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固氮菌、溶磷菌、纤维素降解菌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对蔬菜株高、生物量和土壤有 机质、氮、磷、钾、pH 值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菌与有机肥混施,明显 促进蔬菜生长。施用两种以上功能菌,可显著增加蔬菜株高,第二茬效果更明显;单施有机肥、功能菌与有机肥混 施,可提高蔬菜生物量27.6%~85.7%;与单施有机肥比较,单一功能菌施用,蔬菜生物量没有差异,两种以上功能菌施 用,可提高蔬菜生物量16.9%~45.5%,第一茬增加更显著。固氮菌、溶磷菌和纤维素降解菌同时与有机肥混施的效果 最好。功能菌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赤红壤的酸度,施用两种以上功能菌能显著提高土壤pH 值、碱解氮。与单 施有机肥比较,单一功能菌施用,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两种以上功能菌施用,均能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但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因此,建议施用添加有多种功能菌的生物有机 肥,改良肥力低的赤红壤,促进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采用高新合成技术将有益微生物、有机物质及无机营养元素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它既能保证增产,又可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成本,还能改善土壤及作物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施用的重要肥源之~。  相似文献   

3.
试验模拟低中高3个污染水平、6种PAEs(DMP、DEP、DIBP、DBP、BBP和DEHP)的污染,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真菌,尖孢镰刀菌PO-Yi (Fusarium oxysporum),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对蔬菜(辣椒、茄子)土壤中PAEs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PO-Yi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蔬菜(辣椒和茄子)土壤中PAEs的降解,其中绝对降解率最高的为DEP,在20 mg/kg的PAEs污染水平时,达39.5%,比10 mg/kg的PAEs提高了14.2%,对辣椒土壤中的降解效果要比茄子土壤中的降解效果好;尖孢镰刀菌PO-Yi菌对3种污染程度不同的辣椒土壤和茄子土壤都有良好的生物修复表现,30d内能将总量60 mg/kg PAEs降解76.8%和63.1%;菌株PO-Yi、土著微生物和不同蔬菜作物(辣椒与茄子)在PAEs复合污染的盆栽土壤中表现出对土壤PAEs降解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种植条件下,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的施用对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合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有机冬瓜果实品质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微生物肥的施用显著降低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施用有机肥提高真菌群落丰富度,二者均提高土壤真菌、细菌种群多样性;根区土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是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是优势真菌;复合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均降低厚壁菌门和芽孢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提高结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毛壳菌科和肉座菌科的相对丰度,施用有机肥则相反。施肥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冬瓜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因此,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及有机肥可改变有机冬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有机冬瓜品质。  相似文献   

5.
PGPR复合菌系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复合菌肥制备提供指导,促进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将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根据固氮、解磷及解钾的功能互补配制成4种复合菌系(P_9+GD_3、P_9+GD_(12)、P_(10)+GD_3和P_(10)+GD_(12)),对盆栽花生幼苗进行灌根试验,30 d后测定花生幼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土壤功能菌群数及酶活性。【结果】4种复合菌系的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花生的株高和鲜重,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增加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菌群、溶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尤以P_(10)+GD_(12)菌株组合最显著,其对照(未进行PGPR复合菌系处理)的花生株高和鲜重分别高37.60%和63.90%,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高64.36%和1.38倍,根际土壤的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及解钾菌分别增加36.98、8.25和13.23倍,根际土壤脲酶增加2.48倍。【结论】利用根际促生菌的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菌系可有效促进花生幼苗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根际土壤环境,为下一步复合菌剂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VA菌根真菌是我国北方土壤中一种内囊霉科真菌,能够侵染西红柿、黄瓜、辣椒等多种蔬菜根系,并寄生根部形成菌一根共生关系,增强寄主的生理活性、抗逆性和抗病性,减轻蔬菜各种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接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稀土又叫稀土微肥或硝酸稀土,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生产上施用,可以促进蔬菜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吸收和运转,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和植株的抗逆性,提高某些酶的生化活性,促进物质代谢。因而蔬菜生产中使用稀土可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改善蔬菜园艺性状及品质,增强抗病性,延长贮藏期,提高产量。但如使用不当,则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蔬菜产量,所以要掌握它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袁庆 《新农业》2013,(15):21
为保证蔬菜高产优质,必须做好防病控病,实践表明根据病源菌的不同传播方式及时进行防控,可有效减少蔬菜病害发生,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1.土壤带菌多数蔬菜病害的病菌存活在土壤中,如生病植株的枯枝、落叶和病果都带有大量病菌,这些病菌随着病株残体留在土中过冬,翌年播种后,雨滴把土中的病菌溅到新株健叶上,在适宜  相似文献   

