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相同采收期不同果实大小的红心火龙果不同大小和部位品质性状的差异。[方法]以浙江某商业火龙果基地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将其按照大小分为7个等级,测定其单果重、果形指数等外观品质,并将果肉分成4个部位,测定不同大小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有机酸与还原糖含量。[结果]相同采收期不同果实大小在120~390 g的红心火龙果,其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单果重在190 g左右的红心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含量最高,固酸比最大,因此风味品质最好;红心火龙果果心部位的糖酸含量高于果顶、果底和果实四周,而果顶、果底和果实四周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等大小的红心火龙果风味品质最佳,且果实果心部位的风味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黔西县野生刺梨果实品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黔西县野生刺梨资源,为该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黔西县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株系14个野生刺梨果实为材料,测定野生刺梨果实外在品质(单果重、果形指数)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并对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株系QX-11和QX-7果实外观品质和经济价值最好;QX-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QX-2可滴定酸含量最高,QX-10最低;QX-13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QX-10最低;QX-1、QX-6、QX-3VC含量较高;QX-9固酸比最大;QX-13糖酸比较高。[结论]不同地区之间气候、土质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果实品质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维价值理论评价引种黄金果猕猴桃果实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引种黄金果猕猴桃的果实品质差异,为黄金果猕猴桃的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黄金果猕猴桃果实的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等指标作为评价目标,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合并规则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黄金果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明显,供试品种编号15的果实VC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编号5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编号19的果实单果重最大,总糖含量最高,糖酸比最大。合成合理满意度最高的是19号品种,最低的是11号品种。[结论]引种的黄金果猕猴桃中19号品质最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瑞玉’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与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新品种‘瑞玉’的综合品质。【方法】以西安猕猴桃试验站种质资源圃的新品种‘瑞玉’及其他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在果实达到成熟期测其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可食条件下测其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其他11个猕猴桃品种相比,‘瑞玉’的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分别为81.11g和0.83%;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含量居中,分别为1.42和83.53mg/hg;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最高,分别为24.50%,21.28%,12.09%和14.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和0.868;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和0.841;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9。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主成分1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滴定酸含量;主成分2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主成分3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单果质量和硬度。【结论】新品种‘瑞玉’的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且综合品质较高;主成分分析显示,12个猕猴桃品种品质优劣的顺序依次为‘金魁’、‘翠香’、‘瑞玉’、‘海艳’、‘哑特’、‘徐香’、‘晨光’、‘贵长’、‘秦美’、‘秋明’、‘海沃德’和‘米良一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完善优质苹果梨生产技术。[方法]以苹果梨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还原糖、糖酸比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平均单果重有降低的趋势。着色指数提高1倍。而增糖剂可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糖酸比及果实大小。[结论]套袋、增糖剂结合处理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最佳处理为比大其梨膨大素结合套袋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海南省四大芒果产区(三亚、乐东、东方、昌江)两大芒果品种(台农、贵妃)果实的品质特性,为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酸碱滴定、HPLC等方法测定76份芒果样品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甜度值、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总酸、糖酸比、固酸比等13个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台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总酸含量及甜度值、糖酸比、固酸比平均值均高于贵妃,贵妃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和Vc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台农.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芒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Vc含量及甜度值差异显著(P<0.05);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总酸含量及糖酸比、固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13个品质指标的部分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同时主成分分析将13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PC1、PC2、PC3、PC4),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078%,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乐东台农PC1、昌江贵妃PC2、三亚贵妃PC3和PC4因子得分最高.