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水产科研人员曾对该病进行了病原方面的研究.未分离到病原微生物,证明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鱼类应激通过降低摄食量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生理变化.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了鱼类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养殖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汪开毓  耿毅  钟妮娜 《淡水渔业》2000,30(11):28-3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 ,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 ,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 ,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表现是 :当养殖鱼受到应激因子 (如 :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 )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病因复杂 ,防治困难 ,我们曾对该病进行了病原方面的研究 ,未分离到病原微生物 ,证明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其病因学和病理学均不清楚 ,因此对其深入研究显得非常重要。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应激,其英文含义是紧张或压力、应力等。应激反应是动物机体应付任何内外刺激时机体的特异性反应,即是机体受到内外非特异的有害因子的刺激时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机体在生理范围内能够适应的正  相似文献   

4.
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承受各种各样的应激:病原微生物、药物刺激、极端天气、恶化的水环境、机械损伤等都是应激的重要来源。气温过高可使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地处亚热带的华南地区,夏季天气炎热,水温可高达35℃。当温度升高,超过水产动物所能承受的上限温度时,鱼虾就会对热的刺激产生反应,动物对高温的这种不适反应称为热应激。  相似文献   

5.
应激是指动物为克服环境和管理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和行为上所作出反应的过程,目的在于克服应激因子的危害性,以保持体内平衡,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适应机制和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但应激刺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就会逐渐失去应付能力,从而出现衰竭现象,陷入病理状态,以至降低生产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对家畜的应激能力进行调控,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1养猪生产中的常见应激凡能引起机体出现全身适应综合症(GAS)的刺激我们均把它称做“应激原”或“应激因子”,应激对动物…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鱼》2004,(6):73-73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7.
韩杰 《海鲜世界》2007,(2):32-33
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动物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过大、水质污染、气候突变、药物刺激、长途运输、饲料营养不当等.轻度应激会对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严重的可导致其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孙展兵 《畜禽业》2006,(5):39-40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一些对猪群产生刺激并影响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因素(如:营养、环境、管理及疾病等)统称为应激因子,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应激因子也目趋增多,动物受应激因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肉质下降、急性肠胃疾病及咬尾症等.发生咬尾症的猪群,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  相似文献   

9.
正鱼类应激性疾病是鱼类为了抵御对其产生危害的应激因子而产生的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生理反应。危害鱼类的应激因子主要有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子突变(如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水温突变、气候突变、气压突变等)、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以及高密度、起网、分池、运输等。应激因子超过鱼类耐受程度时,就会发生应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郑秋锋 《畜禽业》2004,(1):53-53
应激是机体对各种非常刺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的各种环境因素统称为应激源。动物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可引起动物对待特定刺激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会导致机体内平衡破坏,产生疾病或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及抗应激新产品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水产养殖过程中,鱼虾蟹等养殖对象难免要面临着越来越多应激因素的刺激影响,如水质污染、气候冷热突变、长途运输等等,这些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不但能直接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严重的可导致鱼虾蟹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患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养殖鱼类是在狭窄的范围内进行高密度的饲育,其应激(stress)反映状态比在自然界生活时还强。所谓“应激反应”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歇利尔教授最早提出,将(鱼类)体内产生应激反应即促其变化的因素称为“应激因子”,这种变化则定义为“应激反应”。形成“应激因子”的因素归纳起来有:水温变化;溶解氧量;氨浓度;酸碱度PH值;饲育密度;水质污染;换水率;选别时的处理。 当鱼类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时,副肾皮质肥大,同时从中分泌大量副肾皮质刺激激素(ACTH)。这种激素内含儿茶酚胺和皮质类固醇。最近赤崎正人测得鱼类受各种应激因子刺激时血液中皮质醇的浓度变化(图1)。当该激素作用于生物体时,以钙为主的各种矿物质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猪应激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春彩 《畜禽业》2005,(10):29-29
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高密度饲养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养猪生产,然而,高密度饲养往往加大猪的应激,导致出现猪应激综合征,给养猪户及屠宰户带来不少的损失。猪应激综合征是一种非病原引起的症状,指猪遭受外界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死亡或屠宰后的猪肉,表现为苍白、柔软及水分渗出等特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色氨酸对应激诱导鱼类皮质醇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江  周小秋 《水产科学》2007,26(7):420-422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而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养殖条件日益恶化,水产养殖动物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其疾病抵抗能力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因此,研究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反应及其作用机制,寻找消除或缓解应激影响的途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畜禽业》2006,(4):14-17
随着动物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激,由此引起的应激常导致动物机体内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下降,机体免疫力减弱.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引起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猪应激综合症是猪受到许多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应激敏感综合征(porcinestresssyn-drome,简称PSS)。以良种猪、瘦肉型、长速快的猪多发生,而当地土种猪发生少。猪  相似文献   

17.
<正>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不良因素的刺激,如水质污染、气候忽冷忽热、惊吓、拉网、运输、饵料营养不良、饲养不当、有害物的侵袭等,这些应激反应容易导致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导致鱼虾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减少或消除养殖鱼虾的应激因素,除了实行科学喂养管理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饵料中添加有关抗应激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镜、电镜技术,比较了正常状态和受到细菌刺激后杂色鲍血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状态下的杂色鲍血细胞分为三种类型: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小细胞;杂色鲍血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功能,对外界刺激敏感;受到细菌刺激后杂色鲍的血细胞在结构和形态上均发生显著的变化。并推测,颗粒细胞的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类和抗菌肽等免疫因子,发挥主要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争斗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动物社会行为,在各种水生动物中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水生动物育苗与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应激行为是生物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有害因子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争斗和应激行为主要受食物资源、种群年龄结构、环境熟悉度和养殖密度、亲缘识别能力和神经递质等因素的影响。应激所产生的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其调控通路中,神经递质分子的合成与分解受特定的基因调控,如单胺氧化酶基因、色氨酸羟化酶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等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争斗与应激行为的表现、形成机制,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水生动物争斗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在水产养殖中减少因争斗与应激行为造成的个体伤亡,有效提高经济类水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鲁印国 《畜禽业》2023,(1):27-29
应激对养殖产生危害较大。引发应激的应激原分为外环境性应激原和内环境性应激原2种,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改变都能产生影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激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天气、转群、换料、管理和社群应激等,应激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动物死亡。对此,从上述几种常见应激反应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了养殖过程中避免应激的方法,以及将动物应激反应危害降至最低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