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播豌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确定对春播豌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5种茎叶除草剂进行防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均可用于豌豆田。其中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600 m L/hm~2总防效最好,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4 500 m 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和24%烯草酮乳油675 m L/hm~2均可有效防除豌豆田杂草。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30~4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均较对照增产10%以上。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 m L/hm~2处理较对照增产9.59%。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和安全性,推荐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m L/hm~2、480 g/L灭草松水剂3 000 m L/hm~2、10%精喹禾灵乳油900 m L/hm~2和80%阔草清水分散粒剂45 g/hm~2用于豌豆田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单一使用易致杂草产生抗性。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3种除草剂组合(土壤喷雾:3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茎叶喷雾:40%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OD+10%氟嘧啶草醚OD(Z-1)、15%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OD+20%氰氟草酯OD+43%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OD(Z-2)、15%噁唑酰草胺乳油(EC)+20%氰氟草酯OD+43%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OD(Z-3))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拟筛选高效除草剂组合以期延缓杂草抗性发展。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组合处理在第二次施药后30 d后对禾本科杂草千金子、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丁香蓼等的鲜重防效均为100.00%;对禾本科稗属杂草的鲜重防效达93%以上;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93.34%~99.97%。综合分析,上述3种除草剂组合均能有效控制水直播稻田杂草,其中Z-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适合于红小豆田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收乐通作为茎叶处理剂,对红小豆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100%,且对红小豆安全,另外,高效盖草能、拿捕净、威霸、精稳杀得对红小豆也安全并且防效都在90%以上,是红小豆田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本试验中尚未发现茎叶处理剂中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防效较高的除草剂。在除草剂的土壤处理中,禾耐斯(1 500 mL)+赛克(750 g)+水(750 g)是一种理想配方,对红小豆安全,且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也好(>80%);对红小豆安全且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77%)的处理为90%禾耐斯。  相似文献   

4.
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种除草剂对苎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苎麻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4 d对苎麻田杂草的综合株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24%乙氧氟草醚乳油、90%乙草胺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防效分别为89.3%、88.5%、83.2%、82.9%;在施药后28 d,对杂草的株防效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而对苎麻田杂草的鲜重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90%乙草胺乳油、24%乙氧氟草醚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其中90%乙草胺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7.1%和86.8%,显著高于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45天,667米~2用5%唑啉草酯+炔草酯乳油60毫升、667米~2用7%双氟·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80毫升和667米~2用5%唑啉草酯乳油70毫升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均在94%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该试验为科学、安全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水稻移栽前土壤封闭处理和移栽后茎叶喷雾处理,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重,评价供试药剂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对移栽水稻安全性。【结果】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75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500 g/L丙草胺乳油525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和60%丁草胺乳油1 26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7.50 g a.i./hm2在水稻移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20 d后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m2+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9%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仅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36 g a.i./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45 d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达到100%,对移栽稻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1%以上。