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贵溪和金溪两地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的LD50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87.66%,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溴氰菊酯已由低抗水平下降为耐药性差异。比较氯氰菊酯对贵溪和金溪两马尾松毛虫种群的毒力,可知贵溪和金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一直处于耐药性水平范围,贵溪马尾松毛虫种群对氯氰菊酯的耐药力比金溪种群强。  相似文献   

2.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预测马尾松毛虫幼虫高峰期发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高峰期发生量预报的准确性,为有效防治马尾松毛虫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6个数学模型预测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一代、二代幼虫高峰期的发生量,验证预报1989年、1994年、2002年和2017年一代马尾松毛虫幼虫高峰期发生量,预报结果分别为2级、4级、2级和1级,与实况级别完全吻合,预报结果准确。预报1989年、1994年、2002年和2017年二代马尾松毛虫幼虫高峰期发生量,预报结果依次是4级、5级、2级和1级。同样与实况级别全部相同。预报的准确率为100%,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个运算简便、准确性高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尔可夫链方法在广西松毛虫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广西马尾松毛虫年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应用结果表明,尽需用马尾松毛虫本身发生的历史状态的演变特点,就能预报出该虫未来的发展趋势。此法具有简便、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8个省(市)的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中采到的8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经米蛾卵饲养后,亲代及子代均用于形态学观察。这8个种群的雄外生殖器构造相当一致,但根据雄虫触角棒节上刚毛的相对长度可以分成3组。表现出有明显的种群地理分化。位于较高纬度的北京和内蒙古种群属长毛组、触角棒节上刚毛相对较长;位于较低纬度的湖南和云南种群属短毛组;来自吉林、山东、浙江和广西的4个种群属中毛组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8个省(市)的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中采到的8个松毛虫赤眼蜂种群,经米蛾卵饲养后,亲代及子代均用于形态学观察,这8个种群的雄外生殖器构造相当一致,但根雄虫触角棒节上刚毛的相对长度可以分成3组。表现出有明显的种群地理分化,位于较高纬度的北就和内蒙古种群属长毛组,触角棒节上刚毛相对较长;位于较低纬度的湖南和云南种群属短毛组;来自吉林,山东,浙江和广西的4个种群属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灾情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以安徽省潜山县的马尾松毛虫各代幼虫累计发生量和当代发生面积计算求得的灾情指数为依据,进行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并对预报结果进行验证。预报结果的历史符合率,1989-2016年全年灾情指数预报结果历史符合率为89.29%;预报2017年的结果与实况一致。1989-2016年的越冬代历史符合率为89.29%,2017年预报值与实际完全一致。1997-2016年的一代预报结果历史符合率为100%。1989-2016年的二代预报结果的历史符合率为85.19%。2017年由于越冬代飞防使用灭幼脲,使当年一、二代虫口大幅度降低,预报值高于实况。方差分析周期外推预报法对马尾松毛虫的灾情指数预报是一种较理想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周期性暴发的害虫,在崇义县其种群消长3~5年一个周期。通过加强虫情测报,采取营林技术和封山育林,生物农药防治低虫口,化学农药压低高虫口密度,黑光灯诱杀成虫等措施,有效地控制马尾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发生量预测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运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安徽省潜山县1983年-2016年33年的马尾松毛虫一代和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模型。一代幼虫发生期的判别函数方程为:f(1)=-15744.058-361.501x1+60.759x2+133.502x3+511.368x4;f(2)=-16854.938-375.596x1+70.405x2+132.608x3+529.690x4;f(3)=-17645.295-384.956x1+73.601x2+134.955x3+541.782x4;f(4)=-18179.639-382.408x1+71.342x2+135.234x3+549.655x4对1983年-2018年一代幼虫发生期预报结果历史符合率为97.06%,二代幼虫发生期的判别函数方程为:f(1)=-134898.483+559.235x5+113.112x6-250.033x7+1461.350x8;f(2)=-138908.622+573.572x5+118.340x6-252.691x7+1474.569x8;f(3)=-141430.680+577.358x5+125.727x6-254.610x7+1483.336x8;f(4)=-143185.175+578.968x5+129.628x6-256.102x7+1491.257x8对二代幼虫发生期的预报结果的历史符合率为100%。对2017年和2018年的验证回报,与实况结果一致。筛选出对预报量有密切关系的预报因子是本方法预报准确性的关键,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准确性高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是南岸区南山林场主要树种之一,每年都不同程度受到松毛虫的危害,若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作为国有林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措施。本文根据南山林场辖区气候状况和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介绍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生命表研究的结果可看出,蛹期寄生率的变化对寄主下代种群的影响远大于卵期及幼虫期寄生的作用,因此蛹期天敌研究对虫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松毛虫的天敌,前人已进行过一些研究,但着重在种类和生物学方面,至于自然情况下天敌对松毛虫种群抑制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为了查明天敌对松毛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以及在寄主种群动态中的生态联系,是生产上预测害虫种群消长趋势以及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于1990  相似文献   

