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香菇渣为主要原料,并添加玉米淀粉和麸皮,将其混合后,再接种一定量的产朊假丝酵母和纤维单胞菌进行发酵.通过对玉米粉添加量、麸皮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菇渣最适的发酵工艺为:玉米粉添加量20%,麸皮添加量15%,纤维单胞菌接种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生产活力更高的果胶酶作为饲料添加剂,试验采用可部分取代碳源并含果胶量丰富的柑橘渣作为诱导物,添加到培养基中发酵黑曲霉获得果胶酶,通过比较柑橘渣与麸皮的比例、料液比以及接种量对发酵黑曲霉产果胶酶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值4.5的条件下柑橘渣与麸皮比例为1∶3,料液比为1∶16,接种量为8%时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5)
利用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对菜籽粕进行单菌固态发酵,采用3因素3水平的拉丁方设计,观察接种量、麸皮添加量、发酵时间对发酵菜籽粕中植酸和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是去除植酸的最优菌种,以9%接种量、15%麸皮添加量、发酵48 h效果最好,植酸去除率63.2%;黑曲霉菌为去除单宁的最优菌种,以9%接种量、10%麸皮添加量、发酵48 h效果最好,单宁去除率77.3%。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茶叶渣,选择玉米皮、麸皮、豆粕、菜籽粕、高粱、米糠6种辅料生产发酵饲料,研究不同辅料茶叶渣固体发酵饲料的营养水平,并测定黑曲霉和所选辅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豆粕最适合生产茶叶渣固体发酵饲料,黑曲霉发酵剂与豆粕的最适添加量为1.0%、20%,发酵茶叶渣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钙、磷、茶单宁含量分别为30.60%、11.40%、4.05%、1.03%、0.42%、4.6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玉米芯综合利用的潜力,以固体方式进行黑曲霉和啤酒酵母的发酵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发酵产物营养价值,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在质量分数为80%的玉米芯和20%的麸皮混合物中,加入含(NH4)2SO4质量分数2%,MgSO4.7H2O质量分数0.05%,KH2PO4质量分数0.01%的营养液,初始水分含量为48%,pH值为5.5,接种黑曲霉,接种量为10%,30℃培养48 h后接种啤酒酵母,接种量为10%,黑曲霉培养72 h后添加啤酒糟,添加量为玉米芯量的50%,再发酵72 h,产品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达14.42%和2.29%,净增量分别为10.21和1.50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从31.12%降至23.0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富士苹果为原料制取苹果渣,利用黑曲霉和酵母菌单菌种或混合菌种发酵制备饲料蛋白质.黑曲霉发酵苹果干渣的最优发酵工艺务件是尿素添加量为5%、水料比11、温度30℃、发酵时间5d.黑曲霉和酵母菌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优条件是自然pH下,浆料比为1.31、黑曲霉接种量为2%、装料量25 g.无论是单菌种还是混合菌种发酵,饲料蛋白质含量均在30%以上,混合发酵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渣固态发酵制作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为主要原料,以黑曲霉、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对马铃薯薯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灭菌与不灭菌的发酵方式,确定了采用灭菌的方式,分阶段混菌发酵的最佳配比,黑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为1:1:1,接种量15%(w/w),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组成与配比为薯渣85%(w/w)、麸皮15%(w/w),以薯渣和麸皮为基础,添加磷酸二氢钾0.6%(w/w)、尿素1.5%(w/w)、硫酸铵1.5%(w/w)、硫酸镁0.05%(w/w)。测定结果表明,发酵产品中粗蛋白含量较发酵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三菌种二次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启美  何佳  张先进 《饲料研究》2002,(7):32-33,28
对利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进行2次发酵生产酱渣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发酵酱渣的培养条件:培养基不灭菌,第1次发酵培养基PH值为5,接种量10%。第2次发酵添加等量酱渣,1.5%尿素,15%麸皮,发酵时间30h ,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达到39.8%,小试和中试分别达到39.3%和37.2%,粗纤维含量比原料本身下降了33.8%。  相似文献   

9.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在室温条件下(温度不定)通过单因素筛选出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添加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的最佳发酵条件:氮源为尿素,添加量3%,接种量2%,稻草麸皮比7:3,营养液添加量150%,初始pH值3.0,发酵时间72 h,此时,羟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30132为材料,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温度对该菌株产植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30132的最适发酵温度为28℃,产酶pH值为5,最佳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以8%麸皮为碳源、0.5%硫酸铵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发酵3d后发酵液中植酸酶活力高达35.5U/ml。  相似文献   