【结论】针对稻田扁秆藨草、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500 g/L丙草胺乳油或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或60%丁草胺乳油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混配进行土壤处理,且20 d后选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若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针对稗草和空心莲子草危害为主的田块,可选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防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除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的防效及其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应用于鲁西北地区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的绿色防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种土壤封闭剂(90%乙草胺乳油、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及330g/L二甲戊灵乳油)和3种茎叶处理剂(13%烯草酮乳油、10%精喹禾灵乳油和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杂草防除效果及夏播红小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处理40d(茎叶处理15d)时,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1),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2),90%乙草胺乳油(1 35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5)和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6)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药效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85%~90%;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苗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3)和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茎叶处理(T_7)有一定药效,防效为80%~85%。茎叶处理30d时,T_1、T_2、T_5及T_6对杂草的药效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T_3和T_7药效较好,防效为85%~90%,植株安全性为T_6T_2T_5T_1;夏播红小豆产量为T_6T_2T_1T_5。【结论】生产上应用药剂防治夏播红小豆田间杂草,T_6和T_2是较优选择,即采用土壤+茎叶组合处理的方式,土壤处理选用330g/L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进行苗前喷雾,茎叶处理优先选择10%精喹禾灵乳油60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其次考虑13%烯草酮乳油117g/hm~2+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225g/hm~2苗后喷雾。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5):79-82
明确6种大豆田除草剂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选用6种大豆田茎叶除草剂,灭草松、乙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氯酯磺草胺、异噁草松、三氟羧草醚在反枝苋真叶期-1片互生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30 d,调查反枝苋的株高抑制率、株防效、鲜重防效。结果表明,21.4%三氟羧草醚水剂对反枝苋的防效最好,基本达到100%;48%灭草松水剂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反枝苋的防效较好,鲜重防效达到82.13%和72.43%;25%氟磺胺草醚水剂和48%异噁草松乳油对反枝苋的防效一般,鲜重防效达到55.27%和47.34%;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反枝苋的防效较差,鲜重防效最高为35.50%。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有效防除直播田稗草且对水稻安全的除草剂,通过对灵斯科系列除草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3%氰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金),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丹)+10%氰氟草酯乳油(千金),在直播稻四叶一心至一个分蘖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直播田稗草防除效果好,株防效达94.4%~97.9%,鲜重防效达80.9%~94.8%,远高于对照双草醚45.5%(株防效)和58.2%(鲜重防效)的防效,且灵斯科系列陈化剂的各处理没有出现药物反应,对水稻安全,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棉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选择1.6%胺鲜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除草剂90%嘧草硫醚原药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进行合理混配,研究其对棉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有效缓解90%嘧草硫醚对棉花产生的药害现象,但对除草效果的影响表现不一。1.6%胺鲜酯水剂可显著提高90%嘧草硫醚原药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剂对棉田杂草的防效,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对二者混剂的防效无明显影响,1.8%复硝酚钠水剂与二者混剂配合使用会降低防效。因此,可使用90%嘧草硫醚原药100 g/L+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0 m L/hm2+1.6%胺鲜酯水剂225 mL/hm2于棉花出苗后三至五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四至六叶期、阔叶杂草三至五叶期进行行间定向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茎叶除草剂对水稻直播田稗草的具体防除效果,特开展了10种茎叶除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稗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80 mL、10%噁唑酰草胺乳油80 mL、34%敌稗乳油600 mL对稗草的防治效果均较为优异,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这3种药剂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稗草的首选药剂;每667 m2施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80 mL、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 g、100 g/L双草醚悬浮剂20 mL、6%三唑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50 mL对稗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这4种药剂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稗草的轮换药剂;每667 m2施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70 mL、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60 mL、1%噁嗪草酮悬浮剂400 mL对稗草的防除效果较差,这3种药剂不适用于水稻直播田单独防除稗草。  相似文献   

12.
