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冻害是指麦苗在0℃以下地温条件下造成的冻伤或冻死现象。河北省小麦田冻害一般发生在小麦越冬期间或早春返青前后。在不同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而北部尤为严重。冻害可损害植物器官并破坏内部生理机能,钝化主动运输系统,严重时可造成死茎、死蘖、死株,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冻害是指麦苗在0℃以下地温条件下造成的冻伤或冻死现象。河北省小麦田冻害一般发生在小麦越冬期间或早春返青前后。在不同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而北部尤为严重。冻害可损害植物器官并破坏内部生理机能,钝化主动运输系统,严重时可造成死茎、死蘖、死株,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因此,  相似文献   

3.
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近年来,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减少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本文对小麦冻害形成原因及御防、补救措施做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4.
周口市小麦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市,河南省夏粮主产区和高产核心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总产40亿kg以上。但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周口市2004~2007年连续三年不同程度的发生冻害,累计冻害面积223.5万亩,严重冻  相似文献   

5.
柘城县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冻害时期和冻害程度不同,减产幅度差异很大,冻害严重的地块基本绝收。一般越冬冻害减产5%~20%,早春冻害减产5%~30%,晚霜冻害减产15%~60%,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技术服务过程中,总结探索了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类型、症状和预防小麦冻害的有效措施,现归纳如下:一、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一)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损失。通过对小麦冬季发生的冻害症状介绍及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和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冻害发生的天气因素是寒潮,即冷空气大规模侵入使温度下降10摄℃以上,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的灾害天气。寒潮发生冻害的程度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27日任城区受到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从3月26日的25℃降到28日的-4.4℃,降温幅度近30℃,致使我区正处于起身拔节期的小麦不同程度地受到晚霜冻害,全区54万亩小麦有25万亩明显受冻,冻害严重的达10.2万亩.根据科委、统计局、农业局等六部门联合测产,全区25万亩受冻小麦平均亩产242.7kg,其中冻害严重的10.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156.6kg,分别比2000年减产132.7kg和218.8kg,减幅分别达35.3%和58.3%.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低温胁迫引起的小麦冻害程度,筛选冻害鉴定指标并建立冻害定量评估模型,为小麦生产科学防控低温冻害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兰考198和半冬性品种郑麦366、丰德存麦21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冻害发生前一周进行灌水(W)和不灌水(D)处理,于雌雄蕊分化期将盆栽小麦移到低温模拟室进...  相似文献   

10.
正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气温较安阳市低1~2℃,特别是春季极易发生倒春寒天气。冻害是林州市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查明冻害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栽培措施预防,减少冻害发生,是夺取小麦高产措施之一。本文就小麦冻害发生机理原因、栽培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阳谷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小麦易发生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气候条件、品种、播种时间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并从选种及播种、加强冬前管理、肥水运筹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冻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介休市曾大范围发生,造成了介休市小麦不同程度减产。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6年这段时间内没有再发生这一灾害,而2007年在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突遇低温,在小麦田间发现介休市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现象。2014年5月3—5日出现了霜冻,此时正值小麦进入孕穗期阶段,致使部分麦田麦穗部分缺少籽粒。根据小麦冻害在介休市发生情况,对介休市小麦冻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6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强冷空气侵袭,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普遍骤降10℃以上,最低温度达到-7℃,致使大部分果树、马铃薯、麦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给果业、小麦、马铃薯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统计:全区果园受灾总面积10366亩,其中苹果8368亩,杂果1998亩,估计经济损失8076万元以上。小麦约有9.23  相似文献   

14.
一、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冻害是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也是制约滑县小麦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重,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生产。虽然小麦的冻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但是也与品种、播期、播量、土壤、耕作质量及水肥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因此,防御冻害总的来说就是使麦苗与生态条件相适应,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以下一些原因和措施:一、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麦冻害已成为我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有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为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针对以往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总结出预防、补救措施。1小麦冻害类型根据小麦冻害出现时间的早晚不同,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冬季冻害是指进入冬季越冬至早春返青期间,由于寒潮降温超出冬小麦抗寒能力而对小麦植株造成的伤害,一般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2月初。据报道,过去的50多年中我国平均每5~7年发生1次较重的冻害。近几年,我国小麦冬季冻害发生次数多、范围广、影响大。2004年12月下旬,受冷空气的影响,全国3000多万亩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麦田近500万亩。2005年12月上中旬,气温骤降,江淮地区小麦遭受冻害。1冬季冻害的成因1.1品种选用不当前几年,受小麦晚播和冬季偏暖的影响,春性品种面积扩大。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小麦冻害发生的概率提高,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小麦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分析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但可以稳定当前小麦生产形势,促进当前农民收入增加,而且有利于保证中国人口粮的安全,防止耕地非粮化。  相似文献   

19.
冻害是北方小麦生产上最严重的灾害,发生频率虽低于干旱,但伤害和减产程度远超过其他各种灾害,1977年和1980年都曾发生数千万麦田受冻,导致全国小麦减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冬季变暖,生产条件改善,大面积毁灭性死苗已很少出现,但冻伤导致成穗减少和粒数下降的现象仍很常见,加上现有推广品种抗寒性普遍降低,冻害危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死苗是指由于低温造成的小麦越冬和早春发生的冻害现象,是小麦生产上常见灾害之一。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达到优质增效的目的,必需保证小麦群体合理,有足够的亩穗数,所以防止小麦死苗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