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综合分析了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提出通过适当调节催青发种日期,提高蚕农养蚕技术水平,改良簇具,改善簇中环境等途径,预防不结茧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性状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性状并非肯定出现不可。例如,东肥不结茧蚕较多,在养好蚕的基础上,坚持簇三干燥(簇室、簇具、簇草)的条件,不结茧蚕就能大大减少。1977年我们将上簇第二天因多湿不能结茧的蚕拾出来,重  相似文献   

3.
<正> 原蚕苏六多结下层茧。农村原蚕点蚕农采用草制或塑料折簇上簇往往因上簇密度不当以及簇室通风排湿不良而引起簇中多湿,不结茧增多。也有一些农户采取翻簇拾出不结茧蚕,重新上簇等补救措施,但损失还是难免的。而采用方格簇上簇后蚕儿入孔快,营茧快,结茧率高,死笼率低。我们于1991年秋进行了调查比较,折簇上簇的蚕儿营茧速度比方格簇上簇的营茧速度慢3小时左右,结茧率低2.1%,而死笼率高1.05%。但使用方格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方格簇因多次重复使用,养蚕前要进行彻底消毒,晒干保存待用。消毒一般采  相似文献   

4.
不同簇中处理与不结茧蚕发生的关系陈友良(嵊县蚕种场)目前春用当家品种都具有多丝量、抗湿性差的特点。从蚕种繁育角度看,日系品种容易发生不结茧蚕,皓月较其它日系品种更为明显。在桑叶不成熟,上镶又遇高温多湿的环境,不结茧委就大量发生,严重影响蚕种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养蚕生产中,不结茧蚕时有发生,不仅夏秋蚕期,春蚕期也有发生,然而,引起熟蚕不结茧的原因很多,因此,全面了解不结茧蚕发生原因,根据不同地区养蚕生产实际,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不结茧蚕发生。1不结茧蚕发生原因1.1绢丝腺发育异常1.1.1蚕的遗传因素,导致少数蚕绢丝腺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6.
问:春期蚕生不结茧蚕,在饲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呢? 答:熟蚕上簇后不寻找结茧场所,而沿簇的四周徘徊。其特证是蚕体肥大、环节肿胀膨大呈深黄色。这种状态的蚕称为不结茧蚕。在春蚕期发生的不结茧蚕,大部分是由于绢丝腺异常而引起的。 通常,如果熟蚕体内的丝腺分泌物不排出,蚕就不能化蛹,绢丝腺缢束而不能吐丝的蚕,不断地徘徊,不久便死亡。可以说绢丝腺异常是由于蚕体内激索分泌不平衡引起的,但对于蚕绢丝腺组织出现异常机理的详细情况,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相似文献   

7.
养蚕为了生产蚕茧,用以缫丝、织绸,如果蚕养大了,不会做茧,岂不浪费了人力物力!可是在生产上这种不结茧蚕或多或少常有发生,象今年春蚕就有一些生产单位发生不结茧蚕。那末,为什么会发生不结茧蚕呢?实验证明,除了少数丝腺畸形蚕外,发生不结茧蚕的基本原因是熟蚕的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8.
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笔者调研了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蔟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谈不结茧蚕的发生与防治刘凌(吉安地区蚕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养蚕生产中,常常会遇到蚕在上簇后到处爬行,而不能结茧的现象,不结茧蚕的发生会造成蚕茧生产的严重会济损失。据统计,‘我区因养蚕不结茧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全年总茧量的6%。为了探明我区不结茧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蚕种生产上以及在农村饲养交杂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三眠蚕和不结茧蚕多发的现象,它们或是某些品种较多发生,或是某些地区较多发生,这就说明三眠蚕与不结茧蚕的发生,与品种、交杂种方式以及饲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可注意的是,三眠蚕和不结茧蚕的发生有相互的关系,在三眠蚕多发生的品种和条件下,不结茧也多发生。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76年中秋,龙观公社金星大队采用不同材料做成蜈蚣簇,间隔放置,结茧后,分别从不同簇上采茧作了调查,情况都下: 1.稻草比较粗毛,麦秆比较光滑。对熟蚕上簇后爬行寻觅营茧场所,稻草簇比较容易,熟蚕多趋向稻草蜈蚣簇上,因而出现稻草蜈蚣簇上结茧多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正> 构成蚕茧高产的两个因素,一是结茧头数,二是茧的个体大小,然而蚕结茧头数的多少又重于茧的大小。饲养一定量的蚕种,蚕儿结茧头数多的,产量才高。近年来,农村有部分蚕农在养蚕生产中,出了不少劳力和成本,蚕长大了,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熟蚕在簇具上乱爬,不吐丝结茧和变态,几天后就死掉了,极少数能变成裸蛹;也有的  相似文献   

15.
不结茧蚕与特定的蚕病不同,一直到熟蚕,从外表上看与健康蚕没有什么不同,但上簇之后不能吐丝结茧,所以叫做不吐丝蚕或者不结茧蚕。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疾病、遗传、生理性失调等,现分述如下: (一)因脓病引起不结茧蚕脓病多角体在吐丝口附近的筋肉和神经、气管等处形成、使吐丝机能发生紊乱而  相似文献   

16.
任丽华 《四川蚕业》2003,31(1):43-44
在大面积生产中 ,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蚕儿在饲养期 ,从肉眼观察、生长发育等活动均较正常 ,但是上蔟后 ,出现较多的不结茧蚕。少者为几十头或几百头 ,多者几千头 ,严重的甚至上万头 ,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 ,给蚕农的经济收入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 ,总结出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 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1 1 与蚕品种有关系 :如东肥就有不结茧蚕或吐平板丝的生理特性 ;还有杭七、杭八、新九蚕品种等在蔟中易发生不结茧蚕 ;还有我们常用的春雷在蔟中低温多湿的环境情况下也易发生不结茧蚕。1 …  相似文献   

17.
饲养桑蚕目的是吐丝结茧、缫丝织绸,获取经济效益。生产上常常发生一些熟蚕不吐丝,变成裸蛹,成为不结茧蚕。本文就不结茧蚕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明东  杨斌 《江苏蚕业》2006,28(3):27-27
<正>2005年春蚕期,通盐沿海蚕区的丝茧和种茧生产中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出现的大面积不结茧蚕,对蚕种产量和蚕茧产量、效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面积不结茧蚕,引起了许多技术人员的思考,笔者就蚕种生产过程中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吐丝结茧是蚕的本能,但在现实生产中会出现有些蚕熟后不吐丝,上蔟数天便死亡或吐少量浮丝不结茧的现象。而近年来在养蚕生产中不结茧蚕的现象发生越来越多,给蚕农带来一定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弄清蚕不结茧的原因,才能采取措施进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蔟期部分养蚕农户发生大量不结茧蚕情况的调研,分析了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提出把握治虫节点、科学使用农药、强调划片治虫、变更采叶方法、弃用下部老叶、注重叶面消毒、调整养蚕布局等措施,防范不结茧蚕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