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山县地处石家庄西部山区,果园地面积2000hm2,集中分布在山丘区,2010年进行了果园地地力调查,初步摸清了果园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为山地果园科学施肥提质增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1果园地土壤有机质现状平山县果园苹果树90%定植在山地褐土上。据2010年果园地地力调查取样测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果园地0~5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2.58g/kg,变幅为7.5~19.1g/kg。按照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3.
园艺地布覆盖是在果园行间铺设地布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在我国果园生产管理中应用起步较晚,缺乏研究。果树行间覆盖园艺地布具有保持土壤湿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果实产量、保持水土、减少氮素流失等重要作用。比较目前常见的果园行间管理方式与园艺地布覆盖的优缺点,分析投资成本,指出园艺地布覆盖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现代果园中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借助GIS、GPS、RS技术进行野外调查采样,获得地力评价相关属性信息,综合运用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和模型对条山农场果园地力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果园一等地为412.3 hm2,占农场果园面积的37.72%;二等地为585.83 hm2,占农场果园面积的53.60%;三等地面积为94.78 hm2,占农场果园面积的8.67%。  相似文献   

5.
平山县位于石家庄西部山区,幅员2648km2,果园面积2000hm2,占耕地面积的6.64%,集中分布在山丘区,2010年进行了果园地地力调查,初步摸清了果园地土壤肥力状况,以期为果园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园艺地布是一种覆盖铺设在果园行间当作一种覆盖物的果园管理办法。这种关于果园行间管理的应用发展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较晚,而且在较长时间没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果树行间覆盖园艺地布的技术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对果园的整个水土环境以及肥料的利用效益都有所提高。本文将重点对园艺地布在现代果园行间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技术,加之受传统大田耕作"除草务尽"、"与果争肥水"等思想影响,果园生草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实施清耕的果园面积仍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本研究结合现阶段中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课题组在果园生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果园小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发育方面综述了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果园生草的管理策略,为适地推进果园生草栽培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杨凌区果园土壤重金属Cd、Cr、Pb、Hg、As累积现状与污染风险,对区内1~11号果园土壤0~60 cm土壤进行采样调查。区内果园土壤Cd、Pb、Hg、As出现累积。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三种方法对累积元素进行风险评价。潜在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Cd潜在风险最为严重的是11号果园,Hg和As潜在风险最为严重果园均为9号果园。污染负荷指数法结果表明,4号和9号果园土壤为强污染,杨凌区果园土壤总体为中等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表明,Pb是果园土壤最容易出现污染元素,其次为Hg和Cd,As不存在污染。  相似文献   

9.
一、猕猴桃果园的选择 准备养鸡的果园应选择地面平整、日照时间长、敌害较少的平坦地果园。由于猕猴桃属藤蔓植物,一般果园都设有人工棚架,以选择单主干上架的3~5年树龄、棚架高度在2米以上、树冠稍为稀疏的果园为佳。果园应远离工厂、村庄及主干道,环境安静,这样可以减少病害,避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山西省果园土壤养分调查技术规程,对晋中市果园开展了大范围的土壤养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果园测土施肥试验,针对性地总结了丘陵果园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山西省果园土壤养分调查技术规程,对晋中市果园开展了大范围的土壤养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果园测土施肥试验,针对性地总结了丘陵果园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生草果园的调查研究,阐述了生草免耕果园金龟子的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立足长远推广果园生草技术,可减轻病虫害发生,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已有果园面积39.7万亩,其中幼龄果园面积19.8万亩,占49.8%,而果园中山地果园面积占的比例相当大,这些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培肥果园地力,我市引进圆叶决明、印度豇豆、柱花草三种绿肥进行果园套种示范栽培,现将这三种绿肥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上5种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解N表现为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果园;全N表现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农地>人工草地>果园;速效P为果园>农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速效K为天然草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有机质表现为天然草地=农地>灌木林地>人工草地>果园;阳离子交换量(CEC)为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不同利用方式间pH差异不大。2不同种植年限的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上土样间变异性较大,农地次之,而果园各土样间变异性不大。3在垂直剖面上,灌木林地的碱解N、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均为表层高于下层,而速效P、全N及CEC为表层低于下层;天然草地的所有养分含量除速效氮及全氮外,其他均为表层高于下层,但上下变化不剧烈;农地和人工草地主要养分含量及CEC表层高于下层;果园的CEC为表层低于下层,其他指标则为表层高于下层。4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为同类地区最佳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进行果园综合开发的门路很多,可以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果农不妨一试。1、养猪禽在果园养猪或其他畜禽可以:①充分利用果园夏秋季看果的人力和果园空闲的地,一般3300平方米(约5亩)的果园,只要占据15平方米的空间,就能饲养10头以上的肥猪;②果园养猪、禽可以直接将粪肥施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对于不同的用地类型.灌木林地及天然草地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而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形成的团聚体颗粒粒径较小。土壤微团聚体:灌木林地和草地土壤1-0.01mm微团聚体含量较高,果园偏低:灌木林地和草地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果园表层土壤的微结构水稳性最差,灌木林地和人工草地最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机械化施肥技术在果园种植业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果园种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传统的人工种植果园技术相比,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在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当前果园种植业的实际需求。本文结合秦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当前果园机械化施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果园的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钦州市有着丰富的荔枝果园资源饲养三黄鸡,为了确保钦州市荔枝果园三黄鸡的健康、快速发展,开展荔枝果园三黄鸡主要疫病防控规范达标示范创建研究。文章以开展“造林-养鸡-鸡粪肥土-促进荔枝果园地土质”种养模式的实践结果为依据,分析钦州市荔枝果园三黄鸡养殖现状及常见疫病的防控及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建立荔枝果园三黄鸡主要疫病防控规范达标示范场的主要措施:制定与应用实施荔枝果园养鸡主要疫病的免疫、消毒、监测程序,以确保荔枝果园规模养鸡场主要疫病防控规范达标,提高荔枝果园三黄鸡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经过对辽西北寒冷半干旱地区果园防护林效应的调查,结果显示,果园防护林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强的降低风速、调解温湿度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果园防护林的结构及树种的选择规划、栽植等一系列营造技术,为辽西北半干旱地果园防护林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果树生长。全县2000hm:果园,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64%,多集中分布在丘陵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所产果品色泽鲜、风味好、硬度大、甜度高、耐贮存。为摸清果园地土壤肥力现状,2010年对果园地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取样监测,以期为果园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