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灌溉排水试验中涉及的土壤水渗漏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实际观测难点问题,以土壤渗流达西定律为基础,通过耕作土壤的层次结构和渗流特性分析以及结合农业耕作实际状况研究,设计提出了不影响农业耕种条件下,直接观测土壤水渗漏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并系统地介绍了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的设计、组成、制作、安装、工作原理,为土壤水渗漏量与地下水补给量观测仪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观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壤水分自动化测量仪器,其产生的土壤水分自动化观测资料可为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公众提供土壤墒情等决策服务材料,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评估。本文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周边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站址迁移等问题导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提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观测仪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土壤水分自动化测量仪器。它产生的土壤水分自动化观测资料可用于向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和公众提供土壤墒情等决策服务材料,指导农业生产和灾害评估。本文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周边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站址迁移等问题导致自动土壤水分数据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B/S架构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连续监测土壤墒情变化,提高农业气象灾害应急观测能力,宿迁市气象局从2009年开始进行土壤水分观测仪的建设试点工作,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实时浏览、图表、色斑图等多种查询方式,查询各站点各时段土壤水分变化、分布情况,更好地发挥了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应用价值,可为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渗漏问题是大坝特别是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渗漏量和渗漏位置的检测确定又是渗漏处理的关键。文章结合大库斯台水库大坝渗漏处理中的声纳渗流探测技术应用情况,介绍了声纳渗流探测技术的原理、布置方式和位置,并通过加固前后的监测数据对比,总结了声纳渗流探测技术在土石坝中应用的有效性和检测孔布置经验,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声纳渗流探测技术应用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证实秋季深松制度是否适于农业生产和对农作物的产量是否有保证,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从春季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化冻情况、玉米地上部分与地下根部发育情况、玉米产量等方面来探究此种耕作方式所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深松耕作方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又较浅耕具有显著的增产幅度,是可大力推广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生产中,地上是作物栽培,地下是土壤耕作,二者应该并重,相辅相成,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上调控作物植株,地下是调控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根系双重活体。土壤是作物生活的基质,它不仅给作物以物理支持,而且提供作物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土壤耕作就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松、净、平、暖、肥的土壤环境。土壤耕作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在不同的时间、气候、土壤、作物环境里实施同一耕作措施,其效果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因此,正确运用耕作措施,以达到耕作质量高、工效高、成本低,就成为必须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根据作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土壤耕层为作物提供水、肥、气热以及配合有关农业技术的需要都没达到土壤耕作目标的要求归纳起来,土壤耕作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灌溉量对于温室大棚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地下漫灌的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温室大棚内耕作土壤水分迁移的特征影响。实验采用土壤类型为普通褐土,设置了20L、40L、60L 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实验样地进行漫灌。结果表明:水分在土壤中同时存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而且垂直方向上迁移速度明显大于水平方向;随着灌溉量的增大,灌溉样地各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和变化幅度也随之增大;浅层经过耕作的土壤水分变动幅度相较深层未耕作的土壤来说变动幅度会更大。科学调控大棚灌溉量对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定期校准需要中断该设备正常连续观测时间以及设备送检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和运输风险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现场校准方法.首先,分析了水分分布对铜环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数据的影响;其次,设计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不同距离、同等水分条件下的电信号变化试验;最后,建立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电场中水分分布对观测数据的影响模型,得到了水分分布与电场中心的距离和电信号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在距离传感器外缘45 mm处,直径和高度均为10 mm的圆柱形水体的权重为0.015,能满足铜环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分辨力0.02的要求,验证了便携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土壤水分观测仪使用手册》资料,总结、分析了土壤水分状况是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各层中数量的变化以及土壤和其他自然体的水分交换现象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无测积手持型GPS面积测量及其精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SP24型手持GPS为例,探讨无测积功能GPS测定面积的方法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坐标转换程序,结合解析法求算面积的方法是解决无测积功能GPS测量面积的理想方法.