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农机农艺的融合已成为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机农艺内涵和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实质性发展,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稻机械直播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农机部门以推广直播机作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突破口,大力推广和发展机械直播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农机和农艺紧密配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环节中的栽植"瓶颈"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3.
麦秸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是水稻持续增产的基本方向,笔者分析了近年来麦秸还田及机插水稻相关实验与实践经验,集成了适合赣榆区的麦秸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高产优质水稻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核心技术是水稻钵体育苗技术与机械插秧的完美结合,也是农艺和农机科学有机的相结合,更是水稻育秧技术、机插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根本上实现水稻机插省工、节本、高产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广大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2014年在尚志市河东乡南兴水稻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实  相似文献   

5.
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栽培模式,是将农机与农艺完美结合,将农机、农艺、水利、气象等多方面先进技术的有效集成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与质量,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我市水稻生产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指的是:旱育壮秧规范化、全程生产机械化、产品品质优质化、本田管理技术进行强化管理。旱育壮秧规范化技术要点是实施集中大棚钵盘育秧、秋作高床、调酸消毒、盐选浸种、催芽精播、严格温度、水肥调控、除草防病、培育壮秧。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要点是实现播种、本田整地、插秧、收获等实现全程机械化。产品品质优质化技术要点是以优质品种为前提,以栽培模式化、技术规范化、种质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全程机械化、加工标准化为保证,生产出符合国家优质粳稻三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稻米。本田管理技术进行强化管理的要点是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结合化学除草、病虫害的防治,促进水稻早发、稳长。  相似文献   

6.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铁岭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程度还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机与农艺配合不协调,缺少高标准水稻秧苗,同时也受到农民素质较低、农情复杂、经济基础薄弱、水稻生产环节多、作业工时长及现有机具价格昂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尤其是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上述制约水稻机械化的难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水稻全程机械化在铁岭地区会得到普及推广。一、水稻工厂化育苗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东港市是辽宁省重点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优质水稻40万t。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但可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强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和增加粮食单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1东港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形势1.1水稻插秧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农机、农艺技术的进一步融合,适合机插秧的育  相似文献   

9.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既包括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又包括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只有把机械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浦口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开展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水稻规模生产标准化与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整体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以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标准化、轻简化和全程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浦口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开展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建立水稻规模生产标准化与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整体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以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标准化、轻简化和全程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油菜新品种“沪油17”全程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来对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农艺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笔者筛选出适宜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沪油17",形成了"沪油17"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水稻插秧是水稻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重点与难点,所谓插秧机械化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水稻插秧,包括了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适宜的整地技术和符合机插水稻生育特性的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等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系统工程,需要将农机技术及其作业的工艺流程、农艺技术及其操作规范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棉花种植农艺和棉花种植机械发展,特别是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各主产区积极探索其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总结出了多种农机农艺结合的全程机械化模式。该文在总结主要棉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和生产获得的资料,研究总结了黄河流域棉区农艺农机有效融合作业流程,提出了各生产环节的农艺要求、可供选择的作业机具以及作业质量标准要求,以期较合理有效地匹配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稳步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化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宾阳县有着长期种植优质常规稻的传统习惯,而且地势平坦,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宾阳县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年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却也接踵而至。本文针对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出现的农机农艺融合问题,通过对工厂化育秧、机插秧及配套栽培技术实践经验,总结了宾阳县优质常规稻机械化种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们所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较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如何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将农艺和农机完全的融合起来,让水稻机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水稻标准化技术的水平,从而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们所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较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如何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将农艺和农机完全的融合起来,让水稻机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水稻标准化技术的水平,从而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叶类蔬菜生产过程中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围绕江苏地区叶类蔬菜种植关键环节农艺特点进行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选型。并根据叶类蔬菜生产各环节农艺要求,提升设施建设标准,优选农业机具配置,形成农艺与农机有机融合的叶菜设施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叶菜类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精细化作业,进而构建设施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肥东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肥东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因素,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肥东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