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眼鼻喉口腔等五官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特点是简单易操作、副作用小、病人的痛苦小。下面介绍七个用于治疗上述疾病的中药外敷方:1.用吴茱萸加伤湿止痛膏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鼻出血:急性结膜炎也叫"红眼病",多发生在春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金黄骨伤膏外敷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 :5 42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79例和对照组 2 6 3例均经闭合整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组加用本院自制的金黄骨伤膏局部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的消肿、止痛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痂生长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消肿、止痛、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 (3.8±0 .9)、(6 .2± 1.1) (35 .6± 2 .4) d,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0 1) ;治疗组的骨痂生长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金黄骨伤膏具有消肿止痛快 ,能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 ,外敷治疗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膏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在肩周局部穴位进行封闭,24h后开始使用奇正消痛贴膏穴位外敷;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穴位封闭的治疗方法.按照199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判定疗...  相似文献   

4.
<正>(续2010年第22期)(1)中药加工和包装设备。中医药虽然源于中国,但由于未投入专门力量进行加工及包装研究,没有将现代技术应用到中药有效成分提纯、毒副作用成分分离,致使传统中药在国际市场份额太小,而且中药在使用时很不方便,很难向国外推广。传统中药加工剂型有切片、制片、针剂、膏、散、丸等,多为手工操作。"十一·五"要重点解决切片、制片、膏、散、丸的加工设备,提  相似文献   

5.
张洪林 《农技服务》2013,(10):1117-1117
为提高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采用静脉点滴、中药内服和外敷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方剂对跟骨骨折术前消肿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跟骨骨折早期,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敷可加速肿胀消退,及早进行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预防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23例接受静脉用药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行静脉内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63例)与对照组(160例),实验组采取静脉用药时用金黄膏外敷在穿刺处上方并沿穿刺血管向心方向约10cm,化疗患者为10~20cm;对照组采取静脉用药时穿刺处及血管不采取任何特殊措施。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黄膏外敷预防可明显降低静脉用药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患有心绞痛的老年人常常有胸闷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心中会有灼热感。利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可缓解此症状。具体做法是:栀子、桃仁各12克,蜂蜜30克。将栀子、桃仁两味药研成细粉,加入蜂蜜,调成糊状,把糊状药物外敷在心前区,用纱布覆盖包扎固定,第一周每3日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1次,6次为1个疗程。此外,本方在外敷的情况下,还可配合其他中药内服,作用会更明显一些。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易发于青年妇女,以乳房胀疼和出现肿块为主要症状。该病手术后易复发,日久易癌变。笔者运用二黄散太乙膏贴敷配服山甲牛蒡丸治愈乳腺增生1000余例,效果奇特。 治疗方法:①外敷:将蟾酥二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霉素眼膏配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治疗产妇乳头皲裂破溃的效果。方法:将乳头破溃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在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营养的同时,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挤出乳汁保护乳头,观察组采用75%酒精消毒,涂沫红霉素眼膏再加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结果:两组治愈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头破溃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红霉素眼膏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治疗乳头破溃效果确切,不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黄健玲教授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因湿热、气滞、脾虚、寒湿、肾虚造成瘀阻胞络冲任而发病;临床中辨证论治、立法组方,采用中药内服,加以毛冬青灌肠、四黄水蜜外敷、中药包外敷等,促进炎症吸收消退,使输卵管再通以助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综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患者(30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处压疮。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消毒换药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4.972,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创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2±2.1)、(14.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压疮,具有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膏     
正在河南新野方言里人们说膏,膏是膏油的膏,动词,正如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所说:"膏吾车兮秣吾马"。膏:玩、弄、操之意。,有铜铸、铁铸、上鼓下平,直径约二寸,高约一寸,重约半斤。膏形式上看是赌博,其实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相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活动,相对个人则为身体运动;活动是抽象的,运动是具体的,前者为现象,后者是本质。膏的规则是:一般三至五人参加。  相似文献   

13.
问:请问糖尿病病人在冬季能不能进补?答:糖尿病患者进补,一则可以起补益作用;二则可以利用某些中药进行糖尿病治疗。但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服用膏类补剂,含有蜂王浆、蜂蜜的补养  相似文献   

14.
茅膏菜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对大鼠角叉菜胶性“关节炎”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明显对抗组织胺、5—羟色胺引起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茅膏菜[Drosera Peltala Smith Var。Lunata(Buch. —Ham)C. B Clarke]是多年生柔弱小草本。临床报道,外敷患处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据此,我们初步研究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献国 《农家顾问》2005,(12):54-54
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成药研为细末,用米醋、清水等介质调匀,外敷于局部疼痛处或患处,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中药贴敷疗法,其包括敷足疗法、敷脐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外敷疗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对多种疾病显示了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介绍几则治疗效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脊痛范畴,多由于局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笔者临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配合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内服: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共研极细末,分成  相似文献   

17.
正甲沟炎是指甲周围轻度损伤或撕拔甲根部皮肤的倒刺等引起的感染,轻者甲沟一侧红肿、疼痛,炎症可蔓延整个甲周;重者形成脓肿,炎症扩展至甲下,疼痛剧烈。用自制的复方仙人掌膏外敷治疗甲沟炎,疗效颇佳。取新鲜仙人掌45克,除刺后捣为糊状,加入食盐2~3克,正红花油6~8滴,调匀盛于容器中。此复方仙人掌膏当日使用当日配制。治疗时取适量外  相似文献   

18.
中药芦荟外敷治疗5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王伟文(湛江农垦中心医院,湛江524002)放疗仍是目前治疗鼻咽癌患者的主要疗法,但放疗后常致皮肤损伤,如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表皮破损,甚至溃疡形成,往往久治不愈,也影响放疗。本文试用芦荟外敷治...  相似文献   

19.
刘玲娣 《农业考古》2012,(1):293-298
先秦和秦汉时期食用油多为动物油,史籍中称为"脂"、"膏",不称"油"。虽然这一时期史籍中已出现"油"字,但多是用来表现植物生长茂盛状或水流、云彩缓缓流动状,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楚辞.九叹.远逝》:"江湘油油,长流汨兮。"司马相如:"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1]魏晋以降,"油"字才逐渐进入现代汉语"油"的语义场,并迅速超越了"脂"、"膏"、"泽"、"肪"等其他语义场成员,成为  相似文献   

20.
<正>处方:秋梨1000克,鲜藕20克,青萝卜10克,浙贝母10克,麦冬10克,生姜5克。制法:先将秋梨切块榨汁,残渣水煮1次,取液与梨汁合并,过滤,用文火浓缩。鲜藕、青萝卜和生姜切碎,与两味中药同入锅,加水煎2次,分取煎液,残渣压榨取液与煎液合并,滤过浓缩。将这两次浓缩膏合并,混匀。每500克浓缩膏加炼制蜂蜜150克,装瓶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