11.
苹果渣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黑曲霉为菌种 ,通过单因素试验 ,获得了苹果渣发酵的适宜工艺条件 ;尿素添加量为 7% ,料水比 1∶1,温度 30℃ ,发酵时间 5d ,接种量 1% ,pH自然。在已确定的工艺条件的基础上 ,进行了工业化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发酵料层厚度为 5mm ,动力通风时 ,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达到 14 .0 9% ,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对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大豆皮和菜籽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黑曲霉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温度、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对黑曲霉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黑曲霉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为指标,探究乳酸杆菌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对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0∶2.8 g/mL,发酵时间60 h,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2∶1,接种量5×107 CFU/g。乳酸杆菌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5×106 CFU/g,尿素添加量1.0%。经黑曲霉和乳酸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和单宁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可提高大豆皮和菜籽饼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废菌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废菌渣为主要原料,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两菌株进行混合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为废菌渣与麸皮的比例>培养时间>氮源>水料比;混茵固态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废茵渣80%:麸皮20%,硝酸铵2%.尿素1%,KH2PO4 2%,MgSO4·7H2O 1%,水料比为2.5:1,pH为4,接种量为20%,培养时间为120 h时,此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由发酵前的9.61%提高到23.28%.  相似文献   

14.
柑桔皮渣发酵高蛋白饲料菌种筛选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桔皮渣为原料,研究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菌种、辅料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的产品粗蛋白含量优于单一菌种发酵,添加氮源的产品粗蛋白含量比不添加氮源的高;当黑曲霉、米曲霉和扣囊腹膜胞酵母的混合比例为2∶3∶1,培养基中柑桔皮渣85 %,麸皮15 %,含水率达70 %,接种量为0.4 mL/g,自然pH,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 d时,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可从10.37 %提高到34.40 %.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玉米皮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与酿酒酵母的混合固态培养进行了研究。以蛋白酶、纤维素酶、活菌数为主要考察指标,优化得出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尿素添加量0.5%(P0.05)、含水量60%、麸皮添加量15%(P0.05)、黑曲霉接种量20%、培养天数7 d;混菌培养接种比(黑曲霉∶酿酒酵母)为3∶1,混菌共培养1 d。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的酶活为622.11 U/g,蛋白酶的酶活为606.55 U/g,每克发酵物含益生活菌总数超过百亿。  相似文献   

16.
混菌发酵生产柚皮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以柚皮为原料进行单菌和混菌发酵生产柚皮菌体蛋白饲料条件的研究。讨论了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风量、菌种比例、含水量、添加物等条件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混菌发酵的实验效果比单菌发酵的效果好。混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比例(酵母菌:黑曲霉)为3:1,总接种量为12%,添加10%的麸皮于30℃环境下培养48h,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28.78%,是发酵原料的6~7倍,发酵产物色泽淡黄,酒香味,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麸皮为辅料,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对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种配比、玉米秸秆和麸皮的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分含量等条件的研究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种配比1:1、玉米秸秆与麸皮配比4:1、接种量8%、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96h、含水量45%为最佳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粗蛋白的含量由5.62%提高到了25.67%。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的效果,试验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和25%发酵木薯渣,在特种野猪生长肥育后期饲喂45 d。结果表明:以添加发酵木薯渣20%分别代替7%麸皮、5.5%花生壳、0.5%鱼粉和7%豆粕的效果最佳,生长肥育期特种野猪的日增重最明显,经济效益最显著。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是可行的,以添加量占日粮2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的效果,试验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和25%发酵木薯渣,在特种野猪生长肥育后期饲喂45 d。结果表明:以添加发酵木薯渣20%分别代替7%麸皮、5.5%花生壳、0.5%鱼粉和7%豆粕的效果最佳,生长肥育期特种野猪的日增重最明显,经济效益最显著。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发酵木薯渣代替部分麸皮、花生壳、鱼粉和豆粕饲养特种野猪是可行的,以添加量占日粮2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柑橘皮的营养价值,试验以粗蛋白提高幅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探讨黑曲霉发酵柑橘皮的最适宜发酵时间、接种比例、底物组合以及水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当底物红薯与柑橘皮添加比例为1∶1,加水10 mL,接种10%的黑曲霉孢子悬液,发酵第4天时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最高(8.23%),较发酵前提高了41.17%;发酵产物的粗脂肪含量从1.71%提高到2.13%,提高了24.56%。说明通过黑曲霉固态发酵可以增加柑橘皮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