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动物病毒分类简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1995年发表了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就病毒分类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1996年8月11—16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了第10次国际病毒学会议,对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审议通过。1997年5月ICTV执行委员会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批准通过了病毒成员资格。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对病毒分类遵循病毒基因组的种类、病毒基因组链的性质、反转录能力、病毒基因组的极性等4个准则,将截止1997年底ICTV批准通过  收稿日期:19990101的病毒(包括细菌病毒、动…  相似文献   

2.
动物病毒分类新进展朱其太(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发表了第5次病毒分类报告,在这次报告中有关动物病毒的部分共有25科,包括9个亚科、78个属或群。1996年8月11—16日在耶路撒冷召开了第10届国际病毒学会议,对...  相似文献   

3.
动物病毒分类新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病毒统一分类 ,对于病毒的发现、认识、研究、利用和病毒病的防制有着重要意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 ;1 96 6年成立至 1 973年称 ICNV,即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 ,1 973年更名为 ICTV)发表的历次报告 ,都对病毒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逐次报告内容的增加反映了对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病毒的不断发现。2 0 0 0年 ICTV第 7次报告 (以下简称第 7次报告 )出版 [1 ,2 ] ,与 1 995年发表的第 6次报告包含的 1个目、5 0个科、1 6 4个属的内容相比 ,这个 1 1 6 2页的报告共描述了…  相似文献   

4.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执行委员会 (Executive Comm ittee of the ICTV)批准了对病毒分类的一些新建议。最近 ,这些建议已经被 ICTV全会投票通过。这些建议共导致 6个新科和 8个新属的产生 ,同时有 3个属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见表1,2 ,3。表 1 新的病毒科宿主类型新科  相似文献   

5.
细菌的病毒——噬菌体最新分类与命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发表了《病毒分类一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8次报告》(以下简称第8次报告)对目前已经确认并比较系统研究的绝大多数细菌的病毒——噬菌体(Bacterial viruses,或bacteriophages),根据病毒核酸类型、形态结构、基本特性以及宿主菌类型等特征,进行了系统的依据分类与命名。  相似文献   

6.
CELO病毒(Chicken Embryo Lethal Orphan Virus,CELOV)即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鸡腺病毒Ⅰ型,归于腺病毒A群.1954年Yates等人首次报告从鸡胚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并于1957年命名为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简称CELO病毒[1].由于CELO病毒具有禽腺病毒属各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抗原特性,1982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第四次报告把CELD病毒确定为禽腺病毒属的代表种.  相似文献   

7.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和它的行政委员会于1978年9月第四届国际病毒学年会之前和在海牙开会期内,进行了一系列会议。ICTV过去决定的病毒分类命名已先后由Wildy(1971)和Fenner(1976)总结出版。ICTV过去三年多的工作,结合再版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位置,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归列于副粘病毒亚科下的新属Avulavirus内,由NP、P、M、F、HN、L六个基因组成,其中HN基因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促进病毒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病毒粒子的播散、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N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城疫病毒(NDV)的分类地位,见诸我国有关书刊的归属有风疹病毒属[1]、副黏病毒属[2]、腮腺炎病毒属[3,4]等。现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 ittee on T axonom y of V iruses,ICTV)2002年发布的报告,已归类于副黏病毒亚科下新设的A vu lav irus属[5]。1修改  相似文献   

10.
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的新近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发表第7次分类报告以来,随着学者对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病毒分类也随之不断变化。从2000年的第7 次分类报告到2004 年的第8 次分类报告,动物病毒分类变化不是太大,原来的3个目没有变,增加了6 个科,而涉及脊椎动物病毒的只有Roniviridae 科。在属的水平上变化较多,包括新增设了27个属,更改了4个属的属名,正式确定命名了4 个属的属名。在种的水平上变化的更多,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新的种。  相似文献   

11.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根据仙台(1984)、埃德蒙特(1987)和柏林(1990)召开的第6、7、8届国际病毒学大会的有关材料,1991年下半年发表了第5次报告,由Springer出版社以Archieves of Virology增刊的形式发表。作为病毒分类的权威文献,受到各  相似文献   

12.
与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关的病毒新近分类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于1991年发表的病毒分类和命名的第五次报告,与第四次(1982)报告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1.修改了病毒命名法规,取消了原第四和第十三条,并对原第五、十二、十四、二十条的内容作了修订;2.增加了许多科、属、组及新发现的和前此未收进的病毒;3.调整了某些病毒的分类位置;4.建立了单股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将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副粘病毒科、弹状病毒科隶属于此目;5.删除了一些病毒,如非洲猪瘟病毒、马立克病病毒等;6.开列了第四次报告以来到1991年年初新发表的参考文献。现将第五次报告中与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关的重要病毒的分类情况,按目、科、亚科、属(群)、亚属(亚群)、种、亚种(变种、血清型)顺序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3.
刘二龙  唐婕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1):101-103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于2004年发表了第8次病毒分类报告,就病毒分类提出了新建议。第8次报告新增了双顺反子病毒科(Dicistroviridae)和戊型肝炎病毒科(Hepaviridae)。在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之下增列了两个亚科,即正反转录病毒亚科(Orthoretrovirinae)及泡沫反录病毒亚科(Spumaretrovirinae),文章对第8次报告和第7次报告中关于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关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春妮 《养猪》2007,(3):67-68
1PRRS病原学特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o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有囊膜的单链RNA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七次报告将其归为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该病毒直径50~65nm,表面相对平滑,立方形核衣壳,核心直径25~35nm。PRRS在-70℃和-20℃时可长期存活;4℃时,1周内病毒感染性丧失90%,但至少1个月内仍能检测  相似文献   

15.
禽腺病毒,根据1982年国际病毒分类及命名委员会(ICTV)第4次报告,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的成员,其种代表成员就是鸡腺病毒1型(Fowl adenovirus 1)(CELO)。该病毒最早是1957年由Yates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病毒基因组中F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NDV)的分类位置,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归列于副粘病毒亚科的Avulavirus内,由NP、P、M、F、HN、L等六种基因组成,其中F基因是病毒毒力强弱和免疫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业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于1974年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病毒;在ICTV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PC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AV)3个病毒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相似文献   

18.
致病性细小病毒大多为单股DNA 病毒[1],分类地位主要集中在细小病毒科,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编写的分类报告,根据各种细小病毒侵染的宿主不同,可将细小病毒科分为两个亚科,分别是侵染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和侵染昆虫等节肢动物的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2]。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位置,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报告归列于副粘病毒亚科下的新属Avu-lavirus内,由NP、P、M、F、HN、L六个基因组成,其中HN基因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促进病毒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病毒粒子的播散、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N  相似文献   

20.
最新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简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最新脊椎动物病毒分类简介陆承平(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210095)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编写的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下称第6次报告)最近问世。虽然第6次报告与第5次病毒分类报告发表时间相隔不过3年,但其内容和形式均有重大变化[1]。第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