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昆明鸟’秋海棠系由大王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有多节短茎, 叶浅裂、被浅白斑, 直立性较强, 抗倒伏, 抗白粉病, 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康儿’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和长翅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有1~3 节花茎, 叶大型、浅裂, 长势旺盛, 抗白粉病极强, 适宜栽培观赏。‘白雪’秋海棠为野外发现的自然杂交新品种, 通过研究证实其为变色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的杂交F1 代个体, 为根茎类秋海棠, 无地上茎或地上茎不明显, 叶片中型、被毛、浅裂且密被白色斑点, 十分美丽, 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大白’秋海棠是由大围山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白王’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根茎类、无地上茎, 叶大型, 全缘, 常被浅白色或紫红色斑, 花多、鲜红色。‘健绿’秋海棠由厚叶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绿草本, 直立茎粗壮, 长势旺盛, 抗白粉病, 叶大型、绿色、浅裂, 花红色艳丽, 宜室内栽培观赏。‘美女’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和愉悦秋海棠的杂交F1 白斑叶个体, 根茎类,直立茎较细, 叶中型、浅裂、被白色斑点, 较抗白粉病。‘中大’秋海棠为中华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杂交F1 培育而成, 根茎类、具直立茎, 叶中型、表面具心形白带斑。  相似文献   

3.
‘灿绿’秋海棠,以‘白王’秋海棠为母本,‘光灿’秋海棠为父本杂交后从F1代群体中选育而成。‘银娇’秋海棠,以厚叶秋海棠为母本,‘白王’秋海棠为父本杂交,从F2代群体中选育而成。两个品种均叶片色彩鲜艳,株形好,适宜室内观叶观花。  相似文献   

4.
秋海棠新品种‘黎红毛’是以黎平秋海棠种子为材料进行航天搭载后从M1 代群体中选育而成;‘白云秀’以掌叶秋海棠为母本,紫叶秋海棠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从F1 代群体中选育而成。新品种叶片色彩鲜艳、株形好,是观叶观花相结合的室内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5.
金棚1号番茄种子纯度检测的SCA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及其父、母本为试材,提取叶片DNA,优化构建了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从在番茄上多态性丰富的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1条可用于鉴别母本和F1的引物S130,2条可用于鉴别父本和F1的引物S296和S114。将扩增所得到的差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设计出1对SCAR引物RF2/FF2,能特异鉴别F1和母本。进一步建立了以干种子为试材检测金棚1号番茄种子纯度的SCAR标记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四季秋海棠的繁殖和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季秋海棠别名瓜子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四季海棠为须根类秋海棠,茎基部半木质化多须根,在适宜条件下保持常绿。四季秋海棠原产巴西,不耐寒,喜温暖稍荫湿的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切忌夏季阳光直射。花白色或粉红色,雄花大,雌花较小,雌雄同株,花期长,常年开花。因其四季有花,且花朵繁茂,所以是良好的盆栽花卉,也可作春季花坛布置。  相似文献   

7.
毛叶秋海棠的杂交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叶秋海棠与云南野生秋海棠, 以及国外毛叶秋海棠的园艺品种进行正反交试验, 观测各杂交F1 代群体叶片斑纹、茎的类型、植株抗寒能力等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其遗传特性; 通过F1 代自交, 对F2 代群体叶片斑纹的观测统计, 研究银绿斑性状的分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毛叶秋海棠银绿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 银绿斑对无斑是显性, 无斑对银绿斑是隐性, 其遗传杂交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B . rex ×B . longialata F1 代植株银绿斑性状的持续表现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 生长2 年后需要增加约2000 lx 的光照才能保持原有的银绿斑色彩; 毛叶秋海棠根状茎性状的遗传特性极为稳定, 遗传保持率90 %; 杂交F1 代在抗寒性方面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秋海棠     
陈花 《花卉》2012,(10):12-12
秋海棠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草本植物,原产热带。秋海棠花美叶亦艳,色彩神秘。苏东坡咏海棠诗中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将海棠的娇柔、尽态极妍写活。  相似文献   

