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棉花育种提供优质抗源,对陕棉抗病种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认为:通过病圃连续选择杂种世代材料,育成的陕棉抗病种质对棉花枯、黄萎病具有较高的抗性,同时丰产、优质是中国棉花育种初始抗源之一.陕4、陕5、陕401、陕5245、陕1155等抗病种质被多家育种单位应用,具陕棉遗传背景的品种有晋7、冀14、86-1、川56、苏5、新陆中3号、中棉所17、中棉所19、中棉所23、中棉所35、中棉所41等抗病品种60余个,陕棉抗病种质及其衍生品种累计在中国种植0.2亿hm2,有效地控制了棉花枯、黄萎病在中国的蔓延,起到防病增产作用.陕棉抗病种质作为抗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结铃性、单株果枝数、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等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陕棉2365产量构成特点,并对其部分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陕棉2365结铃性和棉铃经济系数较高;陕棉2365整个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光合强度,N素营养充足,为高产优质奠定了营养基础.苗期MDA含量低,SOD、CAT酶活性高,膜脂过氧化程度低,棉苗抗胁迫能力强,苗质好,生长健壮.中后期MDA和POD活性提高.此外,陕棉2365铃壳薄、吐絮畅,为高产、优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陕棉6192新品种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陕棉6192和中棉12、中棉19相比具有种子体积小,比重在,顶土力强,发芽率高,出苗率好等优点,同时显示陕棉6192是替换中棉19并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试验主要从产量、抗虫性、抗病性和纤维品质四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陕棉2365的品种特征,并研究了其产量构成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陕棉2365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结铃性都明显优于对照美棉33B,为其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海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56-12157
1930年代以前,由于受到交通不便的制约,陕棉运销均属不易。陇海铁路通达后,陕棉大量运销上海等地,同时,由于建立起畅通可靠的运输渠道,陕棉在沪上棉市占据重要地位,西部棉产地与东部棉花消费市场间的常态互动机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棉黄萎病对棉叶脯氨酸含量及光合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品种陕1155、陕2059与感病品种泗棉2号、冀棉11号之间,经统计分析表明,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用磺基水扬酸法测定不同抗性棉花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接种后感病品种泗棉2号,冀棉11号含量显著高于抗病品种陕1155和陕2059(P<0.05).2个抗病品种之间和2个感病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测定不同发病程度棉苗的光合与蒸腾作用表明,接菌后的棉苗即使不表现症状,净光合率也显著下降(P<0.01),病棉苗比健棉苗净光合率下降90%~96%.病棉苗的气孔传导使蒸腾速率显著下降(P<0.01),但发病程度与气孔传导和蒸腾速率之间无显著相关.叶片气孔阻力随棉苗的病情发展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及大面积推广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陕棉6192衣分较高为45%,单株结铃性较强,单株皮棉较多,皮棉产量高于对照中棉12为3.4%~37.94%;陕棉6192烂铃率、僵瓣率均较低,具有耐阴雨,抗烂铃特性;根系较深且发达,大旱之年不减产;因此,不同年份、不同气候、不同地区均能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棉枯、黄萎病对我省部分棉区危害很重,影响棉花增产,培育抗病品种是我省农业科技人员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十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主要采用有性杂交,配合以系统选种、人工引变等方法创造材料,并连续在重病地的条件下进行培育和选择。从而选育出抗枯萎病的“陕棉4号”、“陕65—141”、  相似文献   

9.
<正> 豫棉一号(原新棉二七八)是我省新乡地区农科所选育出来的.是一个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成熟较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1981年12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合格正式定名为"豫棉一号",并决定在全省推广.豫棉一号是以陕棉四号为母本,刘庄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8、79、80年  相似文献   

10.
陕204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材料GK95-1(晋棉26)作母本,陕棉4080作父本杂交,F1用中206回交,经抗卡那霉素标记基因鉴定、"优生境——逆境交替选择"而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转基因农业品种安全性评  相似文献   

