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不同香型烟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河南省内乡和卢氏C3F烟叶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河南省不同香型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特点。结果表明,2种不同香型的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从具有典型浓香型香味风格的内乡C3F烟叶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成分69种,合计含量为436.26μg/g;其中独有成分17种,主要有3-甲基-2-(2-戊烯基)-环戊醇、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醇、4(14),11-桉叶二烯、植醇等。从具有清香型香味风格特点的卢氏C3F烟叶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成分72种,合计含量为382.55μg/g;其中独有成分20种,主要有甲基庚烯酮、(E,E)-2,4-庚二烯醛、4-甲基-苯甲醛、反-Z-α-红没药烯环氧化物、长叶烯等。  相似文献   

2.
柚果皮油特征香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柚果的精油,并用硅胶柱将精油分成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两大部分。利用各成分的香气值对具有柚果皮特征香气的含氧化合物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香醇、(E)—2—癸烯醛、(E,E)-2,4—癸二烯醛、(E)—2—十二烯醛、百里香以及一些饱和脂肪族醛等14种成分是形成柚果皮香气的重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炒制前后果壳和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生栗壳,生栗果仁,熟栗壳,熟栗果仁中分别鉴定出20、11、19、11种挥发性成分。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2-甲氧基-4-乙烯苯酚 (12.51%)、亚油酸乙酯 (8.15%)、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 (7.42%)、7-十六碳烯醛 (5.18%)、2-十七碳烯醛 (3.42%);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n-十六酸 (18.68%)、十八醛 (7.06%)、甘油棕榈酸酯 (4.27%)、1-二十醇 (3.70%)、油酸 (2.00%)。研究结果表明,炒制加工过程对板栗果仁的口味影响显著,且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炒制过程中进入到果壳,但果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对果仁的口味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富士苹果浓红色芽变品种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果实常规品质测定与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长富2号富士苹果及其浓红色芽变品系美乐的果实常规品质和香气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美乐是以酯类香气成分为主的酯香型苹果品种;与长富2号相比,美乐平均单果重高出13.6 g,果实片状着色,苹果摘袋后,上色期平均为4.5天;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美乐果实中检测出香气物质45种,香气成分总量为118.044μg/g,香气物质种类较长富2号少6种,但总含量高出7.485μg/g;美乐中含量最高的香气物质为α-法尼烯,含量为21.012μg/g,占香气总量的17.80%,而在长富2号中,α-法尼烯含量仅为11.519μg/g,是含量变化最大的香气成分;α-法尼烯含量的增加有可能会影响美乐品种贮藏期对果实虎皮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摊青6h、10h、14h和18h后加工的茶样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摊青茶样中共鉴定出110种成分,其中有壬醛、罗汉柏烯、己酸-4-己烯酯、己酸酐、甜瓜醛、二丁基羟基甲苯、顺-茉莉酮,2,3-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茆、3-(2、环戊烯基)-2、甲基、1,1-二苯基-1-丙烯、苯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4-联苯基-4-甲基-2(E)-戊烯和吲哚等13种相同成分;摊青14h后加工的茶样中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为59种,芳香物质萜烯类、醇类、9类、醛类、酯类总数和相对含量最多,分别为38种和66.11%,绿茶香气最佳.  相似文献   

6.
钟宏波  陈青  韦黄山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94-3596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贵州红子[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种子中的挥发性组分,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红子种子中共鉴定出30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组分的91.98%,包括月桂酸(12.36%)、(E,E)-2,4-癸二烯醛(8.87%)、亚油酸(7.96%)、壬醛(6.91%)、己醛(6.79%)和2-十一烯醛(5.20%)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香型葡萄果实主要香气物质种类及生长阶段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方法】以金星无核、玫瑰香、红地球3种不同香型的葡萄样品为试材,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技术定性定量检测香气物质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香气物质及不同生长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草莓香型金星无核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的主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大马士酮、苯乙醇,玫瑰香型玫瑰香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以α-松油醇、芳樟醇、香叶酸、香叶醇等萜类物质为主成分,中性香型红地球葡萄果实香气物质主成分为C6化合物(青叶醛和正己醇等)。酯类香气物质含量随着生长期持续增长,C13降异戊二烯类物质(大马士酮)在果实幼果期含量最高,芳香族化合物(苯乙醇)含量主要在转色期至成熟期积累,萜类香气物质含量主要依靠幼果期至转色期阶段积累,C6化合物在不同香型的葡萄品种中含量的积累规律是不一致的。【结论】不同香型葡萄品种香气物质组分和积累时期各有差异,金星无核葡萄果实香气主要由酯类、C13  相似文献   

8.
"盖县李"果实成熟前后挥发性物质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苹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对"盖县李"果实成熟前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质谱检测共坚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以酯类、C6化合物、内酯类为主,(Z)-3-已烯醛、2已烯醛、1已烯醇、3已烯醇乙酸酯是李果实挥发性成分中新坚定出的物质.成熟前后3-已烯醇乙酸酯、γ-癸内酯、(Z)-3-已烯醛、乙酸丁酯、2已烯醛含量变化较大.对"盖县李"果实香气贡献较大的物质有(Z)-3-已烯醛、已酸乙酯、γ-癸内酯、壬醛、乙酸已酯、辛醛、2-已烯醛、芳樟醇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提高平顶山烟区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方法]以平顶山市5个县市的3个烤烟主栽品种为材料,对烤烟下部、中部、上部叶片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同时对平顶山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与津巴布韦烟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平顶山烟区叶片共检出28种主要中性香气物质,且下部叶(1 298.60μg/g)、中部叶(1 084.77μg/g)、上部叶(1 223.35μg/g)中性香气物质总含量均高于津巴布韦对应部位烟叶,下部、中部叶片的酯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烟叶,但上部叶片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烟叶。不同中性香气物质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不同,醇类物质对余味、甜度影响最大,对香气质、透发性影响最小;醛类物质对香气量、杂气、劲头影响最大,酮类物质对香气量影响最小;酯类物质对刺激性、浓度影响最大,对杂气、柔细度影响最小;新植二烯对香气质、柔细度、透发性影响最大,对余味、甜度、刺激性、劲头、浓度影响最小,而新植二烯和酯类物质对总体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最大。对平顶山与津巴布韦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上部叶以郏县、叶县、鲁山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较为接近,中部、下部叶以叶县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最为接近。[结论]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看,平顶山烟叶具有优质烟叶的潜质,从中性香气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看,在今后的科研、生产中应更注重烟叶新植二烯和酯类物质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玉米对多粮浓香型白酒香气的影响,筛选出酿酒专用玉米品种。[方法]对不同玉米品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收集蒸煮时产生的香气成分,用GC-MS大体积进样方式分析。[结果]东北玉米共有香气成分物质99种,其中烃类18种、醛类13种、酮类15种、醇类12种、酸类7种、酯类9种、苯类13种、酚类3种、杂环类9种,含量较高的有2,4-葵二烯醛(1.12%)、苯并噻唑(2.67%)、4-乙烯基愈创木酚(2.50%)、2,3-二氢苯并呋喃(1.98%)等,因此玉米是浓香型白酒醇类、醛类、酮类、酚类、杂环类和芳香族等香气物质的来源原料,不是酸类、酯类和烃类呈香物质的主要来源原料。[结论]通过不同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宜7008、众望玉88对浓香型白酒香气贡献数量和种类与原用东北玉米品种差异不大,可作为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原料,而糯玉米品种不宜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专用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