9.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果实成熟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73~2003年对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 进行种内杂交, 并与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共定植34个组合杂种苗, 成活5 639株。观察5种杂交模式, 34个组合5 639株杂种( F1 , F2 ) 苗的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5 种杂交模式果实成熟期(早→晚) 排列顺序是: 山葡萄×山葡萄≥ (山- 欧) F1 ×山葡萄≥山葡萄×欧亚种≥ (山- 欧) F1 ×(山- 欧) F1 ≥ (山- 欧) F1 ×欧亚种。遗传规律是: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 F1 , F2 ) 果实成熟期分离, 表现为连续分布, 倾向于早熟亲本, 杂交组合中早熟亲本越多, 分离出的早熟单株越多, 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早熟基因”有累加效应、呈显性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0.
新铁炮百合自交初代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研究了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 自交初代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建立了自交系纯合分子判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 F2、F3、F4 世代株系多态性百分比分别为59.1%、56.6%、48.0% ,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49、1.530、1.292, 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0.207、0.238。在总变异中, 世代内的分布Hpop /Hsp和世代间分布(Hsp-Hpop) /Hsp遗传多样性所占的比率分别为76.2%和23.8%。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大花海棠绿叶红花、铜叶红花2个花色品种分别采用萘乙酸、ABT 2种植物激素进行插穗基部浸泡5s处理,扦插7d后对其生根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萘乙酸、ABT生根粉对促进大花海棠各品种扦插生根效果明显,其中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萘乙酸次之.ABT生根粉以100 mg/kg浓度处理最好,大花海棠铜叶红花品种的生根率达94.5%.2个花色品种中铜叶红花各浓度处理的生根率均高于绿叶红花,栽培表现中铜叶红花植株长势强于绿叶红花.  相似文献   

12.
田丹青  葛亚英  潘晓韵  潘刚敏  朱强  周媛  万晓 《园艺学报》2020,47(12):2459-2460
红掌‘粉黛’是以‘森普瑞(Sempre)’为母本,以‘大玉女(Big Beauty)’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中等,平均株高32.5 cm;叶片卵形,中等绿色,平均长17.3 cm,宽10.5 cm;佛焰苞高于叶,阔卵形,深粉红色,表明凹陷度强,平均长9.9 cm,宽8.8 cm;肉穗花序直立,红色,平均长3.8 cm。长势快,冬季表现佳,花多且颜色亮丽。  相似文献   

13.
管开云  李景秀  李宏哲  马宏 《园艺学报》2006,33(5):1171-1171
 秋海棠新品种‘香皇后’ (厚壁秋海棠×大香秋海棠) 、‘厚角’ (角果秋海棠×厚壁秋海棠) 、‘芳菲’ (厚壁秋海棠×厚叶秋海棠) 、‘苁茎’ (角果秋海棠×红毛香花秋海棠) 均通过有性杂交从其后代群体中选择培育而成。这是国内首次培育出花具香味的秋海棠新品种。新品种株型好, 是一类既可观叶又可观花的室内草本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14.
谢斌  王亚玲  叶卫 《园艺学报》2020,47(5):1015-1016
玉兰新品种‘小璇’是由星花玉兰‘睡莲’(Magnolia stellata‘Waterlily’)和阔瓣含笑‘新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Xin Hanxiao’)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株形矮小、紧凑,花量大,花背红至粉红,花开两季,花期长,适宜种植范围广。用玉兰、望春玉兰、黄兰等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相似文献   

15.
朱槿‘出水芙蓉’是从‘Columbine’为母本、‘Versicolor’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来的新品种。植株紧凑,叶色深绿,花量较大,花形周正,单瓣轮状,花瓣粉红色。适应性强,可用于露地栽培造景或者作为商品盆花。  相似文献   

16.
 ‘白王’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浅绿色、被白斑, 花白色、较大, 果实绿色。 ‘银珠’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的变异类型, 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叶片被有稳定的银白色串珠状斑点, 花较小, 色略浅。 ‘热带女’秋海棠由野生斜升秋海棠中发现的少数变异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绿色、被白斑, 花粉红色或白色, 重在观叶。  相似文献   

17.
杨宽  朱天龙 《园艺学报》2020,47(Z2):3075-3076
‘婚纱’睡莲是从以变色睡莲(Nymphaea atrans)为母本,蓝星睡莲(Nymphaea colorata)为父本的人工杂交后代中选出的新品种。大株型。叶片绿色,卵圆形,叶径32 ~ 35 cm × 36 ~ 40 cm。花半重瓣,碗状至放射状。花瓣32 ~ 35枚,开花3 d后颜色由白色变为深粉色。花径16 ~ 20 cm,花朵高出水面20 ~ 32 cm,萼片4枚。属于热带睡莲,北方地区不可室外越冬。  相似文献   

18.
红花草莓新品种‘粉佳人’和‘俏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佳人’和‘俏佳人’是由草莓栽培品种‘鬼怒甘’与红花草莓品种‘粉红熊猫’杂交育成的观赏兼食用的草莓新品种。沈阳地区露地栽植时,5月初始花,单株花数30 ~ 40朵,单花花期5 ~ 7 d,群体花期可达1个月以上,6月初果实成熟。抗寒性强,抗叶斑病,适于露地栽培或盆栽观赏。‘粉佳人’花粉红色,直径2.7 ~ 3.5 cm,花瓣5 ~ 7枚。果实红色,圆锥形,酸甜,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14.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4%。‘俏佳人’花深粉红色,直径3.5 ~ 3.7 cm,花瓣5 ~ 7枚。果实红色,圆锥形,甜,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10.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