11.
内源激素对棉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间的皖安庆大铃2号、GP75、秘鲁棉和陕白引矮株等4种棉蕾铃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棉蕾铃脱落率.结果表明,棉蕾铃中内源激素与脱落率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内源激素也具有交互作用,棉蕾铃中细胞分裂素(ZR)、生长素(IAA)、茉莉酸类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与脱落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 选育经过:棉乡一号是新乡地区农科所植保研究室同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店科研队协作,于1974年从陕401中选出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1978年育成,原代号为"271".特征特性:中早熟,生育期125天左右.高抗枯萎耐黄萎.1976年病圃鉴定,病情指数为1.13%,比陕40l减轻52.9%.1977-1978年河南省抗病品种区域试验,病情指数平均为2.2%,比陕401减轻63.4%.黄萎病发  相似文献   

13.
国审豫棉4号     
<正> 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采用(67×陕1155)×(67×陕401—21)的改良回交组合方式,提高了母本高产优质早熟和父本抗病遗传的亲和性。杂种后代置于重枯、黄萎病圃和苗病、盐碱危害的逆境中定向培育,协迫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的结合。经系谱选择,选评出郑4107新品系。该品系在河南省区试和黄河流域区试中,丰产性、优质性、早熟性、抗逆性和农艺性状表现优异。1989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4号,199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GS豫棉4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蔡荣芳研究培育的中棉19(原名中7886)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和Ⅰ级抗蚜虫等特性,是一个多抗棉花新品种。适于麦棉套种也可作春播品种使用.1992年和1993年分别由陕、豫和全国审定。  相似文献   

15.
陕2234是以陕5655×sp21杂交后代为母本,辽756-57为父本进行杂交,于枯、黄萎混生病圃连续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兼抗枯、黄萎病,中熟偏早。1995~1997年,陕西省中熟棉区试,皮棉产量,较对照品种中棉19号增产13.3%,居参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农棉5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农棉51(原国棉301)系杨凌中农种业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用海陆杂种优系8748A的衍生系396A为母本,以自然变异单株808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决选出抗棉铃虫、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早熟的"国棉301"优系.200~2006年在陕西省参加棉花区域试验,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农棉51(审定编号:陕审棉 2007003).准予在陕西关中及同类适宜生态类型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夏播棉正在兴起,但其纤维品质如何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测定了夏播棉新品种及春播棉中棉12号的纤维品质,并进行分析比较。1 材料与方法1990~1991年,我们用晋棉10号、鲁棉10号、中棉14号和豫棉5号四个短季棉新品种,以陕2786为对照,在泾阳县先后布点5个(1990年3个,1991年2个)进行夏棉品种筛选。小麦收获后,统一于6月6日前后播种。10月20日前后取10个第3~4果枝第一节正常吐絮棉铃,测定铃重和衣分率后,经四川省农科院棉花所用900系列大容量测检仪测定纤维品质,以明确春棉和夏棉纤维  相似文献   

18.
石远321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和石家庄农科院合作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性状稳定、不需年年制种的棉属种间三元杂交新品系。1993~1994年,在全国主产棉区冀、鲁、豫、晋、陕、皖、苏七省17处35点次国家区试,其籽棉、皮棉和霜前棉产量以绝对优势跃居8个参试品种第一名。国家  相似文献   

19.
短季棉是一种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当前 ,主要短季棉品种有 :中棉所14号、16号、18号、20号、鲁棉10号、豫棉5号、9号、锦棉3号、陕早2786、运城87 -509等。在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用于麦(油)棉两熟 ,一般在5月下旬套种 ,也称夏棉或夏套棉。在我国北部早熟棉区主要用于晚春播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其生育期较短 ,生育进程较快 ,不能采用中、晚熟棉花水肥管理方法 ,必须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水肥规律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才能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一、短季棉需水肥的特点1.苗期长势较…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采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黄萎病抗病和感病品种的棉苗后,测定棉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陕7191对病菌毒素的抗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棉19;接种毒素后2品种棉苗叶片SOD活性都降低,感病品种降幅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升高较快,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而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上升;2品种PAL活性变化趋势相似,接种后抗病品种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2品种MDA和木质素含量均增多,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幅和增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