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稠李巢蛾是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结网巢取食嫩芽、嫩叶为害,具有暴食性,短时间内能将整树枝叶食光,近几年成为灌木林及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给林农和果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稠李巢蛾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防治效果好的4种无公害防治措施,为今后防治稠李巢蛾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中社 《农技服务》2010,27(6):734-735
调查发现,陕西秦岭部分地区有稠李巢蛾分布。阐述了陕西秦岭稠李巢蛾分布区的气候特点及自然地理概况,以及该虫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习性。并结合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在陕西省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防治建议。建议采取有力措施,谨防这一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3.
1.在实验室条件下,苏芸金杆菌、腊螟杆菌、杀虫菌粉3号各菌种的悬浮液对于卫茅巢蛾、稠李巢蛾及苹果巢蛾的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2.以苏芸金杆菌对三种巢蛾幼虫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对卫茅巢蛾和稠李巢蛾幼虫经处理后72小时内均有可能达到100%的死亡率,对苹果巢蛾处理后96小时最高可达94.7%的死亡率。3.三种巢蛾幼虫对于苏芸金杆菌的敏感性各有不同,以卫茅巢蛾最为敏感,稠李和苹果巢蛾次之。例如卫茅巢蛾处理后72小时内死亡率可达50—100%,平均为75%,96小时各重复均为100%(表1);稠李巢蛾72小时内死亡率为42—60%,平均为55.5%,120小时始达100%(表1);苹果巢蛾72小时死亡率为41.1—89.4%,平均为60.6%,96小时死亡率的增加并不高(表6)。4.苏芸金杆菌对于巢蛾幼虫不仅有致死作用,也能引起幼虫的忌避作用。处理过的植株幼虫取食量极少,甚至完全不取食,因此也对植株起到保护作用。腊螟杆菌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类似的特点。5.同一菌种对于同种害虫的效果也可能不同,如曾经过虫体复壮的苏芸金杆菌T108-m 较之未经过虫体复壮的T112-a 对卫茅巢蛾老熟幼虫的效果为良(表2)。6.供试菌种对于甘兰夜蛾、粘虫及树莓夜蛾幼虫的效果均不良,可初步认为这些菌种不宜应用于防治夜蛾科的害虫。7.致病细菌的发挥效能以通过害虫消化道而破坏虫体组织为主。接触表皮效果如何尚不能肯定。8.研究中曾注意到病休血液的检查,但病症的表现、发病历程与虫体内部组织学和生理学上变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9.不同浓度菌液、经复壮与未经复壮的菌系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于害虫可能出现的不同作用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1981年作者在五营林区对Yponomeuta属的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uaeus,稠李巢蛾Yponomeuta evonymellus(Linnaeus)和瘤枝卫矛巢蛾Yponomeuta kanaiellus Matsumura进行采集、调查和研究,其中瘤枝卫矛巢蛾是我国的新记录,这三种巢蛾在公园、果园及原始森林林缘以及次生阔叶林内分布十分普遍,并且常常大量发生。因此对他们进行了生活习性和幼期形态特征的观察,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稠李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为稠李色素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超声波技术为辅助,采用浸提法提取稠李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稠李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浸提温度80℃,固液比1∶15 g/m L,浸提时间80 min;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稠李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p H、高温对稠李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结论]稠李色素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性较好,作为天然食用色素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叶稠李引种栽培与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2年11月,从加拿大埃德蒙顿引进紫叶稠李种子500g。经过3a多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长节律及繁殖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叶稠李适应性强,花期长达3个月;种子繁殖、扦插繁殖苗木成活率均在85%以上,其主梢每年有2个生长高峰;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无病虫害,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整个生长季节叶子均为紫色,观赏效果优于乡土树种稠李和山桃稠李,是园林中的优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繁育中心从美国引入北美稠李、紫叶李等彩叶观赏树种。文章从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导率两方面研究北美稠李与紫叶李的抗旱性,试验数据表明北美稠李抗旱性较强,更适合内蒙古地区的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8.
为稠李果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亚油酸体系-硫氰酸铁测定原花青素抗氧化力等方法,研究稠李果实原花青素对 DPPH·、O2-·和·OH 3种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15 mg/mL 的稠李果实原花青素和抗坏血酸均能不同程度抑制亚油酸自氧化,抑制率分别为46.9%和16.9%;稠李果实原花青素对 DPPH·、·OH 和 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7.8%、32.0%和96.5%,抗坏血酸对 DPPH·、· OH 和 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3.0%、27.4%和75.5%。稠李果实原花青素和抗坏血酸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浓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稠李果实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明显强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特克斯县野生欧洲稠李资源,增添城市、乡村园林绿化色彩,本文结合野生欧洲稠李的生物学特性,从苗床整理、插穗准备、育苗管护、移栽、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欧洲稠李拱棚扦插繁育及日常养护方法,供林木种苗育苗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稠李,俗称臭李子,为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花白果黑,春叶早展,秋叶红艳,适应性强,很适宜园林绿化。近年来,随着其变种一紫叶稠李的引种栽培,许多生产单位大量培育稠李苗木,用稠李苗木作砧木来嫁接紫叶稠李。  相似文献   

