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的新、陈稻种子经“农珠6号”浸种营养液处理后,表现出有发芽率大幅度提高的效果,尤其对陈种的促芽效果最佳。其浸种最适浓义为1:50,在环境温度25℃情况下浸种时间以8小时最好。1:100和12小时为其次。  相似文献   

2.
水稻裂谷在近年来推广良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试验旨在通过裂谷率不同的水稻品种和几种药剂预措方法的比较,初步明了其种子在发芽和活力指数上的实际差异及其相互间的影响程度,以便为品种选用和因种制宜地确定合理的药剂预措方法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分别选用中粒种IH095、秀水04和偏大粒种84—64—3、早单8两种不同粒重类型且裂谷率各异的水稻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药剂预措分线菌清0.1%浓度浸种24小时、多菌灵0.1%浓度浸种48小时、多菌灵0.2%浓度浸种24小时和多菌灵0.4%浓度浸种24小时四个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试验采用纸床培养皿发芽法。按裂区排列设  相似文献   

3.
探究适用于水稻的真空渗透转化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水稻转基因效率低、转化体变异多、周期长等问题。以抽穗期的‘云资粳41号’幼穗作为受体,应用自制的水稻真空渗透装置对其短暂抽真空渗透浸染导入外源基因。本试验共计转化水稻30株,收获19860粒T0代种子。研究发现不同浓度除草剂对T0代种子的萌发影响不显著,但对T1代材料的生长发育却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选择苗期喷施法进行抗性转化子筛选,最佳筛选浓度为20 mg/L。经除草剂抗性筛选,获得抗性苗135株。经PCR分子检测,最终获得阳性苗114株,表明外源DNA已成功导入到受体水稻基因组中。本研究首次应用真空渗透法快速实现了水稻外源基因的转化,为水稻及其他作物的基因转化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装置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遵义县十分丰富的沼液再生资源,推广普及水稻生态旱育秧,减少化肥施用,节约生产成本,促进水稻无公害发展,今年特进行了水稻沼液浸种及喷苗不同浓度试验,为大面积水稻生态旱育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水倒灌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倒灌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钱锦铭(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325006)沿海地区在受台风影响时,时常会使海水倒灌,淹没稻田,造成水稻减产或绝收。为了明确海水倒灌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我们设计了海水淹没24、48、72和96小时和未淹(对照)5个处理,各处...  相似文献   

6.
利用病菌培养液离体筛选水稻抗稻瘟病植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对水稻体细胞系和花药及其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毒素对体细胞和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滤灭菌的粗毒素的毒性大于高压灭菌的毒性,花药的抑制程度大于种子胚愈伤组织,花药筛选系统的适宜毒素浓度低于体细胞筛选系统的毒素浓度。粗毒素液可以作为抗病筛选的选择压。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的CTGC系统下不同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二氧化碳肥效作用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长期影响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综合影响,验证改进后二氧化碳与温度梯度系统(CTGC)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二氧化碳和温度梯度处理试验,测定了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反应,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试验系统原理和功能的改进做了说明。研究表明,处理小区水稻的籽粒灌浆增长和灌浆速率、干物质增长和增长速率显著增加,产量和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并且表现为随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生物量增加尤以营养生长中后期旺盛表现最为明显,并使得水稻发育期略显延迟;处理小区水稻的经济系数比对照小区明显降低。表明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增加了水稻的生物量,二氧化碳肥效作用对水稻籽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8.
锌、锰、铁和铜离子对水稻幼苗生长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邵邻相  黄伯钟  丁淑静 《种子》2001,(6):16-17,19
用一定浓度的Zn^2 、Mn^2 、Fe^2 和Cu^2 溶液培养水稻幼苗,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MnSO4溶液培养的幼苗新生叶全部枯黄,叶片相对较短,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用ZnSO4、CuSO4溶液培养的幼苗,叶呈黄绿色,苗株矮小,根系衰退。用FeSO4溶液培养的幼苗,叶呈深绿色,苗株长势旺盛。根系长势良好,Mn^2 使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减弱,Cu^2 、Fe^2 使水稻SOD活性明显增强,Zn^2 对水稻SOD活性无明显影响,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处理对水稻酯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PT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叶片的光合速率,以浓度为30-40mg/L时效果最好;喷施10mg/L的PT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昆虫解毒酶的影响,以耐盐水稻品种‘海红-12’为材料,用不同浓度(1.5、3、6、15 mg/kg)的氯化镉溶液分别处理4、7、12、17、22 d,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镉处理下耐盐水稻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以处理水稻植株为食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耐盐水稻株高、根长受镉浓度和时间效应的双重影响,较低浓度(1.5、3 mg/kg)镉溶液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处理期间间歇性呈现,较高浓度(6、15 mg/kg)镉溶液的抑制作用则持续出现。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耐盐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持续降低。取食不同浓度镉处理水稻幼苗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羧酸酯酶活性升高。镉溶液抑制耐盐水稻幼苗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镉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取食受镉处理的耐盐水稻幼苗,植食性害虫体内解毒酶活性产生不同趋势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耐盐水稻种植栽培条件提供数据支撑,为进一步研究耐盐水稻-昆虫对重金属富集的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毒素对水稻根冠活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稻瘟病的菌丝悬浮液提取稻瘟病菌毒素,以毒素浓度、毒素处理根尖的时间及不同品种进行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毒素处理的不同水稻品种间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毒素浓度处理及不同处理时间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对另外13个水稻品种在毒素抗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活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感病品种经毒素处理后细胞死亡率极显著的高抗病品种,细胞死亡率与稻穗颈瘟发病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这为快速鉴定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Ⅱ优6078为材料,用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研究了6-BA对水分胁迫下水稻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6-BA浸种可减少水稻幼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电解质渗漏,提高其SOD,POD添生和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稳定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增加其对P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稻品种对钾的吸收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贵州省3个主推水稻品种在0.5mmol/LK2SO4溶液中吸收24hK^ 浓度和pH值的变. 明,缺钾引起的不同基因型水稻K^ 吸收动力学参烤变化较大,汕优多系1号水稻植株生长受抑制程度小,其对K^ 的亲合力(1/km)增加,吸收临界浓度C(min值)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采用高(为正常浓度的1倍)、中(正常浓度)、低(为正常浓度的0.5倍)3个营养液梯度水平,探讨N,P,K营养元素组合浓度下无机砷As(III)和As(V)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叶片中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N,高P营养液处理下,水稻的根长、株高和干质量均明显大于正常营养液的对照组,而高K营养液处理下水稻苗的根长、株高和干质量与对照比较没有明显变化。低N,低P和低K营养液处理下,水稻的根长、株高和干质量均小于正常营养液的对照组。高N、高P处理下,水稻根系和叶片中As(III)和As(V)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对水稻中As(III)的含量影响比N明显,N对水稻中As(V)的影响含量比P明显。  相似文献   

