cm、宽4~5cm,叶表有凹凸状织纹;花深紫色或淡粉紫色,颜色艳丽,有香气,总状花序;种子近球形,种皮黑色。花期4月、10月,果期4—5月。性喜光,耐寒性较强,在重庆冬季不倒苗,植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盛行风作用下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典型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灌丛资源岛特征,旨在深入了解在类似的生境下柽柳灌丛的生态学意义,为盐碱地改良和荒漠—绿洲的生态保护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荒漠—绿洲过渡带典型多花柽柳灌丛周围土壤系统采样,全面了解冠下、冠缘和间地110 cm深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含水率(SMC)、土壤pH和EC值特征,探讨盛行风对灌丛资源岛的影响。[结果] ①典型多花柽柳灌丛周围,冠下枯落物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大于冠缘和间地,SOC含量在冠下显著大于冠缘,具有资源岛特征; ②盛行风背风向冠下SMC、冠缘和间地SOC含量显著大于其他方向,且冠缘0—5 cm土层有着较低的土壤pH值; ③背风向地上生物量和冠缘枯落物量显著大于其他方向,减少了水分蒸发,促进了SOC的增加。[结论] 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多花柽柳灌丛周围土壤不仅冠下具有资源岛特征,且背风向土壤会形成更适合植物生长的SMC,SOC含量和较低土壤pH值,即风影区资源岛。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红壤区雨热同步气候条件的油橄榄良种及其配套授粉品种,本研究选用10个油橄榄品种(豆果、费切罗、佛奥、柯基、丽蒙娜、小苹果、尼Ⅰ、贝·诺切拉、佩兰扎纳和塔吉)在浙江省丽水市进行为期5年的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的营养生长、鲜果产量和含油率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尼Ⅰ、豆果和柯基3个品种具有以下优良特性:树形中等,树高和冠幅分别介于357.7~380.0 cm和342.5~369.2 cm之间;适应性较强,新梢落叶率低,为13.9%~17.0%;早实,幼树期均为2年;初果期第3年挂果株率分别达100%、90%和65%,单株产量分别为16.4、10.9和5.9 kg,分居参试品种(同一自然年份)前三位;果实含油率中等,分别为11.4%、10.5%和7.5%,是我国南方发展油橄榄的适宜良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3个品种自花可实,自花坐果率为1.1%~4.2%,但自然坐果率和异花坐果率更高,分别为3.1%~9.9%和2.4%~10.3%,因此建园时有必要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具体为尼Ⅰ×柯基、豆果×佩兰扎纳以及柯基×豆果。本研究对油橄榄良种筛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南方发展油橄榄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花生生育中后期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是较耐旱的经济和油料作物, 长期少雨或季节性干旱是限制花生产量提高的重要环境因子, 也是花生收获前黄曲霉素感染的重要因素。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植物的根系构型可能会表现出显著差异, 进而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花生根系形态的发育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花生的水分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机制以及培育抗旱性花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明确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的根系形态发育特征, 探讨其根系形态发育特征对不同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机制, 在防雨棚旱池内进行土柱栽培试验, 研究抗旱型花生品种"花育22号"和干旱敏感型花生品种"花育23号"生育中后期根系生长特征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分别控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和45%~50%)2个水分处理, 分别在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进行取样,根长、根表面积和体积扫描后通过WinRhizo Pro Vision 5.0a程序进行分析; 收获时测定产量和抗旱系数(干旱胁迫处理与正常供水处理下产量之比)。结果表明, "花育22号"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旱系数, "花育23号"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小于"花育22号"。抗旱型品种"花育22号"具有较大的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 且深层土壤内根系表面积和体积大于"花育23号"。与正常供水处理相比, 干旱胁迫显著降低2个品种花针期的根系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 对结荚期和饱果期根系性状无显著影响; 干旱胁迫增加2个品种生育中后期40 cm以下土层内的根长密度分布比例、根系表面积和体积, 但"花育23号"各根系性状增加幅度小于"花育22号"。干旱胁迫处理下20~40 cm和40 cm以下土层内根系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与总根长、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而正常供水处理下0~20 cm土层内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与整体根系性状表现极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 具有较大根系和深层土壤内较多的根系分布是抗旱型花生的主要根系分布特征; 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 花生主要通过增加深层土壤内根长、根系表面积和体积等形态特性调节植株对水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张艳芳 《南方农业》2010,4(2):F0003-F0003
花态:“飞寒樱”先叶开放,花瓣椭圆形,亮粉色,5枚,花径3.8-4.2cm,花态开张。盛开时,5枚花瓣分离而平民于一个平面上,配上纤上向下的花梗,犹如朵朵粉蝶飞舞,美丽异常。  相似文献   

12.