12.
松毛虫是为害松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难以防治。利用卵寄生蜂防治松毛虫是生物防治的一条好途径。 江苏省松毛虫生物防治协作组,组织了科研、教学、生产等十二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了以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的大面积示范。总计动用柞蚕茧近万公斤,培育松毛虫赤眼蜂约18亿头以上,防治示范面积七千余亩。大部分放蜂林区都起到了控制松毛虫为害的显著效果,所有放蜂区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林间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在放蜂林区,由于停用了飞机治虫,更新了部分成年纯松林为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逐年减轻。近十多年来未用药防治。在若干年后松干蚧虫与松材线虫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飞防区,至今林相清秀,长势喜人,充分体现了生物防治的长久的效应,生态条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为生物防治的前景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江西马尾松毛虫的抗药性及克服抗性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对江西部分林区马尾松毛虫毒力测定结果分析,江西林区马尾松毛虫对功夫菊酯和多来保敏感,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耐药力有所提高,高安、贵溪等林区马尾松毛虫对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马尾松毛虫抗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模型技术的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灾变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振瑞 《江西植保》2008,31(4):176-176
马尾松毛虫的猖獗发生可以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过程,为探索松毛虫危害森林资源灾变规律,依据瑞金市2003-2007年大发生面积的时间数据序列,尝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GM(1,1)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灾变趋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变长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赣州市未来二年马尾松毛虫发生态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文文 《江西植保》2000,23(4):110-111
笔者采用1990~2000年我市马尾松毛虫的发年发生量为样本,应用巴尔柯夫链分析预测了我市2001、2002年马尾松毛虫发生态势。结果表明,我市2001年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将维持在3333~6666hm^2,2002年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将下降到3333hm^2以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下旬发现皖东明光县紫阳林场马尾松毛虫种群中暴发球孢白僵菌自然流行病。根据踏查确定了流行中心区,其僵虫密度远高于周围未流行区域;但中心区僵虫密度不同,最低不到1头/m^2,最高达39头/m^2,形成许多小型流行中心。据此断定,高密度的越冬马尾松毛虫种群呈聚集分布,有利于发病和流行中心的形成。根据僵虫虫龄结构,4~5龄幼虫占僵虫总数93.4%,3龄居中,6龄最少;根据僵虫分布部位,69.8%幼虫死于林冠下,30.2%死于树皮裂缝。由此推断,流行病始于越冬期,而流行高峰始于4月中旬之前。流行区松毛虫的体长和对照区无显著差异,但雌雄比远高于对照区,而产卵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7.
陈斌  苏宁 《江西植保》2009,32(3):133-133,132
江西省新建县厚田乡位于新建县南端,属沙漠丘陵地带,全乡沙化面积1 953.3 hm^2,从1983年开始开展治沙工程以来,栽植湿地松面积1 426.7hm^2。松树为防风固沙,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美化家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马尾松毛虫也发生严重,本文就厚田乡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开展电脑、遥感技术、雷达、软 X 光造影、示踪元素等先进技术在森林害虫测报中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摘要予以介绍.电脑电脑的应用研究是我国森林害虫测报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最早而且也是比较广泛和成功的领域之一.最初,应用电脑对森林害虫的数理统计测报进行计算与分析.薛贤清、魏小琴、刘洪生、郭树平等先后发表的研究论文“马尾松毛虫定量测报的判别分析模型”、“在马尾松毛  相似文献   

19.
前言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对林业生产危害很大,一般使用飞机防治,虽效果好,但难免对天敌有所影响,为探索飞机喷洒生物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效果及经济效益等问题,1984年中国民航局把飞机喷洒青虫菌六号液剂(Bacillus Thurinoiensis Var galleriae)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两年来,由民航广州管理局专业航空处,湖北省林业厅营林处,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民航湖北省局,广州市林业局等部门共同合作,在湖北、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东省在应用白僵菌油剂行进飞机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我省应用白僵菌高含孢量菌粉的油剂,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还是首次,特别是用于防治第一代马尾松毛虫,更是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