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能源林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刺槐能源林培育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覆盖措施对苗木成活率、苗木质量指标影响显著。在四个供试品种中,普通刺槐、四倍体刺槐和速生槐在当地均有较好的生长适宜性,但以普通刺槐,采用1.0 m×1.5 m的栽植密度,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为最佳培育方案,苗木成活率最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油松、侧柏为材料,在黄龙县试验研究了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带状整地等不同整地方式以及50cm×40cm×3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等栽植穴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为穴状整地和50cm×40cm×30cm栽植穴规格最好,建议该地工程造林选择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50cm×40cm×30cm。  相似文献   

3.
经过连续多年采用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造林密度、不同覆盖保水对辐射松(Pinus radiata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地带采用水平沟、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2.4~7.8个百分点,保存率提高1.0~7.6个百分点,高生长量提高7.8 cm~28.4 cm,地径生长量提高0.28 cm~0.84 cm。(2)水平沟整地比短册状、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层含水量全年分别提高1.29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旱季分别提高1.36个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雨季分别提高1.16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短册状整地比穴状整地0~100 cm土壤层含水量全年提高0.80个百分点,旱季提高0.01个百分点,雨季提高1.72个百分点。(3)采用1.5 m×2.0 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  相似文献   

4.
选择不同造林季节、造林密度、苗木处理措施和平茬抚育措施进行平榛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营养杯苗造林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和雨季;栽植方式为穴状双株分植,最佳初植密度为1~1.5 m×2 m;裸根苗采用泥浆蘸根、ABT6号生根粉50 mg·L~(-1)浸根和保水剂浸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连续3年的平茬抚育措施,可使榛林快速郁闭达产。  相似文献   

5.
在镇安县采取单因素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时间和整地方式对油茶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影响试验,结果为栽植时间对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均有影响,其中秋季栽植最有利,其次为初冬栽植,春季栽植效果最不好;穴状整地在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全面整地。建议镇安县栽植油茶适宜于在秋季,采取穴状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7年来,对秃杉造林成活率、苗木等级、整地方式、造林密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年生优质壮苗造林效果最佳,成活率达90%以上,材积增加41~54%;采用带状整地加大穴或全面整地加大穴,材积则增加52~72%;株行距以1.5m×1.5m(初植密度4440株/公顷)生长量最大,材积是其它密度的1.4~9.6倍,经济效益显著,每公顷材积净增值高出其它密度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的和林格尔沟壑区造林示范基地,以樟子松苗木为试验材料,在3种不同栽植密度下,对比测定施用和未施用菌根生物制剂的樟子松苗木的苗高、基径和冠幅。得到如下结果:(1)随着栽植密度由0.5 m×0.5 m增加到0.8 m×0.8 m到1.0 m×1.0 m,菌根苗与普通苗的苗高、基径和冠幅都在不断增大。(2)在3种密度下菌根苗与普通苗的苗高及基径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基径上尤为显著,菌根苗最大是普通苗的1.6倍,苗木冠幅在栽植密度为0.8 m×0.8 m时较为显著,可以看,出菌根苗在3种密度中的长势均优于普通苗,这也说明了施用菌根生物制剂对樟子松苗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翠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5):48-48,53
山杏是吉林省西部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山杏直播造林时,一般选择山坡地和沙荒地,整地可采用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穴状整地三种方式,春季或秋季播种均可,播种方式可采用穴播或条播,播种量为每公顷10 kg左右,株行距以1.0~1.5 m×3.0~4.0 m为宜。  相似文献   

9.
山杏核直播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宜在造林难度大、土层瘠薄的干旱地区进行。采用镐头反坡小坑整地栽植,密度为2 500株·hm~2,即株距2m×2m,要求行环山水平,相邻两行各穴间呈品字形排列,穴面规格为40cm×40cm×40cm。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全垦整地和穴状整地二种整地方式对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方式对株高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著大于全垦整地方式;不同整地方式对成活率、地径生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四倍体刺槐生态饲料林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倍体刺槐是近几年培育成功的刺槐新品种,它不但保持了普通刺槐的原有属性,同时又具有很多新的特性.通过对四倍体刺槐生态饲料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定植密度对苗木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对采割量影响显著.以每667 m2定植3 300株枝条采割量最大;四倍体刺槐2号和5号与普通刺槐相比,粗纤维和粗蛋白含量高,灰分含...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13.
姜贵勇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137-139,144
分析影响泡核桃造林成活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条件,苗木质量,造林技术,温度、水分条件以及管护等方面.阐述了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造林地块的选择,做好造林整地,合理确定造林密度,起苗、截干、包装运输等种苗处理技术措施,定植时间、方法、覆膜、遮阳等定植技术以及补水和管护等技术措施和方法.在景东县6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可提高13.6%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四倍体刺槐是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2008年,通过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对当地生态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强,造林成活率大于85%,3年生平均树高4.05 m,胸径4.95 cm,优于当地普通刺槐,适宜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引种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提出应用抗旱造林粉、壮苗深植、截干修枝等措施可明显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当地的2个刺槐品种与引进的2个刺槐品种进行留茬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萌生株数及生物量对比分析,筛选出速生、萌芽能力强且生长良好的刺槐能源树种,为当地大力发展刺槐能源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高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19.
刘丽娜 《防护林科技》2021,(1):49-51,66
针对辽宁朝阳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林发展现状,将黑果腺肋花楸这一优良生态经济型树种应用于山地造林实践中,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朝阳山地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4种整地方式(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梯田)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修筑水平梯田法为最佳的整地方式,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20.
首先选用生长适宜性指标、抗逆性指标、生态功能指标作为控制层,生长周期、更新能力、生长速度、抗旱性、抗寒性、耐瘠薄性、冠层疏透性和根系特性等8个因子作指标层,用层次分析法对柏木、马尾松、桤木和香樟等20个供选树种进行模型选择,然后对得分较高的树种分别在川中丘陵区的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中进行改造后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区的乔木树种分别为麻栎、栓皮栎,刺槐,桤木,喜树,香椿,马尾松、香樟、柏木9个,灌木树种为马桑,黄荆,火棘3个。(2)从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分析,香樟、桤木、喜树、窄冠刺槐、香椿均可用于在柏木纯林中补植,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以补植香椿为宜,立地条件差的林分中以补植窄冠刺槐为宜。马尾松纯林中应补植香樟和栓皮栎,但补植香樟时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林分。补植的苗木以2a生大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