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排水技术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依赖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耕地进行改造,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重灌轻排的思想。然而本质上盐分并未脱离土壤,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风险,农田排水技术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长期应用农田排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对解放以来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发展及概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出农田排水技术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通过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化的措施与建议,为今后新疆滴灌盐渍区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墒情是农业生产管理最重要的农情信息,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要求,对2011年宁夏不同监测区域及全区的农田土壤墒情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农田土壤墒情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墒情监测和旱情预报工作在未来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受到全球关注,但是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背景下的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分析农田微塑料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微塑料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养分转化、微生物功能的影响,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深入开展微塑料对农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业生产中,农田重金属污染现象日趋加重。为了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采取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并推动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状况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类农田土壤中,在无障碍因素的条件下,其肥力高低、作物产量的多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关系十分密切。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是人们赖以生存之本,而土壤质量检测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农田土壤的检测工作,则需要提高环境监测取样的工作水平.从农田土壤的监测点选择、样品采集、土壤检测取样、采集样品的运送、制备样品、样品的保存等具体过程与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农田土壤质量提供更多的实施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巴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棕色石灰土剖面特征及理化性质,并将其作为石灰岩土类的棕色石灰土亚类从地带性棕壤及黄棕壤中划出。棕色石灰土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化,呈较强的石灰反应;粘粒硅铝率及硅铝铁率高于地带性土壤,其数值主要受土壤发育程度的影响,元素淋失顺序为Fe>Si>Al,明显不同于地带性土壤,矿物组成以水云母及蛭石为主;腐殖质性质及矿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烙印。  相似文献   

8.
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显著,进而制约土壤肥力、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健康。本文综述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制度、耕作模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碳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发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情景下土壤有机碳增速最快,且施肥量与土壤碳库存在阈值效应;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CO2排放通量,磷、钾两种肥料的施用与施用氮肥相比更能降低农田土壤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全球增温潜势;提高有机肥和磷肥的施用比例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丰富度的提高和微生物量碳的积累。种植结构和种植密度均会影响农田土壤的碳储量,种植结构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显著,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模式与传统单一作物种植相比可有效减少农田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轮作与连作相比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效率的提高,可降低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且对微生物活性、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碳源利用情况均有积极影响。最后总结了国际主流碳模型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应用概况,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自大规模农业生产以来,渍涝始终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为此,围绕改善三江平原渍涝农田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农田排水、渗水能力,培肥土壤等方面,从农机耕作的角度出发,研制一种新型机具——鼠道高垄筑台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作业越来越普遍,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农田机械土壤压实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机械多次或大载荷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都会对土壤的各种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压实会使土壤容重增加,机械阻力增大,持水和蓄水能力以及土壤通气性下降,同时影响农作物对化学元素的吸收。因此,土壤压实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农作物的生长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产生土壤压实的原因和土壤压实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土壤压实的有效措施和技术方法,以期减轻农业机具对农田土壤的压实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秸秆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培肥土壤,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农田土壤沙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持续在业的目标和核心,并围绕加速新疆持续农业发展,着重评述发展新一代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土壤肥料科学技术。提出充分发挥土壤资源优势,使土壤资源开发成为高效农业的战略选择;加强农田土壤管理,促进各种大规模综合性技术全面革新和广泛应用;加大高效施肥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施肥水平和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的初步调查与评价,掌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新疆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使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全疆163个农产品产地66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测试结果.[结果]新疆农田土壤6种重金属(Hg、Cd、Pb、As、Cr、Cu)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其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13,变化范围为0.00 ~0.89;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0,变化范围为0.07 ~0.66,均为污染等级划分中的安全等级.[结论]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存在超标的情况,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的优势产地.同时也有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存在潜在污染风险,应注意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隶属于农业发展大国,农田土壤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体现,因此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监测,并立足于实践,优化创新治理措施,是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环节。本文就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及治理措施,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或启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加强重视生态农业的宏观背景下,阐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当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和重金属低富集品种筛选应用、种植结构调整、农艺措施调控等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我国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技术参考。最后,在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磷素(P)累积使得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增加,了解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并解析其主控因素对于合理控制农田土壤P保证农业生产同时减轻水体环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选取我国分布较广的18个省共14种典型农田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P淋溶阈值并探讨了土壤P淋溶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明确了影响P淋溶阈值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差异很大,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为14.9~106.2 mg/kg。农田土壤P淋溶阈值随土壤pH值、交换性钙含量、无机碳含量、沙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碳、活性铁铝含量、交换性镁含量、黏粒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土壤pH值、CEC、交换性镁含量、初始土壤有效磷含量等土壤性质参数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的P淋溶阈值。在一定程度上,土壤pH值可作为评估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小的有效指标。考虑到我国农田土壤pH值的分布状况,结合土壤背景值,北方农田土壤P淋溶风险大于南方农田土壤,更应加强土壤磷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桂东地区镉污染农田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在桂东中度镉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比较诺地康、隆昌LC-SOl、格丰GF-TD2、格丰GF-TP3和石灰5种不同的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土壤有机质、全镉、有效态镉和糙米镉含量的影响,探明不同土壤调理剂在中度镉污染农田上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5种土壤调理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土壤pH增加0.26~0.91个单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31.8%~56.6%;水稻糙米中的镉含量降幅为45.9%~80.8%,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密切相关,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R=-0.676);但5种土壤调理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全镉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小。从水稻产量、土壤pH、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糙米镉含量来看,格丰GF-TP3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糙米镉含量的控制效果最佳,其降幅分别为56.6%和80.8%。  相似文献   

18.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肥力是土壤的基本特征。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水分和养分等土地因素限制光能的转化和利用。即或是地力较高,如果只用不养或用多养少,土地肥力也会逐渐变低。因此,培肥地力是农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1农田物质循环与养分平衡1.1农田物质循环是开放型系统农田物质循环是人类在特定的气候、地质、土壤、  相似文献   

19.
探究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田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使农田担任责任也越来越大。为此,发挥土壤肥料在农田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当前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雷娜 《农技服务》2019,(1):96-98
为提高荒石滩地新增耕地耕作层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荒石滩地新增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以陕西省荒石滩地整治工程中新增耕地的农田排水为研究对象,提出针对荒石滩地的农田排水标准及农田排水系统布设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