11.
紫叶稠李因叶片紫红色、树形优美等优点,作为北方彩叶树种之一与其他绿色树种搭配种植,达到园林景观效果。本文通过对精河县紫叶稠李的生长情况、移栽时种植地和苗木的要求、养护管理中水肥、病虫害、修剪等总结说明,以期为精河县及新疆北疆紫叶稠李的移栽和养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紫叶稠李,属蔷薇科稠李属乔木。2003年,新疆林业科学院玛纳斯县平原林场基地从北京江山园林研究所引进栽培。经观察,紫叶稠李叶色独特,季相变化明显,且适应性强,很快在昌吉州地区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2014年,紫叶稠李被自治区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紫叶稠李在昌吉市、吉木萨  相似文献   

13.
李长权  孙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14-14016
[目的]采用溶剂浸提法对稠李果实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等因素对稠李果实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吸光度作为提取率的评价指标,分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溶剂浸提法提取稠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5℃,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90 min,pH为6,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6.8 mg/g。[结论]该研究对稠李在药物、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分别在4、5、6、7、9、10月测定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类胡罗卜素含量,并观测叶色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中紫叶稠李成熟新叶叶绿素a、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比成熟老叶的小;类胡罗卜素含量在幼叶及老叶中稍高,而成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紫叶稠李叶色表现稳定,为典型的夏、秋...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紫叶稠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对紫叶稠李重要种质材料的保存扩繁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紫叶稠李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筛选紫叶稠李快速繁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紫叶稠李试管苗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3 mg·L~(-1) 6-BA+0.1 mg·L~(-1) NAA+30 g·L~(-1)蔗糖+8 g·L~(-1)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IBA+30 g·L~(-1)蔗糖+8 g·L~(-1)琼脂,生根诱导20 d,生根率达90%。将生根的试管苗在室外进行炼苗后,移栽到营养钵中,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山桃稠李种子休眠机理及催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桃稠李种皮的透水性、胚形态后熟及催芽过程中发芽抑制物质的转化过程,探讨了山桃稠李种子休眠机制.结果表明:山桃稠李种皮透水性差,刺破种皮和完整种皮的山桃稠李种子分别吸水32.97%、27.79%,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山桃稠李种子存在明显的胚后熟现象,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层积处理...  相似文献   

17.
紫叶稠李作为引进的一种落叶乔木彩叶树品种,树形优美、叶子在整个生长季节直到落叶时均是紫色,紫叶稠李的适应性强,花期长,具有抗旱耐寒、耐修剪、易移栽、没有病虫害的优点。而且紫叶稠李的观赏效果较山桃、紫叶李等要好,被广泛应用于庭院、小区、行道树、广场等地,是园林彩化美化用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桃稠李在包头地区的生长表现,经过8年的引种试验,观察山桃稠李物候期、生长状况。研究其繁殖、栽培技术,认为通过种子繁殖驯化效果较好。山桃稠李需经过引种驯化,才能在包头地区园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元宝林场营造的6个乡土阔叶树种与长白落叶松混交示范林的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栎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率偏低;白桦、裂叶榆、色木槭、山桃稠李、接骨木等阔叶树种通过人工植苗造林是能够成活且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保存率均能够达到85%以上,尤以白桦、山桃稠李、接骨木表现最好,保存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且生长稳定速生。但白桦、山桃稠李人工造林时均不适宜与落叶松行、带状混交,否则会造成落叶松被压,影响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紫叶稠李引种的低温极限,研究紫叶稠李自然越冬期间生理指标变化与耐寒性的关系,以从加拿大引进的紫叶稠李5a生苗木为材料,从入冬到第二年3月份每半月采集当年生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取离体枝条置于-15,-20,-25,-30,-35,-40℃温度梯度下处理,测定不同低温下枝条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及恢复生长情况,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由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得到的紫叶稠李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6.1℃和-36.3℃;自然越冬状态下,紫叶稠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紫叶稠李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在沈阳地区自然低温下不必施加越冬防寒措施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