在重复观测的条件下,手持GPS测量面积的相对误差可以达到2.0,基本满足林业生产中测量面积的精度要求.同时,结果还表明,利用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照,进行GPS面积测量精度的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检验GPS测量面积精度的方法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的通用型电子测控仪表,经电路改进后研制成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替代传统的水银柱、红汞柱、煤油柱玻璃棒温度计和机械感应式温度计等测温装置,用于甜樱桃栽培大棚和温室的棚温遥测,取得预期效果。与传统的测温方式相比,避免了频繁进出大棚观看温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棚温测控精度,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雪天气,也能及时准确地观测棚温,适于甜樱桃设施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水分仪是根据水土流失遥测预报科研项目的要求而制成的。为了遥测土壤水分,以含水土壤块作为电介质,测取土壤的水分——电容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土壤的电容量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加,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少。仪器的传感器埋设于土壤中,它具有三个电极和间接的极间介质。相应地,它的测量电路采用具有三个输入端的变压器电桥,从而免除了电极边缘和外界干扰的影响。土壤水分的计量及其温差的补偿是在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电路的运算,便可以在仪表上直接读出土壤含水量的百分值;也可以通过模——数转换而实现打印记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姜堰市为例,初步开发出了功能全面、内容丰富、现势性强、图形生产力高的基于VB 6.0和MapObjects 2.3的县域水稻精确栽培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该系统涵盖了基本苗精确定量、精确施氮、精确灌溉、精确测产及气象数据库、智能学习等内容.该系统还具有电子地图浏览导航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查询功能.经初步试用,系统的功能可用性、功能可靠性、易用性较强.用户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够灵敏地感知管道任意位置泄漏导致的局部温度变化,但是海量监测数据却具有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特征,难以直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泄漏诊断。在统计模式识别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离群值分析的时-空大数据分析方法,仅利用分布式温度监测数据的内秉特征即可实现管道泄漏的智能化识别,确定了滑动窗口长度和异常状态诊断窗口长度的取值方法,并且进行了原型保温钢管泄漏监测的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在管道完好的状态下,该方法不会发生误报警的情况,而管道一旦发生泄漏,该方法能够快速识别管道泄漏事件,并对泄漏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该方法是一种无监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方法,在埋地管道泄漏监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在田间采用埋入和覆盖尼龙袋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是否种植玉米)、利用方式(埋入土壤、覆盖在地表)和使用量(200 g/袋、250 g/袋)下绿肥腐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绿肥的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绿肥埋深10 cm比覆盖在地表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田间翻埋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速率几乎不受翻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S模块的便携式农田面积测量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定位系统在精细农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GPS的定位功能,研制了农田面积快速测量仪.测量仪由低成本的GPS模块、单片机数据采集板、键盘及LCD显示等组成.给出了GPS定位信息的获取技术,多边形农田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仪软硬件的设计原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测量仪能够快速测量任意形状农田的面积,相对测量误差小于2%,并且农田面积愈大,测量的相对精度愈高.  相似文献   

18.
胡桃楸是我国北方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营造胡桃楸“果材”兼用林可以增加国营林场、乡村林场经济效益。本文根据黑龙江地区胡桃楸育苗和造林的生产实践,提出了适宜寒地生产的胡桃楸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果树栽培是涉农专业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是我国中职教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文以葡萄栽培教学为例,探讨实践教学法在果树栽培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番茄渗灌多孔管埋深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渗灌管的埋深是渗灌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本试验以6kPa和40kPa分别作为保护地渗灌的灌水上限和灌水下限,以土壤水分张力计读数控制灌水起始点,研究了不同的多孔管埋深(分别为20、30、40cm)对保护地土壤水分状况和温度状况等土壤环境条件以及番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外观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埋深20cm和40cm相比,渗灌多孔管埋深为30cm时,番茄生长的根区土壤水分含量适中,土壤温度在白天上升较快,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番茄干物质积累较多,生长发育较好,有利于提高番茄产量、外观品质和分利用率,有利于田间耕作管理。这一技术参数最适宜于塑料大棚番茄栽培应用,相应的灌水周期为8d左右,每次灌水量为225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