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优香黏”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粤主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豫南稻区开始引进示范种植。试验表明,“丰优香黏”是豫南稻区自1998年以来引进示范种植优质杂交稻“两成培九”、“D优68”、“两优932”、“粤优938”等系列品种中,产量、抗逆性及农艺性状等表现最优的品种,适宜在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作母本,“931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集高产、优质、高抗性于一体的中籼组合。目前随大田水稻生产肥床旱育技术推广和普及,“两优培九”制种父本两段育秧和母本泥踏头育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种子生产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在2001年实行父母本采用旱育技术育苗,经两年试验示范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两优培九”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属于大穗型品种。为探讨不同群体水平对其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高抗高产优质的早杂新组合株两优02 全生育期111天,比金优402早1天。2001年~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区试,连续两年平均产量位居杂交早稻组的第一位。参加湖南省区试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9.8公斤,示范田高产丘达570公斤。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3年我市作单季晚稻引进试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在2005-2006年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品种示范展示中,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为565、635kg,较大田产量增18,2%、26.4%。在示范方实施过程中,笔者对移栽稻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合两年栽培实践,探索“秀优5号”移栽稻栽培中的最佳氮肥用量,寻求省肥、高产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稻两优培九施用“撞钟”牌硼锌肥能明显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具有增产、增收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用4kg“撞钟”牌硼锌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食物结构调优的需要,2005年我们引进试种了“紫菁三粒”甘薯,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利用永春县的自然资源,挖掘效益潜力,永春县农技推广站在石鼓镇开展“一菜两优”的水旱粮菜轮作示范,面积达200多hm^2,取得良好的效益。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2年在广西河池市进行晚稻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136、恵两优1号、奥两优900、银丰优9398、十优12、泰两优086等6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放射性同位素14 C示踪技术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对照“汕优 6 3”的14 CO2 同化产物的运转与分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 :水稻齐穗后 10d、2 0d标记 ,标记后 2h两优培九14 CO2 同化产物从叶片输出的比例比汕优 6 3高 6~ 8个百分点 ;孕穗期标记 ,标记后 5d两优培九茎鞘内的14 CO2 同化产物比汕优 6 3少近 8% ,14 CO2 同化产物在穗部的分配比例 ,两优培九则比汕优 6 3高近 10个百分点 ;灌浆后期标记 ,两优培九供穗上部籽粒灌浆的14 CO2 同化产物仍比汕优 6 3高约 19个百分点。表明 ,两优培九不但叶片的输出能力较强 ,而且在孕穗期和结实初期比汕优 6 3需要更多的光合产物 ,尤其是上半部穗的强势粒较多 ,满足灌浆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宣城市主粮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是关系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中籼稻品种,2022年在宣州区青草湖农场布置优质中籼稻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分别为Q两优5号、Q两优1606、徽两优8061、荃两优洁丰丝苗、又香优龙丝苗、希两优019、玮两优8612、桌两优1998、云两优2118、鹏优1269、荃两优2118、徽广优丝苗,并以市场成熟的晶两优534为对照品种。分析各品种在罕见高温条件下的结实率表现和产量表现,初步筛选出耐热性好、适合地区种植的籼稻品种,结果显示,在持续高温干旱影响下:实测产量较高的有Q两优5号和玮两优8612,分别为638.61Kg/667m2、613.481Kg/667m2,,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结实率在70%以上的品种有Q两优5号、Q两优1606、玮两优8612、鹏优1269、荃两优2118,分别为72.91%、71.07%、73.64%、72.51%和70.05%,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三明市农业局于2002年引进做再生稻试验示范,表现分蘖力中等、抗性强、米质优、高产稳产等特点。为了给大面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根据山区特点,开展了氮肥施用技术和密植规格配套技术试验,初步摸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做再生稻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合湘西自治州推广的重金属低吸收水稻品种,从当地主推品种和湖南省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清单中选取16个水稻品种,于2021年在花垣县开展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主要考察参试水稻品种的重金属(镉、砷)富集系数和产量。结果表明:16个参试水稻品种的镉超标风险系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中风险Ⅲ),东两优丰占、泓两优503、隆两优华占、冠两优华占、泸优9803、创两优丰占、C两优755、两优336、Y两优9918、悦美占、Y两优2108、和两优1号(低风险Ⅱ),隆两优1308、隆两优1212(无风险Ⅰ);砷超标风险系数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隆两优1308、和两优1号(高风险Ⅳ),C两优755、两优336、悦美占、创两优丰占、泓两优503、Y两优9918、泸优9803、东两优丰占、隆两优华占、隆两优1212、冠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Y两优2108(中风险Ⅲ);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创两优丰占(12 003 kg/hm2),最低的是泓两优503(9 391kg/hm2),其中泓两优503、悦美占、C两优755减产...  相似文献   

14.
缪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130-132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水稻混合栽培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T优7153和丰两优1号对稻飞虱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和天协1号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晚稻153对田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天敌蜘蛛种群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86优8”系优质杂交粳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为江苏省农林厅推荐的优良品种。我区2002年开始试种。2003年扩大示范,累计推广3500多亩。通过两年种植,我们基本摸清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步确定其稳产高产的栽培途径及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县近10年来,晚稻主栽品种一直是八九十年代的"汕优85"、"协优46"和"协优914"等,品种退化严重,已无增产潜能."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超级稻),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是一个理想的晚稻组合.随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我县平原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经作、单季稻种植模式.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发生,对单季稻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探讨"两优培九"在平原地区的最佳播期,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优培九"氮钾肥施用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优培九"是常山县近年引进的新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深受群众欢迎.200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该品种是两系超级杂交稻,据报道其施肥技术水平比一般杂交稻高.为正确掌握"两优培九"的需肥规律,夺得优质高产稳产,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在抽穗期的光合生理表现及耐光氧化与耐荫特性。结果表明 :与汕优 6 3相比 ,两优培九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PSⅡ活性 ,并在不同光强下都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其原初光化学效率 (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ΦPSⅡ )和通过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与光强有关。在晴天中午强光下 ,Fv/Fm下调较少 ,光化学猝灭系数qP较高 ,表现为光合作用光抑制较轻 ,在光逆境下仍有较多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光氧化条件下 ,两优培九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少 ,表现为耐光氧化 ;在遮荫条件下 ,生物学产量 (干重 )降低较少 ,表现耐荫。上述生理特性可能是两优培九实现超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安庆市水稻品种的更新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筛选出适合安庆市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于2021—2022年对17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的产量及抗逆性表现优异,其2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95.5 kg/667m2、782.25 kg/667m2、787.5 kg/667m2、774.95 kg/667m2、773.55 kg/667m2,2021年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均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科两优3090、G两优777稻曲病轻发,徽两优广丝苗、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稻曲病未发;2022年5个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病害,可作为推广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舒城县引进示范的7个中籼品种(组合)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号、新两优6号、两优6326、两优036、两优100、两优363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舒城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