[结论]台农和贵妃果实均具有鲜明的品质特征,贵妃口感酸甜,台农口感更甜;乐东的台农、三亚和昌江的贵妃果实品质特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园区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其中20 mg.L-1处理上升最显著,但果实硬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下降;5 mg.L-1处理使猕猴桃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上升,维生素C(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处理中最高水平,可溶性固性物、固酸比和糖酸与对照相比下降;20 mg.L-1处理使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达到最高,但β-胡萝卜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低浓度CPPU处理能增加中华猕猴桃单果重的同时,也提高它的营养品质,高浓度CP-PU虽然增加中华猕猴桃果重,但降低了果实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园区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2-氯-4-吡啶基)-N′-苯基脲(CPPU)处理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单果重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其中20 mg.L-1处理上升最显著,但果实硬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下降;5 mg.L-1处理使猕猴桃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上升,维生素C(Vc)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处理中最高水平,可溶性固性物、固酸比和糖酸与对照相比下降;20 mg.L-1处理使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达到最高,但β-胡萝卜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糖酸比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因此,低浓度CPPU处理能增加中华猕猴桃单果重的同时,也提高它的营养品质,高浓度CP-PU虽然增加中华猕猴桃果重,但降低了果实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大樱桃果实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与横径,固酸比与糖酸比、可溶性糖,呈显著相关性;12项指标反映的品质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55%,第1主成分值在综合品质评价上起关键作用,5个大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和斯帕克里综合品质较优,桑提娜属中等,黑珍珠和艳阳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福建地区几种主栽柚子品种的优劣,并挑选出优良的栽培品种。[方法]以红肉蜜柚、云南东试早、海南水晶柚、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西双版纳1号、美国强得勒7个柚子品种为试材,对各柚子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柚子品种在主要品质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以玉环1号、顺昌红心柚表现较优,其次为西双版纳1号,其他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结论]对柚子果实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时可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相似文献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对于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壤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科学、准确地获取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土壤样品的保障。该文从采样前的准备、样品采集以及样品保存与运输等方面论述了陕西省土壤例行监测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将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分析,总结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针对教师的职业特点,提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提高蒸煮与食味品质鉴定准确性,优化稻米品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 ,为了应对国际竞争 ,我国所有作物都加快了品质改良步伐 ,水稻当然也概莫例外。作为食粮 ,稻米品质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 ,蒸煮与食味品质是最重要的。因而 ,品质改良的最终目标应是育成食味一流的品种。就我省稻米品质改良的实践来看 ,近年来确实育成了一批外观较好的品种 ,但从食味的角度审视 ,新育成的品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甚至远低于传统品种。究其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 ,笔者认为是由于育种单位大多较重视加工品质与…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多年农业科技开发和种子生产经营的实践,简要论述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并总结了笔者在抓好种子质量方面的做法和体会,提出了保证种子质量的具体措施,认为提高种子质量首先应当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其次是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把好每一环节质量关。  相似文献   

16.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及提高小麦品质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简述了山西省小麦品质生产和育种的概况,分析了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提出了提高小麦品质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中药材何首乌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借鉴农作物种子检验方法和技术,对不同地区何首乌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童、相对电导率和发芽率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对各项指标综合进行K聚类,并结合何首乌种子外观形态判断基础上,初步制定出何首乌种子品质检验与分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碾磨品质对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豫南稻区2013年收获的153个普通籼稻品种材料的糙米食味品质和精米食味品质,并比较分析碾磨前后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得出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典型相关性。结果显示,糙米的食味值明显高于精米的食味值,食味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蛋白质与直链淀粉两者含量相互协调时才能形成良好的食味品质,食味值才会比较高。研究认为:稻米碾磨精加工后,食味值下降,食味品质相应变差;稻米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具有典型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宁夏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水质预测模式对黄河石嘴山段水质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石嘴山黄河大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稀释混合后浓度为20.61 mg/L和1.042 mg/L;在宁钢浮桥断面处,化学需氧量浓度值稀释混合后达标;在宁钢浮桥断面上游1 km处氨氮浓度值经稀释混合达标。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断面平均浓度经稀释混合后达到Ⅲ类水质的最远距离分别位于"三排、五排"汇合后入黄口断面下游9 080 m和7 960 m处。  相似文献   

20.
就建立造林质量控制平台,完善工程技术、改革工程管理和强化森林经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做到“六个突破”,实现“六个转变”,逐步提高贵州省造林质量和森林培育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