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20+322
通过对泰安市大雾的统计,得出泰安市大雾日数的年变化不明显。秋冬季节的大雾日数占全年的7成,大雾的出现和消散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和正午前。泰安市的大雾是较典型的辐射雾。  相似文献   

2.
彭明艳  赵杰  张方方  安迪  伏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70-16271,16376
[目的]探讨徐州市大雾天气的特点及预报方法。[方法]利用1960~2009年徐州地区大雾天气历史资料,对该区大雾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然后介绍大雾天气的预报方法,最后提出大雾的防灾对策。[结果]徐州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大雾,最多的是12月份,占全年的16.4%;6月份最少,占全年的2.2%,且持续时间较短,浓度也不大;冬半年远多于夏半年,10月~次年2月的5个月即占了全年的2/3。大雾的生成时间主要是在后半夜至早晨前后为最多,而午后出现大雾的情况极少,说明徐州市大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纯平流雾较少,而有时也会有平流+辐射混合雾出现。[结论]该研究为徐州市大雾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于涛 《农业灾害研究》2019,(3):71-72,75
选用1971—2015年鄂尔多斯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近45年大雾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5年鄂尔多斯市大雾天气呈现出很大的波动性,20世纪70年代,鄂尔多斯大雾天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到80年代则逐渐上升,从90年代往后增加趋势更为明显,总体鄂尔多斯大雾天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鄂尔多斯市大雾天气主要在夏季末和秋季最为集中,而春季4—5月和夏季初出现大雾天气较少;鄂尔多斯市大雾出现在白天的概率为65.4%,夜间出现频率为34.6%;因鄂尔多斯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得各个区域的大雾分布有较大差异,近45年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区大雾天气出现次数较少,东南部大雾天气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4.
王升国  李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93-494,496
用统计学原理对泰安市所辖的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的大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时间分布特征:全市大雾主要出现在每年1、11和12月,平均雾日分别为2.2、2.9和3.0d;空间分布特征:新泰大雾极差和标准差均最大,分别为57和15d;肥城最小,分别为23和5d。全市年最多雾日142d,最少26d,分别出现在1982年和1995年。一元线性回归法得出全市大雾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8.7d/10a。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气学的原理,通过对泰安市一次大雾气候特征的分析,阐述大雾形成的天气气候条件,对加强大雾预报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1—2011年泰安市极端天气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2011年泰安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概率统计、等值线等方法统计分析该站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极端气象灾害性天气的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暴雨平均每年出现3次,年平均大风日数14 d,年平均雷暴日31 d,年平均冰雹日数1 d,年平均大雾20 d。  相似文献   

7.
李雅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08-15109
根据1979~2009年辽宁气象观测站及即时天气报告和常规气象资料,统计辽宁地区出现的持续大雾,分析其天气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共出现3次持续大雾,出现持续大雾一般都在冬季,前期华北和东北地区出现较强的降水天气过程后,各地气温有明显的回升,925hPa有辐散并存在逆温的形势下产生的,且1000hPa风速小于4~8m/s的形势下,容易出现持续大雾。  相似文献   

8.
利用泰安市1971—2009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总云量、低云量、轻雾和大雾等资料,分析了泰安市近39年来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泰安市日照时数平均减少78h/10年,日照百分率平均减少1.7%/10年。泰安市总云量、低云量和轻雾日数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日照时数的原因之一。而大雾日数与日照时数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息烽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0—2020年期间地面观测资料,对大雾天气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大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气象要素如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息烽县大雾天气年际变化呈现波动性,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为冬季多夏季少,1月出现大雾最多,7月最少,夜间是大雾天气生成的高发期;雾形成时往往湿度较大,当日有降水并出现大雾天气的概率占73%,风速较小时更有利于大雾天气生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雾霾统计14:00法、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35年南充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雾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就季节而言,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从空间分布来看,雾日主要出现在高坪,浓雾和强浓雾主要出现在仪陇,高坪和仪陇两站的雾日数占全市总雾日数的70%以上.低层湿度较大、风力较小、层结比较稳定的天气形势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形成,再加之晴朗少云的夜间辐射冷却(秋冬季)及特殊的地形作用(高坪站沿江的城区地形及仪陇站较高的海拔高度),共同构成了南充大雾天气成因;大雾天气与空气污染有较好的相关性,当连续出现大雾天气时,对应AQI指数和空气污染等级升高.  相似文献   

