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肥对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水稻镉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以镇稻88和Ⅱ优107两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采用两年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肥对水稻镉吸收及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镉胁迫(3.0 mg· kg-1)下,水稻各器官的镉含量以及根系镉分配比例增加,穗的镉分配比例减少.有机肥对不加镉处理(土壤背景镉含量0.202 mg· kg-1)的营养器官镉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籽粒镉含量略降低,但影响不显著.有机肥降低加镉处理的根系、糠层和精米的镉含量,影响根系的镉分配比例,减少穗的镉分配比例,并且一定程度减少籽粒中精米的镉分配比例.有机肥可能是通过减少土壤有效态镉,以降低水稻植株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并且抑制镉往地上部以及精米中输送,从而显著降低了精米中的镉含量.另外,有机肥对两个基因型水稻的影响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对重金属镉污染稻田的降阻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有效养分的活化,与对照相比可提高土壤碱解氮51 mg/kg、有效磷2.0 mg/kg和速效钾31 mg/kg,但水稻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可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施用量在75 kg/667m~2及以上时,土壤有效镉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可减少镉向稻谷中的迁移,降低稻谷镉含量,施用量在50 kg/667m~2以上时,稻谷镉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处理的。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3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黄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麻沙泥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河沙泥为供试土壤,通过添加砷(0、5、10、20、30 mg/kg)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砷对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砷5~10 mg/kg,对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添加砷20~30 mg/kg,除麻沙泥添砷30 mg/kg分蘖数稍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处理水稻的分蘖数及稻谷产量较对照均显著下降,其中河沙泥绝收无籽实,红黄泥稻谷减产47.2%~84.8%,麻沙泥减产24.8%~48.6%;随土壤添砷增加,各处理稻秆和精米总砷含量均增加,添砷≥20 mg/kg,3种水稻土秸秆砷和精米总砷含量较对照增长均超过100%,其中均以河沙泥的增幅最大,但精米总砷含量未超过国家粮食总砷标准(0.7 mg/kg,GB4810—1994)。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株高、分蘖数及稻谷干质量等与土壤有效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种水稻土中以河沙泥砷的污染毒害最大。  相似文献   

4.
土壤酸碱度对水稻生长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5个早稻品种、4个晚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酸碱度土壤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镉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土壤pH值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pH值影响最大;单株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早稻品种、土壤pH值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精米镉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pH值的影响最大;精米镉含量在晚稻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并受土壤pH值的影响,但土壤pH值和品种交互作用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精米镉富集系数在水稻品种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为超级杂交稻、常规稻、杂交稻,生育类型不存在主效应(P0.05)。精米镉含量与株高、单株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12、0.371,与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在土壤pH值4.0~8.0范围内,精米镉含量与移栽前土壤有效镉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1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Cd)胁迫下添加商品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以期获得不同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分别添加到镉浓度分别为0.5、5.0和10.0 mg/kg的土壤中,并在水稻分蘖后期(移栽后60 d)测定其株高和分蘖数。【结果】1低浓度0.5 mg/kg镉稻田中,按照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泥炭浸提物稻秆有机肥浸提物稻秆浸提物泥炭;2中浓度5.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泥炭浸提物泥炭稻秆浸提物稻秆;3高浓度10.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泥炭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稻秆泥炭浸提物稻秆浸提物。【结论】在不同浓度的镉胁迫下,3种改良剂及其浸提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不一致。因此,在稻田镉治理中,应该先考虑稻田镉污染浓度,然后考虑添加不同的改良剂和用量,以到达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商品名:农大夫-地保2号,又名土壤还原素)对两种污染土壤(潮泥田和红黄泥)水稻吸收累积Cd、Pb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显著提高潮泥田和红黄泥的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Pb及水稻糙米Cd、Pb含量.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8 g/kg时,两种土壤的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H-0).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4 g/kg时,潮泥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低于对照30.8%(P<0.05);当其施用量增至8 g/kg时,土壤有效态Pb含量比对照降低21.9%(P<0.05),同时水稻糙米Cd、Pb含量比对照降低18.4%(P<0.05)和20.3%(P<0.05).