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为农业领域空间信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农业领域对GIS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在分析SIS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高校的特点与GIS课程教学的要求,分别对GIS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促进农业院校GIS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贾少涵  崔嘉欣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177-178,193
农业技术法学是研究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活动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学科,属于法学和农业技术的交叉学科。在农业院校开设该课程,对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强化农业院校学校及其法学学科特色具有积极意义。农业院校可采取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开设该门课程,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与地貌学是农业院校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野外实习是其重要环节。研究和探索农业院校地质课程野外实习之路,对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科技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河北农业大学地质课程野外实习实践研究,提出适合农业院校地质课程野外实习的MOOC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从高等农业院校人文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入手,认为艺术欣赏公共选修课程应结合高等农业院校自身的特点,依托其传统优势学科农业科学的特色,以提升课程教学内涵。提出了农业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创新人文艺术欣赏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内涵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院校非农机专业农业机械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刘清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系广州510225)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是农业院校非农机专业如农学、农经、植保、园艺、水产等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使非农机专业的学生掌握组织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6.
基础课在农业院校各类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课内容应在保持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农业院校后继课的需要以及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的发展来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7.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与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趋同,缺乏农业院校特色等问题,从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竞争性.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六年来的课程设置为例,分析其中隐含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教育对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活动,开发农业教育项目和课程,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农业研究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业类院校的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普遍开设财政学课程,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上与其它类型的院校基本没有差异,没有体现农业类院校的特色。因此,农业院校应结合当前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及财政学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对财政学课程在农业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设计,使其体现出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以期更好地为农科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0.
尹宝重  刘盼  凌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92-11392,11406
阐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课程实验平台构建的意义,对构建农业气象学实验平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因各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以致课程体系差异很大。基于农林院校GIS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了应用型GIS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与之相适应,优化了课程体系,强调了实践教学在GIS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浅谈GIS在农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功能和特征以及GIS的发展过程、应用领域,讨论了GIS在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农业区划、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农业灾害预防、农作物估产及精确农业等方面的应用现状,阐述了GIS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及在推广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并对GIS在农业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能够明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具体的应用途径,本研究简要归纳了GIS在作物农业气候区划、农业土壤评价、作物适宜性评价、作物病虫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预警评估等5个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在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品牌化建设过程中,以GIS为支撑,结合土壤、气象、生态、病虫害等数据,建立单品种农作物综合性评价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以品质作为核心特征的名特优产品,利用GIS进行适宜性区划可以避免盲目推广种植导致产品品质下降,进而促进农业品牌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GIS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分析、模拟、辅助决策和预测等功能,可以实现气象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也可以深度分析、直观反映受灾地地理信息、农业产业结构信息等.在分析GIS技术在台风灾害应用中的环节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GIS和虚拟技术的台风灾害农业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台风信息的动态模拟展示、台风造成农业损失的评估等,为制定农业保险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提供直观、科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袁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6-7708,7711
旱灾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农业自然灾害,如何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实时的旱情监测,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的模型和方法,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思路及技术手段,最后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银军  林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27-4828
利用GIS、RS、MIS等技术,建立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在GIS平台下建立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县域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管理,结合各专业评价模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结果]应用该系统对广西2006年11月4日的干旱进行监测,并用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结论]基于GIS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了GIS与专业监测、评估模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可视化表达,实现了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农业保险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341-343
将GIS技术和农业保险相结合,研究与开发了基于GIS的农业保险系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属性信息管理等功能,与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等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建立灾害预测与防灾减损模型,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威胁,增强其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农业保险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农业保险工作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在相关研究应用中的优势及技术特点,提出并实践了华北平原灌区农作物布局图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技巧,论述了此套GIS图对农作物布局调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依靠大量农业数据和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支撑。特征提取技术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反映源数据本质特点的特征,有利于农业数据的管理与分析。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农业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手段,科技工作者已从PCA和GIS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农业空间数据的特征提取研究,然而PCA所提取的特征不能够反映农业空间数据的非线性结构特征,所获取的特征不利于其后的评价与分析。因此,将非线性特征提取技术KPCA引入GIS中进行了农业空间数据特征提取,构建了农业空间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应用结果证明,通过该模型所提取的特征分布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实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更具保障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