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棉籽脱绒技术主要有化学脱绒和机械脱绒两种。化学脱绒方法有盐酸蒸气、浓硫酸、稀硫酸等。国内各研究机构育种试验用种量一般较少,且各品种要逐一脱绒,不能混杂。浓硫酸脱绒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因此普遍采用此法。本棉花育种小组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少量棉花脱绒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棉种的加工中,脱绒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脱绒就是把经轧花剥绒后的毛棉种脱去最后的残绒,制成符合农艺要求和适合机械播种的光籽。国内一般采用的棉种脱绒方法是泡沫酸脱绒和稀硫酸脱绒。新疆机械研究院研制出一种纯机械方法的脱绒设备,即6MRT-250型棉种脱绒机...  相似文献   

3.
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目前普遍应用的化学脱绒方式有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和泡沫酸脱绒两种。  相似文献   

4.
棉花经过轧花后,在棉花种子上面多带有短绒。在精量点播时必须脱掉短绒,否则不能保证精量点播质量。棉花种子脱绒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机械脱绒;另一类是化学脱绒。而化学脱绒又分三类:①硫酸脱绒;②稀硫酸脱绒;③干盐酸或称干气脱绒。另外,近几年来又发展一种泡沫酸脱绒。机械脱绒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将棉籽用空气吸进筛选机进行粗选,然后进入一排脱绒机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籽用火焰烧一下,再进行筛选、风选,将种子分成二级,最后拌药、装袋。一般机械脱绒是脱不净的。因为带绒的种子在重力筛上影响振动和移动,所以分选的结果是不理想的。在三种化学脱绒法中,目前多采用稀硫  相似文献   

5.
1998年南疆棉花喜获丰收,分析其原因,除气候因素和贯彻实施“矮、密、早、膜、匀”的正确栽培技术路线外,总的经验为“一播全苗是关键,投入合理是基础,管理跟上是保证。”本文将棉花一播全苗,促苗早发措施叙述如下,供生产借鉴参考。1影响棉花全苗、壮苗的因素1.1棉种质量的影响种子除留种和轧花影响种子质量外,其脱绒工艺不同对棉种质量影响也有很大差异。11.1浓硫酸脱绒最早是手工操作,而后机械浓硫酸脱绒(也就是利用搅龙搅拌),比手工工艺先进了一步,但成本太高,脱绒后棉种不能干燥,全凭晾晒。如遇天气阴雨,导致棉种含水…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优质棉种 种子包衣首先要采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良种。健籽率达80%以上,发芽率达85%以上。然后进行泡沫酸脱绒,脱绒后的种子残绒率控制在80%以内,残酸率控制在0.15%以下。  相似文献   

7.
1.含绒率毛棉种的含绒率多少决定了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又决定了用酸量,一般酸绒比为1:5.5~6(含短绒率6%~8%,1公斤酸脱5.5公斤~6公斤绒),将浓硫酸稀释加入的水只是一种中介物,主要功能是将浓硫酸稀释后,增加酸液体积,以增加硫酸与纤维混合的均匀性。  2.成熟度毛棉种的成熟度主要是指种子饱满、健壮成度及棉籽含仁率等。  (1)由于种仁不饱满,籽指低,在烘干、摩擦机内由于气流作用,而停留时间比正常的短,导致脱绒不净,光籽残酸、残绒都较高。  (2)成熟度低的种子,由于本身的活力较差,抵御恶劣的加工条件能力差,加工…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因市场上没有小型棉种脱绒设备可用,我国棉花育种单位对众多小量的育种材料一直沿用浓硫酸脱绒法,用手工进行脱绒。该法将加热的浓硫酸掺入棉籽中,利用浓硫酸在高温下的强碳化特性,通过搅拌,把棉籽种壳上的短绒腐蚀掉,再经过多次水洗,将附着在棉种种壳上的残酸洗净,使带有短绒的棉籽变为光籽,  相似文献   

