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农业信息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3项指标测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19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测度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结果表明,19个县域单元中9个县域单元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99%置信水平的显著性。寒亭、寿光和广饶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滨城、惠民、无棣和阳信4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以上7个县域单元揭示了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相似性。垦利和邹平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他10个县域单元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类型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波拉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体系,据此,采用1998-2008年有关信息化的指标数据对我国1989-2008年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近几年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甄苗  胡扬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13-10514,10521
以信息化水平测度为切入点,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的已有结果进行了梳理.首先考察了国内外信息化测度理论与评价方法,接着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实证研究中选取的方法、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突破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在后续研究中将从政府投入产出和农民满意度两个方面,选取DEA-Tobit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研究指标及影响因素,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琳  赵一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54+9177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农业信息化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5个地级市农业信息化效率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余8个地级市农业信息化效率尚有改进空间,说明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效率较高,但未能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面测度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1年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为0.398,总体仍然偏低。(2) 2010—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22%;从空间差异看,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3)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在1%、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具有正向影响。【结论 】(1)抓住数字乡村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2)打破信息壁垒,持续缩小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研究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毒义以及其测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探索性的构建出指标体系框架,采用专家打分法设置权重并介绍测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步骤。该测度方法与模型可应用于综合分析各地区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信息传播理论和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作为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简明性相结合,规范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和《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并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获取途径及测度的复杂程度,将我国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置为6大类,21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度农业科技化水平的常用方法是朱希刚等提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模型。用该模型对2001-2005年上海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并通过与国际国内农业化科技水平的比较认为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范围看来已经走在农业科技化的前沿,接近发达国家的低值,但仍有一定的差距,由此提出加强科技化进步速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促进智慧农业建设。[方法]采用信息化指数法建立了含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建立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结果]2013—2018年,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基期相比增幅分别达到118.90%和204.82%;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计算所得一级指标权重大小均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经济基础>农业信息化人才>农业信息基础设施;贡献率最高的二级指标为人均电信业务总量,加权指数分别为0.139 852、0.232 925;其次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加权指数分别为0.075 609、0.070 845;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计算机拥有数、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比重这两个要素的贡献率相对较小;电视覆盖率的贡献率最低,其所占权重分别为0.001 645、0.000 014。[结论]近年来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良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经济基础优势突出,但农业信息化人才与基础设施制约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对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的地位进行定量分析,采用DEA(数据包络法)对农业信息化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中的效率进行测度。基于DEA的农业信息化数据,通过DMU(决策单元)对农业信息化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出吉林省10个县(市、区)在农业信息化的使用中,对农业产出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差异,并提出要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合理建设和使用,促进吉林省农业产业产出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标准化是数字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对农业信息标准化的涵义和中国农业信息管理和使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开展数字农业信息标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作物生产信息表达标准研究进展:围绕作物生产需要,通过提取土壤、农业气象、作物生育规律和生产管理的术语体系和基础数据元目录,用专业名词术语和标准数据元来描述和量化作物生产研究对象与管理行为,提出了规范化的信息获取方法,建立了标准化的信息表达方法和存储交换格式,明确了数据的值域和应用范围,从而实现了农业信息在在语义上、标准上和内容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网络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不断增强农业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提高信息网络应用能力,是加快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河北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现代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阐述了推进农业信息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山西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山西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支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服务模式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对云南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分析了云南省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认为云南省下一步应开展以下五方面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农民信息素质提升、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以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还处在网上农业商务信息服务发展的初期.与国外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电子商务领域的成熟度比较高,应用发展比较快.当前,通过分析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特点和经验,从而得到一些对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只有规模化的农业才能形成对农业信息的有效需求,才能成为农业信息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合理化体系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营销体系。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产品营销管理机构不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差、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滞后、农产品品牌优势没有形成和信息网络建设薄弱等等,因此,急需构建现代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具体对策:完善农产品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信息化战略服务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战略服务体系是改变我国农业信息发展现状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农业管理体制、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三个方面出发 ,提出了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战略服务体系的一些举措 ,对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战略服务体系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农情报告制度,是近代中国的一项新兴事业,但发展迅速,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农业统计,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农业统计的主要来源。中央农业实验所接办后,农情报告事业建章立制,获得长足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了专门的农情报告机关,全国农情报告员网络基本形成,农情报告员的选聘从任意走向规范,农情报告工作程序标准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农情报告制度不仅为民国时期农业改良、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为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农情信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得以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