当土壤改良剂施用量达到8 g/kg时,红黄泥土壤有效态Cd、Pb分别低于对照30.7%(P<0.05)和24.4%(P<0.05),而其水稻糙米Cd、Pb含量在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为4 g/kg时降幅达22.8%(P<0.05)和24.2%(P<0.05).综合分析认为,施土壤改良剂能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上水稻糙米的Cd、Pb累积,其效果与土壤改良剂用量、土壤pH值及土壤Cd、Pb含量有关,可能对酸性土壤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洗涤蜂窝煤灰渣对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洗涤蜂窝煤灰渣对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中铅和镉的稳定效果,在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Pb和Cd含量分别为2337、21.4 mg· kg-1)上分别施1%、2%和4%用量的原灰渣、水洗灰渣或酸洗灰渣,培养60 d后,测定土壤DTPA-Cd、DTPA-Pb、pH、电导率(EC)和Olsen-P.结果表明:对于原灰渣,土壤镉有效性随灰渣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4%的用量下,土壤DTPA-Cd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13.1%(P<0.05);同时除4%的用量外,土壤DTPA-Pb含量与对照相比也均有所下降.对于水洗灰渣,土壤DTPA-Cd和DTPA-Pb含量均随灰渣用量的增加而降低,3种用量下土壤DTPA-Pb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7.7%、9.4%和10.4%(P<0.05),但其对镉有效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于酸洗灰渣,土壤DTPA-Cd含量随用量的增加而升高,4%的用量时,DTPA-Cd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土壤DTPA-Pb含量随用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用量为2%时,土壤DTPA-Pb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3种灰渣均未对土壤Olsen-P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除施用原灰渣可显著提高土壤pH(P<0.05)外,其余两种处理灰渣未对土壤pH产生显著影响(P>0.05).原灰渣在2%和4%、水洗灰渣在4%用量时,均能显著提高土壤EC(P<0.05).以上结果说明,水洗蜂窝煤灰渣可用于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选择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发酵的沼渣,以不施肥、单施化肥以及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传统用量(22 500 kg/hm~2)猪粪做底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底施不同用量(11 250、22 500和45 000 kg/hm~2)的沼渣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土壤重金属(镉、铬、铜、锌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沼渣能够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以及果实的全铜和全锌含量,增加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水平,且指标值均随沼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与传统的底施猪粪处理相比,沼渣施用量为1/2猪粪用量时黄瓜和土壤中的所有重金属含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黄瓜产量明显降低。本研究条件下,施用沼渣处理的当季黄瓜镉、铬、铜、锌和砷含量均未达到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基础土壤相比,沼渣用量为22 500 kg/hm~2时,当季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2、3.8和8.0 mg/kg,长期大量施用沼渣存在重金属积累导致土壤污染的风险。在有机肥用量为22 500 kg/hm~2时,沼渣处理的黄瓜产量显著低于猪粪处理,黄瓜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猪粪处理,由此可见,与猪粪相比,沼渣作为有机肥的肥效低且污染风险性高。  相似文献   

9.
铁改性木本泥炭是一种新型环保有机类土壤调理剂,在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铁改性木本泥炭对稻田镉砷同步钝化效果的稳定性,在珠三角地区开展了三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可显著降低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分别达到了41.3% ~ 57.6%和40.1%~55.8%;;可显著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单季撒施2 250 kg/hm~2铁改性木本泥炭,水稻增产810 ~1 125 kg/hm~2,增产率为14.3% ~18.4%;土壤的有效态镉和有效态砷含量同步降低,下降率分别为25.8% ~ 46.4%和42.6%~ 56.1%。而单施木本泥炭仅对稻米镉的吸收积累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单施铁粉仅抑制了稻米砷的积累。此外,施加铁改性木本泥炭后,土壤pH提高了0.33 ~ 0.44个单位,有机质增加了2.1 ~ 3.3 g/kg,阳离子交换能力(CEC)提高了1.0~2.6 cmol/kg。这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比2016—2018三年(六季)铁改性木本泥炭修复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效果发现,3年间早稻稻米镉砷含量下降率、产量增幅的年际差异均较小,晚稻亦然,表明铁改性木本泥炭可以稳定地抑制稻米镉砷积累、提高稻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镉低积累型水稻品种并开展镉超标稻田表现评价研究,为广西中低度镉污染稻田生产安全稻米提供品种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14份(V1~V114)水稻低镉品种育种材料为试验对象,从中筛选综合性状优良且籽粒表现为镉低积累的目标材料;对目标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验证,测定其在广西不同试验点的农艺性状和精米镉含量。【结果】初步筛选试验的114份参试材料中,除V102的精米镉含量低于最低检测值外,其余113份水稻育种材料的精米镉含量范围在0.01~0.35 mg/kg,平均值为0.10 mg/kg,筛选得到综合性状优良且精米镉含量较低的材料V111(审定后名称为桂育12)。桂育12在中低度镉污染区大田验证种植时,精米镉含量(0.01~0.10 mg/kg)未超出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限值(0.20 m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5.0,土壤镉含量3.0 mg/kg条件下,桂育12精米镉含量(0.34 mg/kg)有超标风险;各试验中土壤镉含量对桂育12部分农艺性状指标影响显著(P<0.05),但属于品种种植的正常波动范围,对米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有限。【结论】从114份水稻材料中筛选出的镉低积累品种桂育12,经多年多点试验验证,在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产出的稻米镉含量不超标,籽粒镉低积累性状较稳定,综合性状表现受土壤镉含量影响较小,可在广西中低度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