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抗青稞根腐病的优良品种,结合甘南州青稞栽培种植现状,采用烧杯水琼脂法对37个青稞品种进行室内抗性筛选,对20个青稞品种(系)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试验,采用Topsis综合评价分析各品种千粒重、抗倒性、产量、根腐病发病率等指标。室内抗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NQK01-03、碌曲紫青稞和黄青1号为抗病品种,黄青2号、昆仑14号、藏青13号、康青7号和舟曲紫青稞为中抗品种。田间抗性筛选结果表明,0217、昆仑14号、0349、甘青7号、12-10556为优良抗病品种,折合产量在4 040~5 660 kg/hm2。所筛选鉴定的青稞品种能有效降低根腐病发生率且可大幅提高产量,可在甘南州不同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青稞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山区对引进的15个青稞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青5号、甘青4号、北青7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提高10.94%、7.81%、6.45%,适宜在该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海拔2 700 m左右)示范种植;长黑青稞、短白青稞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晚熟9 d,减产幅度较大,不宜推广。康青7号、藏青690、康青8号较对照品种北青5号产量增幅较小,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本试验通过青稞引种试验,比较所引青稞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及田间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其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新疆青稞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参试品种7个:甘青4号、甘青5号、黄青1号、黄青2号、北青9号、昆仑14号、昆仑15号,对照青稞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昆仑10号。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抗性青稞材料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黄矮病高抗品系C280、高感品种康青3号为材料,测定接种BYDV后不同时间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接种BYDV后,2个青稞材料的SOD、POD、CAT、PAL、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SOD、PAL活性呈上升趋势,POD、CAT、PPO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抗病材料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材料;大部分时间点,抗病材料的5种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材料。[结论]SOD、POD、CAT、PAL、PPO活性变化可作为反映青稞黄矮病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不同生态区的青稞品种。以西宁、拉萨、合作、马尔康、香格里拉5个不同生态区的5个品种(‘昆仑12号’、‘藏青25’、‘甘青5号’、‘阿青6号’、‘康青7号’)共25个材料为试验对象,采用SSR引物检测品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变异率不同,且‘藏青25’的变异率最高(0.264),‘甘青5号’的变异率最低(0.040);不同生态区的变异率也不同,且香格里拉的变异率最高(0.144),合作的变异率最小(0.064)。环境因子的改变使得青稞品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藏青25’对环境因子较为敏感,生态因子的改变易使该品种发生变化。合作作为参试生态区中品种变异率最低的地区,其生态因子对维持品种的性状表现较为有利;香格里拉环境较为复杂,致使青稞的变异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对青稞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分别来自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云南香格里拉、甘肃合作和四川马尔康5个地区进行种植的昆仑12号、藏青25、阿青6号、甘青5号和康青7号5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效应下的淀粉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青稞籽粒淀粉含量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是基因型和环境效应互作的结果.不同品种在甘肃合作种植时青稞淀粉含量较其它地区高,阿青6号淀粉含量(77.01%)在参试的5个青稞品种中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2年采自甘肃省和青海省大麦(青稞)上的条锈菌进行了专化型鉴定和致病类型测定,并选用甘肃省和青海省的16份大麦上的条锈菌和11份小麦上的条锈菌对27份大麦品种进行了苗期致病性测定.【方法】采用涂抹接种及撒孢子粉接种的方法.【结果】16份大麦条锈菌标样均为大麦条锈菌小麦专化型,其致病类型鉴定为贵22-9、贵22-56、贵22-82、贵22-91、水11-13、水11-13(中四感)、水11-102、水11-157、水11-200、水11-203和小麦条锈菌5个未归类型。大麦条锈菌对大麦品种‘果洛’‘藏青25’‘昆仑1号’‘康青3号’‘昆仑12号’的毒性频率分别为56.25%、37.50%、25.00%、62.50%、21.43%,小麦条锈菌对大麦品种‘果洛’‘藏青25’‘昆仑1号’‘康青3’‘昆仑12号’的毒性频率分别为36.36%、18.18%、54.54%、45.45%、9.09%.【结论】大麦品种‘果洛’‘康青3号’‘藏青25’‘昆仑1号’和‘昆仑12号’可被采自大麦和小麦上的条锈菌侵染,为共同感病寄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收集云南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大麦黄矮病(BYDV)抗病性鉴定。通过对61份青稞种质或品种进行连续2年田间抗BYDV鉴定及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4份种质表现易感BYDV,17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BYDV抗性,其中3份种质(52、54,I10)表现出对BYDV明显抗性,且抗性较为稳定。为培育抗性品种、持续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抗源。  相似文献   

9.
选取青藏区的7个主要青稞品种(藏青148、藏青25、藏青320、北青6号、冬青8号、昆仑12、喜拉19),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青稞蛋白,对分离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化学组分和功能性质的测定,分析比较7个品种间吸水性、吸油性及溶解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昆仑12的溶解性最好,在碱性条件下喜拉19、昆仑12、藏青148的溶解性优于其他4个品种;喜拉19的吸水性最佳,为2.86 g/g,藏青320的吸水性与吸油性相对较优异,昆仑12的吸水性与吸油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效应和基因型对青稞ß-葡聚糖的影响,选取分别在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云南香格里拉、甘肃合作和四川马尔康5个地区种植的昆仑12 号、藏青25、阿青6 号、甘青5号和康青6 号5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效应下β-葡聚糖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籽粒β-葡聚糖含量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是基因型和环境效应互作的结果,不同品种在拉萨种植时青稞β-葡聚糖含量较其他地方高,甘5号β-葡聚糖含量(3.567%)在参试的5个青稞品种中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