不同除草剂组合和防除方式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封闭+茎叶除草、茎叶除草3种麦田除草方式和不同除草剂组合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封闭为首选除草方式, 33%吡氟·氟噻·呋悬浮剂80 mL土壤封闭处理90 d对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93.1%、98.2%;茎叶处理除草中,20%啶磺·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7 g、4%啶磺草胺油分散剂25 mL、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 g、快达麦草星1号悬浮剂220 g、5%唑啉草酯乳油80 mL+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6.5 g、5%唑啉草酯乳油80 mL+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6 mL除草剂组合对杂草综合防效达到92%以上。综合分析,上述药剂配方在小麦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或小麦6叶期前(杂草6叶期前)时进行一封或一杀除草方式,能较好控制小麦田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对田间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小麦安全的高效除草剂,开展了多种除草剂及组合用药配方对麦田抗性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除草剂通过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喷雾处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其中,土壤封闭处理效果较好的有33%吡氟酰草胺·呋草酮·氟噻草胺油悬浮剂、750 g/L环庚草醚乳油、33%特丁净·17%丙草胺·4%吡氟酰草胺油悬浮剂,茎叶喷雾处理效果较好的有107 g/L唑啉草酯·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 g/L唑啉草酯乳油+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分散剂、11%双氟磺草胺·甲基二磺隆·炔草酯油分散剂+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25%环吡氟草酮·异丙隆油分散剂+22%氟吡·双唑酮油分散剂。  相似文献   

14.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稻笑乳油(氰氟草酯)除草剂与10%千金乳油(氰氟草酯)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施用1200mL/hm2时10%稻笑乳油和10%千金乳油对稗节治性防效分别为73.8%和75.6%,10%千金乳油防效略高于10%稻笑乳油。施用1800mL/hm2和2250mL/hm2时10%稻笑乳油与10%千金乳油效果相当,防效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5种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直播稻田不同叶龄稗、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等4种禾本科杂草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为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种禾本科杂草稗、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分别处于2~3、4~5及6~7叶龄时,采用定量喷雾法测定其在5种茎叶处理除草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g/L双草醚悬浮剂、100 g/L氰氟草酯乳油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高推荐剂量下的死亡率和鲜重抑制率,并选取2种表现较好的除草剂开展田间试验,验证其田间防效及安全性.[结果]在推荐剂量上限处理下,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75 g a.i/ha)可防除各叶龄稗和2~3叶龄马唐,对其他杂草的防效较差;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 g a.i/ha)可防除2~3叶龄稗,100 g/L双草醚悬浮剂(45 g a.i/ha)可防除各叶龄稗,两者对其余杂草生长仅有一定抑制作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20 g a.i/ha)除对6~7叶龄稗和马唐的防效稍低外可有效防除其余杂草,杂草的死亡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2.5%~100.0%和85.4%~100.0%;10%噁唑酰草胺乳油(120 g a.i/ha)除对6~7叶龄马唐的防效偏低外,对其余杂草的防效均较高,杂草的死亡率和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0.0%~100.0%和92.1%~100.0%.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0 g/L氰氟草酯乳油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在有效成分用量90~240 g a.i/ha内对4种禾本科杂草的总体防效均在90.0%以上,且对水稻安全,增产效果显著.[结论]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100 g/L双草醚悬浮剂和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用于防除直播稻田稗,但不适于防除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100 g/L氰氟草酯乳油和10%噁唑酰草胺乳油可用于防除稗、千金子、马唐和牛筋草.应尽量在杂草出苗后早期(2~3叶龄)用药,以提高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用4种除草剂常规剂量及其倍量对青菜田的硬草进行茎叶处理,跟踪调查防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5%精禾草克乳油90 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0 mL,24%收乐通乳油30 mL+助剂60 mL,在药后17 d防效均能达到85%以上,药后36 d防效达92%以上,药后52 d防效987%~1000%,且对青菜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机插稻田杂草的发生与为害,选取1.8%双唑草腈颗粒剂、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35%丙炔噁草酮·丁草胺水乳剂、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3%氯氟吡啶酯乳油、16%吡嘧磺隆·丙草胺大粒剂等高活性、广谱、低毒药的除草剂进行7种组合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7%灵旺+1.8%双唑草腈和50%丙草胺乳油+1.8%双唑草腈2次用药(水稻移栽前3 d和移栽后12 d各用1次),除草效果最佳;移栽后30、45 d,总草防效均在99%以上。3%灵斯科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对错失防治适期的高龄杂草,中毒速度快且根除彻底,防除效果显著,药后15 d总草防效均在97%以上;埂上抛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均有优异防效,对阔叶草的防除效果也较满意。药后30、45 d总草防效均在97%以上。各药剂配方对水稻安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除草剂,选用7种除草剂5种不同处理进行土壤封闭试验,对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和作物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20 g/L异丙甲草胺+51%丙炔氟草胺、40%砜吡草唑+51%丙炔氟草胺2种处理的株防效均在87%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对大豆和玉米安全,且能促进大豆增产43.38%以上,促进玉米增产21.76%以上,可以作为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50%乙草胺乳油、96%金都尔乳油、12%噁草酮(农思它)乳油、30%噁草.丁草胺乳油4种除草剂对花生地杂草小藜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 400 mL/hm2浓度的50%乙草胺和12%噁草酮(农思它)与50%乙草胺混合的除草剂对杂草小藜的防效都在90%以上,且药剂持效期长,对花生无药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区夏玉米田杂草发生动态及化学防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湖北武汉地区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动态及化学防除技术。结果表明,当年夏玉米田杂草有3个出草高峰,将6个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和5个苗后茎叶处理剂进行了除草试验。调查了这些除草剂对反枝苋,千金子,稗,马齿苋,香附子及马唐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其中90%盖萨普林水分散粒剂1275g/hm^2,50%都阿合剂2250g/hm^2,33%施田补乳油3000g/hm^2,4%玉农乐悬浮剂750g/hm^2和20%克芜踪水剂1500g/hm^2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