15.
旨在为合理使用钝化剂及水稻糙米镉(Cd)含量与Cd在水稻体内富集和转移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6种钝化剂中筛选出能够抑制糙米Cd积累的材料,通过对不同超标程度水稻组的产量、糙米Cd含量、各个器官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钝化剂对Cd在水稻体内转移和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中浓度C材料和FA材料能够降低糙米中Cd浓度;FB材料和中、高浓度FD材料会促使糙米中Cd的积累。水稻各器官对Cd富集能力,无超标水稻为根茎米叶糠,超标水稻为根茎米糠叶;Cd向糙米的转移途径中,在不超标水稻组中糠—米的转移能力最强,在超标水稻组中叶—米的转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ABA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胚发育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长期培养的水稻愈伤组织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ABA对其进行了预处理,从愈伤组织的结构变化、植株再分化率、不定胚和器官分化的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0 mg/L ABA预处理的愈伤组织外缘部分表现出禾本科类不定胚形成前期的形态结构,10 mg/L ABA预处理不仅能使分化时间缩短一周,而且使植株再生率明显提高,说明ABA对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法在室内测定了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提取物对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20mg/ml范围内,五爪金龙提取物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对水稻和小麦幼苗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根数量减少,鲜重降低.五爪金龙提取物各浓度对小麦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芽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小麦和水稻发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浓度为20mg/ml时,对小麦和水稻总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6.20%和37.03%.  相似文献   

18.
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增远  徐雨昌 《作物学报》1999,25(4):441-446
在大田条件下,应用甲烷自动测试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甲烷排放通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品种间差异高达2.26倍;根量大的水稻品种,甲烷排放通量高,稻田气泡排放甲烷强度大,土壤水溶液中水溶甲烷浓度也高。试验证明,水稻根系的大小是导致水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通量差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中O3浓度变化对水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OTC-1型开顶式气室对水稻进行了不同O3浓度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O3浓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过程和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气中O3浓度增加时,水稻的气孔阻力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蒸腾速率也下降.水稻的生物量减少,产量下降,但水稻的品质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外源多效唑、ABA、2,4-D和NAA对水稻秧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水稻机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其浓度,本研究以‘株两优189’和‘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多效唑、ABA、2,4-D和NAA对水稻幼苗叶龄、绿叶数、苗高、白根数、总根数、茎基宽、秧苗鲜重及干重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水稻秧苗苗高抑制作用最为显著,ABA、2,4-D次之;NA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秧苗苗高;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的白根数,其中以ABA处理提高作用最显著,并且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基宽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呈现随浓度增加,秧苗茎基宽增加的趋势。综上来看,C2浓度多效唑浸种和C4浓度ABA浸种均能有效培育矮壮秧苗。本研究为培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水稻育秧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