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节水措施等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以及其他行业用水的效率,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今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市是全国首个实现粮食单产吨粮的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州市充分发挥其自然以及区位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不断促进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在德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对此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其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州市陵城区位于鲁西北平原,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构筑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陵城正在成为德州市的宜居新区、商务新区、科技新区、生态新区。经济的发展为陵城养老事业的阔步前进提供了物质保障,文化的积淀为陵城养老事业持久发力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加快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做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德州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提出了促进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程度低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以及德州市地形特点,计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巨大,占目前用地现状的37%。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节约用地等方面,尽快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德州市智慧农业大棚开启了德州市农业发展新时代。本文立足于德州市农业的新定位,阐述了德州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智慧农业的对策,以期为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以2010—2016年德州市发展数据为基础,构建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化的TOPSIS评价分析模型对德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州市现代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型人才则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证。以德州市服务业创新型人才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德州市人才发展中存在缺口较大、开发不足、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德州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德州市马铃薯高产创建与绿色增产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市具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而马铃薯是世界和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见,在德州市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与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德州市当前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尤其强调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范的推广是关键所在,进而为德州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以来,德州市举力打造"放心农场",建设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有力提升了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本文分析了德州市建设"放心农场"的优势条件、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德州市"放心农场"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66-26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是人才。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德州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德州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德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2.
德州市是水资源贫乏的城市,在多年强开采务件下已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多个沉降漏斗.本文立足于德州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着重对德州市地下水沉降漏斗的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德州市品质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德州市品质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市发展品质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指导德州市品质农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德州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德州市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德州市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德州市自2008年开始推行合村并居社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德州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区产业结构得到改善,同时,德州市合村并居建设也面临一些困境,社区领导干部素质较低,社区劳动力素质较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以及合村并居为居民带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正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1年,前身为德州专区农科所,2006年1月,经德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5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17.
徐慧清 《甘肃农业》2008,(10):32-33
德州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区域外的本地社会资本,区域内的外地资源促进了经济合作组织初期阶段的发展。利用区位优势、品牌、规模和技术优势等吸引、联络外地资源,促进了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德州市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从自然因素、品种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德州市玉米和小麦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率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逐年提升,城镇化率的提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2014年我国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同年"三权分置"开始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三权分置"是一项农村土地上的改革,德州市作为欠发达城市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获益良多。有关专家指出,"三权分置"在德州市城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8年德州市现代发展与人才培养学术年会上的有关文献可知,"三权分置"在德州市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上有着极大的作用,"三权分置"提高了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自主性,为德州市服务业以及第一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土地经营权现状的研究提出观点以及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选取14项指标定量测度德州市2000—2014年耕地利用效益,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协调系数衡量各效益之间的协调性,最后与发达粮食主产区青岛市的耕地利用效益做对比。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德州市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分别从2000年的0.040和0.052提高到2014年的0.262和0.435,生态效益波动下降,从2000年的0.190降低到2014年的0.070;耕地利用各效益间的协调度较低,15年中只有4年在基本协调以上水平,且波动变化大;青岛市耕地利用效益波动上升;德州市与青岛市的差距在于生态效益。德州市在今后的耕地利用中需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控制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