11.
周翠芳  张广平  杨海山  伍一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42-8244,8283
针对2010年9月30日出现在宁夏北部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不仅要考虑冷却条件、风的条件,更要考虑前期500~700 hPa维持较稳定层结及与稳定度有关的物理量场(如T地面-T850值、θse850-θse500值等)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条件的积累也是影响大雾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彦杰  马琳  闫勇  白学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47-15148,15207
通过乌苏1954~2009年的大雾实测资料,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苏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末至翌年春初,以12月出现最多,1月最少,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和季节分布特征,但年际间大雾日数呈不规律状,虽与全国近10年雾日呈减少的趋势一致,但表现却并不显著。高空均压场和地面气压场形势与大雾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瑞金  李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68-10972,10981
利用2004—2007年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华北平原出现的10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超折射回波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目的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超折射回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太行山对超折射回波分布有明显影响;在0.5°平面位置显示产品上超折射回波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出现在夜间和上午;在大雾天气过程中出现超折射回波表明大雾天气的进一步发展和维持,为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5 年11 月11 日,满洲里出现大雾天气,雾最强时段能见度只有100 米,且持续较长时 间,本文对此次大雾出现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特征,空气湿度,大气层结等方面进 行分析,表明大气的层结稳定,低层逆温层的出现及近地面较强的湿度是造成此次大雾天气的 主要原因,之前本地草原计划烧除也为此次大雾天气提供充分的凝结核,也是造成此次大雾天 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宪彬  辛艳辉  张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31-14534
利用实时资料和统计方法,结合彰武县特殊地形,探讨了彰武县大雾的气候特点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对2009年12月10日彰武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东气流进入彰武西部后由于上坡作用,有利于大雾的生成和加强;当彰武出现大雾时,沈阳吹偏东风的频率为58.0%,而阜新县出现大雾时,偏东风仅为33.8%,可见偏东气流对彰武比对阜新县大雾的生成作用明显,这也是彰武出现大雾次数比阜新县出现大雾次数多的主要原因;500hPa的偏西气流、850hPa高压脊或脊后暖舌以及中低层的暖湿气流、地面为均压场是大雾形成的有利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林中庆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41-242,249
针对2010年2月26日出现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属于平流雾的类型,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移入是造成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在预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度和风的条件,也要考虑前期地面至500 hPa相关的物理量场如逆温层等的变化对大雾天气的指示意义;另外,前期湿度的积累也为大雾的生成和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3年10月21日铁岭地区大雾天气为例,阐述了产生大雾天气的形势背景,分析了出现大雾天气前后大气层结状况、风速变化状况以及水汽条件对形成大雾天气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对这次天气过程的总结分析,对该类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为以后对类似天气进行预报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典型大雾天气个例,对自动站Z文件提取能见度、相对湿度、比湿、风场、湍流通量等物理量气象要素,并结合每一个国家级自动站出现大雾的时间段,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总结归纳本溪地区大雾天气气象要素的量化指标。分析结果在本溪市气象台进行了业务应用,应用效果良好,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经过大量数据的处理级筛选,得到的大雾量化指标,客观具体、一目了然,使得预报员在平时的预报中可以轻易掌握,并不断了解大雾发生的规律,提高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该成果可应用于本溪市大雾预报预警工作,提高新型自动站观测数据在大雾天气中的应用成效,通过统计10 min气象要素数据更加详细认识大雾天气发生特点,为预报员预警大雾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一次连续大雾的天气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娜  陆忠艳  关颖  赵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20-6621,6853
[目的]探讨大雾的形成、持续及消散的原因。[方法]在辽宁省的天气学资料和物理量的基础上,结合2009年11月29日~12月2日发生在辽宁11个地区持续4 d的大雾天气,从天气学形势、要素特征,尤其是大雾发生、维持、消散的天气学条件出发,对此次连续大雾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此次大雾是由于辽宁处于鞍形气压场中,弱冷空气扩散使地面有多处较弱中尺度辐合区,前期气温较高造成积雪融化,伴随辐射降温和西南平流输送作用,出现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同时,由于风速小和上空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潮湿空气的扩散;加之华北地区也出现大雾天气,高空西南气流将华北地区的潮湿空气输送到辽宁上空,更加重辽宁大雾的强度。[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