9.
菠菜和生菜均是人们较为喜爱的叶菜类蔬菜,为了提高菠菜和生菜的产量,不少农户均会对其进行连续种植和大面积种植,但是,种植实践结果却证实,连续高强度种植会导致这些蔬菜出现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主要是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群落失衡,因此,为了解决菠菜和生菜的连作障碍问题,就需合理分析其对土壤可培养细菌菌落和多样性的影响,再选择合理的植物与其进行轮作,才能不断提高其种植产量和种植土壤的利用效率。本文分别介绍了种植菠菜和生菜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在分析和比较了种植两种蔬菜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门的水平、放线菌门类群、厚壁菌门类群、变形菌门类群的影响,以期为后续菠菜和生菜合理种植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硼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可促进蔬菜体内硫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目前已在多种蔬菜发现了缺硼症。对症施用硼肥,对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一、缺硼原因。一是土壤中硼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探索科学改良土壤的方法,将菌糠、秸秆、锯木屑、稻壳4种有机物下脚料添加到土壤,考察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能有效提高地温并减少水分蒸发;其中添加菌糠和秸秆可使蔬菜极显著增产,而添加锯木屑和稻壳的当季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循环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探索科学改良土壤的方法,将菌糠、秸秆、锯木屑、稻壳4种有机物下脚料添加到土壤,考察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有机物能有效提高地温并减少水分蒸发;其中添加菌糠和秸秆可使蔬菜极显著增产,而添加锯木屑和稻壳的当季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菌肥是含有微生物的特定制品,通过补充有益微生物,平衡土壤有益菌菌落,减少土壤中有害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活性,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蔬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减轻土传性病害对蔬菜作物的危害,实现蔬菜安全生产的目的。试验材料微生物肥料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低氮磷肥料配施促生菌PGPR对土壤微生物环境与间作大豆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推动化肥减施增效和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接种根瘤菌属菌株R325-3(Rhizobium sophorae)与菌株R287-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组合菌剂,研究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玉米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和无菌剂(NM)、复合菌剂(M)不同处理方式,对植株的株高、叶长、根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低氮磷条件下大豆单作地上干物质产量处理4(大豆单作+复合菌)显著高于处理1(大豆单作,未施加复合菌);间作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的地上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相比,大豆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玉米植株的株高、叶长显著提高,植株磷含量极显著增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处理4(大豆单作+复合菌)极显著高于处理1(大豆单作,未施加复合菌),同时极显著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玉米根际土壤中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玉米单作+复合菌组极显著提高。处理6(大豆玉米间作+复合菌)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脲酶活性降低极显著。大豆根际土壤NH_4~+-N的含量间作极显著高于单作处理,而土壤中NO_3~--N的含量相反,处理3(大豆玉米间作,未施加复合菌)土壤NO_3~--N∶NH_4~+-N为4.76∶1,处理6土壤NO_3~--N∶NH_4~+-N为3.58∶1,促生菌缩小了NO_3~--N和NH4+-N在大豆-玉米间作土壤中的差距。【结论】低氮磷条件下,接种促生菌剂可优化间作大豆在群体中的空间分布,提高系统干物质产量,增加土壤中蛋白酶、脲酶活性及NH_4~+-N的含量,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NO_3~--N的含量,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缓解蔬菜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菌肥和稻糠菌基质肥),并在土壤中选种蕹菜,探讨土壤改良剂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稻糠菌基质肥处理与对照不施任何肥料和改良剂处理相比,土壤硝酸盐含量降幅高达26.68%,土壤容重降幅可达21.01%,孔隙度可增加38.38%;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等的含量分别增加20.68%、43.56%、22.17%、21.6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用微生物菌肥和稻糠菌基质肥均能促进蕹菜植株生长,提升蕹菜产量与品质,施用稻糠菌基质肥处理收益增幅可达35.35%。由此可见,稻糠菌基质肥和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稻糠菌基质肥效果更佳,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棕榈生物炭与硅酸钙联合施用对Pb-Cd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及其稳定性,本研究采用蔬菜种植盆栽实验,测定土壤溶液pH和Pb、Cd浓度以及蔬菜可食部分Pb、Cd含量。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钝化剂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钝化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溶液pH,使土壤溶液中Pb、Cd浓度显著降低,种植小白菜可食部分Pb含量下降62.20%~96.77%、Cd含量下降92.76%以上,多数处理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土壤种植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五种供试蔬菜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富集系数规律一致,小白菜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强,苋菜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当土壤Pb<500 mg·kg-1时,韭菜、苋菜、甘蓝和大白菜四种蔬菜均可种植;当土壤Cd>0.6 mg·kg-1、Pb>500 mg·kg-1时,不适宜种植上述五种蔬菜。本研究探明了钝化剂的持续修复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土壤修复提及中低污染风险地区的适宜蔬菜种植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设施蔬菜不同于露地蔬菜,大多为反季节栽培生产,对肥水管理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施肥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蔬菜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在生产中可以发现,许多地方因沿袭过去常规露地生产形成的经验。为提高蔬菜产量,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已经造成土壤板结、环境恶化、病虫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连作障害就是指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者是近缘作物时,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生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现象。它不仅仅局限于蔬菜作物,在果树、花卉、粮食作物中也同样存在,由于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使蔬菜连作障碍这一问题变得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复合菌系秸秆分解能力,优化复合菌系产纤维素酶条件,以2种具有强秸秆分解能力的土壤复合菌系为试材,研究氮源、pH和温度对复合菌系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子试验中,LC和DT复合菌均以氮源为尿素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LC复合菌pH为6、温度20℃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DT复合菌系,pH为6、7和温度为50℃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优化因子结果表明,LC复合菌系在氮源为尿素、pH为6时、温度为30℃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148.60U/L;DT复合菌系,在氮源为尿素,pH为7时、温度为50℃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141.32U/L。优化培养条件,可显著提高复合菌系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曹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44-45,106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不仅危害生态环境,还能通过食物链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从Pb、Cd污染蔬菜土壤中筛选出2株耐高浓度Pb、Cd的真菌1号(耐Pb)和9号(耐Pb和Cd复合污染),经鉴定分别为产黄头孢霉(Cephalosporium chrysogenum)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这两株菌对液体培养基中Pb的去除率分别为72.45%、54.82%,9号菌对Cd的去除率为20.86%,菌丝体内Pb的含量分别达到了22.52mg/kg、18.46mg/kg,9号菌丝体内Cd的含量为0.206mg/kg;将这2种菌接种到Pb、Cd污染的土壤中,均能降低蔬菜植株中Pb、Cd的含量,有利于安全生产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