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种子的遗传特征和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决定了种子活力,种子活力影响因素和种子活力保持策略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有些还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但种子活力降低仍旧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大问题。本文从种子活力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种子如何在采收、贮藏及播种前等过程保持和提高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齐单1号制种在授粉后49~67 d间收获,种子活力高;在春季低温冷凉区制种,建议在授粉后55~61 d收获;一年繁多年用的种子,应在授粉49~58 d收获;在逆境、条件复杂区制种,应在授粉55~67 d收获,以保持种子较好的活力和幼苗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鲜食玉米采食鲜果穗,要求果穗大小均匀一致、采收期一致,因此对种子纯度、发芽势、种子活力等质量指标要求较高。需要从制种过程加强控制管理,从种子纯度质量控制、种子活力质量控制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并从育种研究方面注重培育便于控制制种质量的品种,从而适应市场对高质量种子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玉米制种亲本单粒播种栽培技术的关键是选用高活力自交系种子,围绕种子活力提高,本文从基地选择、株系选择、适时播种、去杂去劣、加强田间管理、果穗收获、种子精选等方面,阐述了玉米自交系优质化繁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种子活力相关指标参数与种子内含物的关系,以期为高活力种子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以109个贵州地方常规稻品种为材料,分别种植于贵州遵义、凯里两个不同试验点,比较不同地点、不同品种水稻种子活力及种子内含物的差异,分析种子活力指标参数与种子内含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品种间种子活力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品种间种子活力指数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0%以上;(2)不同地点对种子活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凯里试验点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遵义试验点;(3)种子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常规稻制种过程中,除了选用良好的品种和适宜制种地点外,应尽量减少氮肥的施用以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提高种子活力,保障种子质量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用生理法测定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的种子活力,并探索种子活力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试验表明,种子活力强度决定于基因型,但又随环境因素而变化。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种子活力,同一品种也因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形成活力不同的种子。种子活力的遗传力较高,选用高活力的品种杂交,可以从遗传基础上提高种子活力,选育成高活力的新品种。小麦种子活力高,田间出苗和成苗率也高。种子的容重、千粒重和体积与品种活力的相关性不显著,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则与活力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种子活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子活力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提高水稻种子活力对我国目前水稻轻简栽培模式推广,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稻种子活力评价指标、种子活力关键基因鉴定和克隆、种子活力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基于分子标记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等已经克隆了23个种子活力关键基因,包括转录因子基因和脱落酸(ABA)、赤霉素(GA) 2种植物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等,通过2种激素的代谢平衡控制种子胚的成熟、种子休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过程,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改良水稻种子活力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小麦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活力保持和提高的有效途径、生物包衣剂对小麦种子活力的作用及安全储藏方法,展望了小麦种子活力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影响玉米制种花期因素及其预测调节补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杂交制种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花期不能相遇,致使制种失败。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应及时准确掌握制种花期动态及其影响制种花期的因素,从而保证制种成功。一、影响花期的不遇因素1.活力影响新种子活力强,营养生长旺盛。旧种子活力相对较弱,营养生长发育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