9.
脱绒棉种精选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疆地区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的发展要求,阐述脱绒棉种处理在棉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对脱绒棉种激化处理、静电选、色选及机器视觉等方法进行总结,阐述其分选机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合国内外种子精选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新疆地区脱绒棉种精选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脱绒棉种精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棉花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对其发育、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均有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抑制苗期病虫害发生,增加棉株现蕾结铃和提高皮棉产量的效应,但以包衣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处理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棉花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脱绒和包衣处理均有促进棉株生长发育,抑制苗期病虫害发生,增加棉株现蕾结铃和提高皮棉产量的效应,但以包衣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浓硫酸脱绒法从净种子中随机称取10克左右毛籽,3次重复,分别置于小烧杯中,加入1.5—2.0毫升浓硫酸(比重1.84),在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待种子乌黑油亮时,倒入过滤漏斗,用自来水迅速冲洗干净,用于布擦去种子表面水分,置105℃鼓风干燥箱20分钟,烘去种子表面上的水分;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科技》2006,(6):46-46
该场是农业部和省政府在辛集市国营原种场的基础上共同投资扩建的以繁育农作物种子为主的农业事业单位,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项目。固定资产2360万元,国土面积3854亩。拥有3000平方米轻钢结构常温库,500平方米低温库,800平方米加工车间,西德皮特公司制造的时产5吨的谷物种子筛选包装、包衣流水线,棉种泡沫酸脱绒、机械脱绒包装包衣流水线2套,国内一流的种子检验检测设备一套,大型农业机械15台套,水泥晒场3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的一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精选成套设备,1988年在江苏如东县棉花良种厂安装就绪,并顺利调试投产。1989年共加工了1.1万公斤盐棉48成品光籽。该套设备加工的棉籽,与机械浓硫酸脱绒和手工脱绒相比有效地克服了污染大、选种难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种子质量。1989年如东县种子公司利用该套设备加工的棉籽产品在浒零乡安排了6600亩示范棉田的对比试验。根据当地棉农对  相似文献   

15.
棉种泡沫酸脱绒可以克服手工脱绒和机械浓硫酸脱绒选种难、污染大的缺点,同时经泡沫酸脱绒棉种的种子播种品质好,棉苗素质高,可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植棉效益。因此泡沫酸脱绒设备及其产品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其产品质量标准未定,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在1989年如东县浒零乡7000亩大田示范的基础上另设的小区试验,通过对不同残酸率棉种,经不同时间贮存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差异的测定,探讨其残酸率指标、贮存期与生活力的相互关系,为棉种加工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无损检测脱绒棉种活力的方法,提出采用高光谱图像技术进行脱绒棉种活力检测。以新陆早50、新陆早57、新陆早62等3个不同老化程度下的脱绒棉种为研究对象,采集脱绒棉种在450~1 013 nm的高光谱图像,并以单粒脱绒棉种全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共提取3个品种810个感兴趣区;对提取的光谱平均反射率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方法,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u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进行去噪处理;基于前10个主成分和特征波段分别建立距离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SVM)脱绒棉种活力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特征波段的判别模型分类精度达到96%以上,检测结果可靠且效果良好的。本研究为脱绒棉种活力无损检测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棉种加工包括脱绒、精选、药剂处理和计量包装等过程,其中棉种脱绒目前我区主要采用泡沫酸脱绒工艺,药剂处理广泛采用包衣技术。泡沫酸加工技术是用最少量的酸液渗透尽量多的棉绒,减少了硫酸用量。由于棉籽是和泡沫化的硫酸接触后,泡沫酸溶液迅速均匀地渗透到棉籽表面的短绒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种衣剂包衣棉种技术在我国优质棉基地大面积推广,成为良种标准化、商品化和产前预防保健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的经济有效措施。由于棉种脱绒加工、包衣季节性强,处理批量大,所以都要经过短期或隔年贮藏后分别用于当年或来年播种。脱绒棉子含水量和包装材料对包衣种子贮藏的影响是一个尚未明确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在1992-02~1993-03  相似文献   

19.
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加工新技术系将传统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对照)的毛子剥3次短绒改为剥1次短绒,将燃煤系统改为燃油自动控温系统。研究表明,毛子剥1次短绒比剥3次短绒显著降低了破损率(降低2.47个百分点);燃油自动控温系统脱绒工段比燃煤供热系统的种子发芽率提高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1、残酸率降低0.02个百分点、残绒率降低0.25个百分点;采用新技术加工后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薄膜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84.8%、活力指数为9.84、残酸率为0.10%,薄膜包衣种子、光子发芽率分别提高3.2、9.3个百分点,均达到了GB4407.1—2008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棉花种子由于在调运、轧花、脱绒、加工、储藏、销售、拌种诸多环节中存在着各种隐患,势必造成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1造成棉种发芽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1棉花种子(籽棉)在拉运过程中,人为挤压,机车的碾压,会造成棉子的破碎,影响发芽率。1.2棉花籽棉在轧花脱绒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加工种子棉规范操作时,出现较高的棉子破碎率,容易造成发芽率降低。1.3毛籽在堆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造成雨淋发热、发霉,而影响种子发芽率。1.4棉种在加工过程中,残酸、活化剂超标、种温过高也会影响发芽率。1.5加工设备搅拌槽、离心机、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