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的富民支柱产业,从静宁的发展历史看,静宁苹果有了长足进步,但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别从8个方面分析了静宁苹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2001年8月,静宁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二、2001年10月,静宁县首届成纪文化节暨果品交易会在静宁县成纪文化城成功举办。三、2002年4月,静宁县首家农民果品专业协会"仁大果衣协会"在仁大乡南门村成立,果农李恒义任会长。四、2003年12月,设立静宁县果业局。五、2003年,农业部将静宁县列入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六、2004年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科技贸易洽谈会"上,"静宁烟富2号"和"早酥梨"获"名特优新奖","成纪富土"获‘优秀展品金奖"。七、2004年10月,静宁县城川等6乡镇10.5万亩苹果(富士系列及秦冠)获甘肃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八、2004年12月,静宁红富士苹果、早酥梨、杏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食品证书,批准产量50000吨。2006年,县上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产业作为静宁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发展,在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建成了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前列。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全国苹果产业"西移北扩"的发展趋势,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促使苹果产业由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为了全面掌握静宁县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本次研究对全县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静宁县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近30年来苹果栽培品种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目前红富士栽培面积已占到了静宁县苹果栽培总面积的60%以上,品种基本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今后应加大熟期配套和花色品种配套,加强优良品种引进和群众性优选工作,确保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静宁县为农业部划定的我国苹果优生区之一,多年来,静宁县不断创新探索,着力将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2014年果业发展典型的10件新鲜事为:一是种植规模突破百万亩大关,成为全国县级单位种植苹果规模最大的县。目前静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75万hm^2,成为全国著名苹果生产区。二是苹果售价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静宁苹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倾注了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汗水和智慧,历经30年的艰辛发展,苹果面积已达到6.7万hm^2,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大县。静宁苹果品牌价值已经达到132.15亿元,被授予"2017年供给侧改革领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已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静宁果业已成为全省、全国的标杆,成为静宁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全国苹果大丰收。在销售的关键时节,有关静宁苹果"霉心病"严重的假新闻一度成为舆论焦点,使果商产生恐慌,收购意愿降低;给果农造成巨大精神压力,甚至出现低价抛售现象。假新闻对整个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舆情出现后,静宁县委、政府立即开展调查澄清真相并做了大量提升静宁苹果品牌的工作。如组织策划"静宁苹果"品牌战略发布会暨京东·静宁苹果电商节;  相似文献   

8.
正一、2001年8月,静宁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二、2001年10月,静宁县首届成纪文化节暨果品交易会在静宁县成纪文化城成功举办。三、2002年4月,静宁县首家农民果品专业协会"仁大果农协会"在仁大乡南门村成立,果农李恒义任会长。四、2003年12月,设立静宁县果业局。五、2003年,农业部将静宁县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六、2004年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科技贸易洽谈会"上,"静宁烟富2号"和"早酥梨"获"名特优新  相似文献   

9.
以早酥梨为主的梨产业是甘肃省静宁县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农业产业.产业优势明显,但问题也比较突出。要实现静宁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品种组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科学管理和以防霜冻为主的减灾措施落实,提高静宁县梨果品质和产量.加快仓储建设步伐,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静宁县是“平凉金果”核心产区,是甘肃省苹果产业第一大县。在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的同时。静宁县积极参与“平凉金果”品牌创建活动,依托大品牌聚焦市场注意力,通过强化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机制、准确定位市场等措施,着力提高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静宁苹果多年来一直保持畅销俏销势头。  相似文献   

11.
孟旭飞 《果农之友》2024,(3):98-100
<正>苹果产业是甘肃省静宁县持续40年久久为功培育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静宁县位于苹果黄金生产带,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精细的务作工艺叠加,所产的苹果酸甜适口,肉嫩质细,果品贮藏期长,各项理化指标优于国内其他产区(图1)。静宁已先后获得9张国家级名片,苹果产品获得中华名果等十七项大奖。  相似文献   

12.
10月11—13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甘肃省政府支持,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甘肃省林业厅、农牧厅、供销合作社、平凉市政府主办,平凉市林业局、农牧局、供销合作社、静宁县委、县政府承办的2012中国苹果年会暨中国·平凉金果博览会在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举行,会议同时举办了全国苹果发展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3.
杜国莲 《现代园艺》2013,(18):18-19
静宁苹果已连续15年保持了全国产地销价最高纪录,2010年产地最高售价达到了11.00元/kg,,苹果最高收入达3.5万元/667m2,静宁果品质量、苹果销售单价、667m2收入均创国内苹果生产纪录,静宁苹果产业为国内行业先进代表,总结推广静宁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苹果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本文就静宁苹果产业的现代化表现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世纪之交.苹果市场波动很大,导致大面积苹果园被毁。据统计,2001-2005年全国苹果园净减100万hm^2。而甘肃静宁始终保持苹果快速发展态势,苹果栽培面积已由改革之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目前的4.67万hm^2。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静宁苹果市场很独特.逐渐成熟完善的苹果产地交易市场.促进了静宁苹果面积的快速扩大和种植效益的大幅提升。现将静宁苹果批发交易市场的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静宁苹果产业发生的显著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宁是甘肃省苹果主产区,全国优质苹果重点产区之一。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静宁苹果产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目标更上一层楼静宁苹果规模化发展起步于1986年,发展初期,将苹果产业定位为农村支柱产业。以后随着国际、国内苹果生产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2003年静宁被农业部确定为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之一后,静宁抢抓我国苹果发展重心西移之机,积20多年发展经验,于2008  相似文献   

16.
正夏秋季是冰雹频发季节,冰雹对苹果生产影响较大,轻者造成减产减收,重者导致绝收毁园。甘肃静宁县栽培苹果范围广,雹灾是当地苹果生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当地果农在灾后受损树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2012年5月20日静宁南部李店、深沟、治平等乡镇,2015年新店、贾河、深沟、李店等乡镇发生特大雹灾后,广大果农多措并举实施生产自救,可谓  相似文献   

17.
静宁县位于黄土高原苹果最佳优生区,该县苹果产业历经3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大县,并被授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领军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静宁苹果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实现兴果富农强县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随着果业规模的发展,静宁成为甘肃苹果第一生产大县,全国著名苹果质量强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发展百强示范县”。  相似文献   

19.
甘肃静宁县苹果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富民产业,但与苹果大省相比在科研水平、栽培模式、品种结构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措施,促进苹果产业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对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静宁作为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中国驰名商标"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运用、管理和保护,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静宁特色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把"静宁苹果"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