八仙花俗名绣球,是我国的传统花卉栽培品种。结合重庆气候特点,采用从德国引进的优良八仙花盆花新品种和生产技术,成功生产出株高25~30 cm、花径20 cm、每盆着花3~4朵、开花整齐一致的高品质盆花。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生产过程和管理经验。盆花生产全过程约需12个月以上,分扦插苗期(穴盘苗期)、营养生长期、休眠期、开花期4个阶段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栀子花:为顶部着花,生长季节可适当进行顶部摘心,促进花枝伸长,增加开花数量。长寿花:5—6月扦插繁殖,半月后生根发新叶说明已成活,摘心1~2次,促其多发分枝多开花。茉莉:夏天新梢长势旺,在10cm长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则开花较多,且株形紧凑。旱金莲:茎蔓生,立支架,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摘心,促其多发侧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壮侧枝外,还需摘心并均匀地绑缚在架上,扎成各种装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利用地热作热源,进行人工气候温室花果木扦插快速育苗工程研究。经三年多试验表明:温室结构以拱型镀锌钢管大棚使用性能好;苗床宜以细砂作基质并采用地下铺设镀锌钢管通地热水提高地温方式。试验采用自行研制的简易电子调节器温控仪控温;用连续可调式定时加湿控制器或分档可调式定时加湿控制器控湿以及一套扦插花果木育苗技术工艺规程,可使苗床5~10cm深处的地温保持在25±3℃;相对湿度达85%。在此环境条件下,可缩短成苗期1/3,苗木发根率达90%以上。从而实现了打破季节和地域限制,排除气候干扰,常年进行花果木扦插育苗,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陇西县进行了白条党参幅宽50 cm白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5 cm ×25 cm条件下,白条党参根长26.9 cm,根直径0.83 cm,一等品率41.56%;折合产量最高,为9 370 kg/hm2。可以得出,在陇西自然生态条件下,党参50 cm地膜露头栽培最佳株行距为5 cm × 25 cm。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地上主要器官形态建成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玉米茎秆、叶片和穗等器官的形态建成模型,可为玉米器官建成的定量预测和虚拟玉米生长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以‘金山27’、‘先玉335’、‘伟科702’和‘郑单958’等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构建玉米器官形态建成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PDT)为时间步长,以生理发育日来衡量茎秆、叶片和穗的生长进程与生长次序,以品种遗传参数为基础确定其他模型参数,引入了最小含氮量、最大含氮量和临界含氮量订正氮素的影响。不同品种、不同试验点的检验结果表明,节间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2.5 cm,RMSE为0.2~0.8 cm;节间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01~0.397 cm,RMSE为0.050~0.156 cm;叶片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2.6 cm,RMSE为0.5~1.1 cm;叶片宽度的模拟误差为0~1.5 cm,RMSE为0.1~0.5 cm;雌穗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1~1.4 cm,RMSE为0.4~0.7 cm;雌穗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255 cm,RMSE为0.070~0.141 cm;雄穗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1~2.1 cm,RMSE为0.5~0.9 cm;雄穗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01~0.158 cm,RMSE为0.050~0.066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大力种植香根草保持水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又叫岩兰草,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十几种主要牧草之一,它已被证明是一种理想的水保植物 香根草是株从紧密、从生、无芒、坚韧、叶面平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根草不能授粉,也不能结籽,没有根茎,没有匍匐茎,依靠根段和截枝无性繁殖。根呈网状,海绵状须根,上面着生0.5~1.5m高的直立中空茎。叶剑形,较硬,狭长,长约75cm,宽8mm以下,光滑,但边缘有锯齿状凸起 花为圆锥花序,周长15~30cm,细尖紧密,无  相似文献   

18.
以韩国辣椒品种探将F2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以优良红色素辣椒自交系为父本,进行3×3双列测交,通过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和网室正茬选育相结合,育成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46A。不育系46A株形半直立,始花节位10~11节;花冠白色,花药干瘪,柱头浅绿色;保持系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红熟果深红色, 果长17.0 cm,果径1.5 cm,单果重12.0 g,辣味中。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田间抗病性高于对照品种美国红。利用46A选配的杂交组合8AF1、3AF1、5AF1、1AF1、6AF1具有较强的产量优势,较对照品种美国红(CK1)和探将(CK2)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谢崇华  王丹  郑春  陈永军  王英  罗洁  廖伟 《核农学报》2007,21(3):212-216
以快中子脉冲堆对水稻种子进行中子辐照后用赤霉素(GA3)处理,对处理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矮B和CB的致死注量为486×1010/cm2,绵恢2009为900×1010/cm2,明恢63和绵恢2095则为1350×1010/cm2;半致死注量:红矮B和CB为198~486×1010/cm2之间,绵恢2009约为486×1010/cm2,明恢63为629.48×1010/cm2,绵恢2095为774.69×1010/cm2。辐射敏感性表现为保持系>恢复系,即红矮B、CB>绵恢2009>明恢63>绵恢2095。赤霉素为有效的中子辐射防护剂,40和80mg/L是水稻中子辐照复合处理适宜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南疆地区棉田土壤高盐碱与板结问题,限制棉田增产增效。粉垄耕作有利于破除土壤板结层、促进灌溉洗盐作用。为探讨粉垄深松深耕对盐碱棉田的改良效果,该研究开展2 a(2021–2022年)田间试验,共设置3个粉垄耕作深度(DT20:深松20 cm,DT40:深松40 cm,DT60:深松60 cm)与常规耕作(五铧犁翻耕20 cm)交替,并设置CT20为连续2 a常规耕作,分析其对土壤理化性质、棉花生长及籽棉产量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量化明确作物增产效应。结果表明:1)粉垄深松深耕能够疏松耕作范围内土壤以优化土壤结构。其中DT60能够较DT20与CT20显著降低耕作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容重、粗大团聚体(>2 mm)的含量与黏粒和粉粒(<0.053 mm),这使得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显著降低,并增加孔隙度和微团聚体(<0.25~0.053 mm)的含量。2)DT40与DT60处理能够显著增加0~40 cm土壤水分,并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而DT20处理则仅能降低0~20 cm的土壤盐分,而DT60能够较DT40显著降低0~60 cm土壤盐分和pH值,但不能显著增加土壤水分。盐分降低促进了土壤中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0~60 cm的全氮累积。3)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表明,土壤盐分是影响籽棉产量的间接因子,干物质量累计和棉铃质量为直接因子。土壤盐分的降低,有利于土壤养分累积和根系生长,促进养分向植株运移和累积,提高棉花干物质累积量和籽棉产量。因此DT60处理使得土壤盐分降低的效果最佳,使得该处理下的增产效果最佳。综合分析得,粉垄深松深耕60 cm与常规耕作交替的制度能够实现南疆重度盐碱棉田改良与增产增效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