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礼敬 《科学种养》2014,(12):42-43
<正>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池水温度也随之降低,池塘养殖鱼类生长变缓,有的甚至停止生长,进入漫长的生长"停滞期"。部分养殖户可能会因鱼的生长变缓而放松日常管理,这给各种致病菌侵蚀鱼体创造了机会,有的甚至引起大规模病害,导致发生各种养殖惨象。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将冬季池塘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清整池塘1.清除淤泥养殖池塘经过一年的连续养殖(有的甚至几年),  相似文献   

2.
正高产高效养殖池塘,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使养殖池塘的环境条件适合于鱼类的生长和鱼类天然饲料的繁殖。为此,高效养殖生产池塘必须要从彻底清淤消毒,改善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一、池塘淤泥的改良1.池塘整改消毒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发现,经过彻底清淤消毒的池塘,养殖鱼类发病率都较低,并且通过彻底清淤消毒,  相似文献   

3.
养殖池塘良好的藻类繁殖与生长,可增加池水溶解氧、降低池水肥度,促进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若藻类生长过旺,轻则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重则造成水质败坏,养殖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有效地调控养殖池塘中藻类的繁殖生长,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取得养殖最终的成功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藻类繁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泥鳅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多种多样。池塘网箱养鳅优点是生长快,病害少,便于管理,易于捕捞,是经济效益较佳、极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模式。 一、池塘要求  相似文献   

5.
革胡子鲶山区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易饲养、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适合山区池塘养殖。2007年,邵武市在水北街道越王垅商品鱼基地开展了革胡子鲶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多年养殖的鱼塘往往存在不少问题,已无法适应新的养殖形势,成为渔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水产养殖户要对老化鱼塘的升级改造给予足够重视。养殖者可以利用年底鱼种并塘、成鱼上市,大量池塘闲置的时机,对池塘进行全面彻底的升级改造(图1)。工作一:小塘改大塘俗话说"宽水养大鱼",宽水之所以能够养大鱼,是因为大面积水体溶氧量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池塘水质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突变,这样的环境适合鱼类生长,池塘载鱼量大,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大鳞鲃,又称"银鳕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大鳞鲃原产于亚洲西部的里海和咸海水域,个体重达5~10千克,为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其具有耐盐碱水域、食性广泛、生长速度较快、适应能力强等优良种质特性,适合人工池塘养殖。大鳞鲃于2003年由乌兹别克斯坦引入我国,其苗种实现规模化繁育后,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目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天津、北京、新疆等北方地区均有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经济效益显著。2016-2018年,规格0.75~1千克的大鳞鲃商品鱼市场销售价格为20~30元/千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春放冬捕"的传统模式改为"冬放冬捕"的新模式,即于当年冬季放养的鱼种养殖至翌年冬季将成鱼捕出,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成鱼养殖。冬放鱼种具有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和早受益等优点。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实践,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放苗前准备1.池塘清整成鱼捕捞结束后,排干池水,抓紧做好池塘清整工  相似文献   

9.
淡水池塘养殖作为中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中国水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现状和主要养殖品种,并详述了淡水池塘养殖在品种结构、养殖技术以及养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还概括了目前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从品种、饲料、病害、环境、养殖设备、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养殖管理8个方面提出现阶段淡水池塘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现代化淡水池塘养殖的健康、高产、环保以及标准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匙吻鲟是一种食用观赏兼具的名贵经济鱼类,它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殖前景相当广阔。匙吻鲟喜栖息于饵料生物丰富的水域中,可在江河、水库和池塘中养殖。湖北省英山县于2001年引进该品种,利用水域面积较大的水库、池塘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山区塘库养殖匙吻鲟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达里湖东北雅罗鱼受精卵在不同水体中的孵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渔场进行了达里湖东北雅罗鱼(华子鱼)受精卵在不同水体中的孵化试验及其鱼苗成活试验,试验表明:华子鱼受精卵在鄂尔多斯市柒盖淖水体中能够孵化且鱼苗成活良好,为达里湖华子鱼向内蒙古部分盐碱水域移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植物响应盐碱胁迫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对农林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日渐严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盐碱胁迫的危害以及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有助于挖掘植物耐盐碱基因,选育耐盐碱品种,改良盐碱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扩大园林植物的栽培应用。盐、碱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碱胁迫在盐胁迫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高pH胁迫,其危害程度较盐胁迫更深。本综述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现状,盐碱胁迫对植物产生的渗透胁迫、离子毒害、高pH伤害、活性氧胁迫等危害,从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离子的吸收转运与pH调节、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响应等方面阐述了植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从盐碱胁迫的信号转导、转录因子调控响应及抗盐碱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梳理了植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最后对植物适应盐碱胁迫的研究方向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全面研究植物抗盐碱机制中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盐碱胁迫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探明水稻苗期耐盐碱特性的生理机制,建立适合江苏滩涂地区简易有效耐盐碱鉴定方法;【方法】以18个不同的粳稻、籼稻以及杂交稻材料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人工盐碱处理下,水稻的发芽率、苗高、苗的干物质重以及主根和侧根等生长特性;【结果】研究表明:盐碱处理下,供试水稻品种的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与粳型水稻材料相比,在盐碱处理下,籼型水稻材料的发芽率低,干物质累积少,主根生长受抑制,而且侧根发根也较少,表现为对盐碱胁迫更为敏感。而杂交稻材料表现则不一致,杂交稻汕优63和两优培九的耐盐碱特性表现处于籼稻和粳稻之间,而杂交稻粤优938的盐碱特性则比籼型水稻材料更为敏感。【结论】经显著性分析,在盐碱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和侧根数目分别在0.01和0.05差异水平,可作为苗期水稻盐碱特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究油莎豆在不同浓度自然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揭示油莎豆在盐碱胁迫的耐盐碱机制与能力。本试验以‘中油莎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采集自然盐碱土和农田土,分别按0%、25%、50%、75%、100%的盐碱土比例进行胁迫,观测油莎豆的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代谢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大,油莎豆叶绿素合成受阻,其株高、分蘖数、结豆数、总粒重及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75%盐碱土比例下均显著上升;SOD活性呈先上升,在50%盐碱土处理下达到最大后下降。油莎豆在自然盐碱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出苗和分蘖期均显著延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过氧化逐渐加重,而油莎豆可通过提高体内SOD活性来缓解盐害,同时盐碱胁迫下油莎豆可通过调节脯氨酸与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增强植株从环境中的保水能力,以提高植株对盐碱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地树种选择及抗盐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进行盐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盐渍化地区树木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笔者系统地讨论了盐碱地人工造林的一些技术措施: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合理分区,做到适地适树,有效控制地上水分蒸发,通过添加改良剂、施用生长调节剂、吸水剂蘸根以及接种菌根等高新技术改良土壤,以保证苗木水分平衡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系列造林技术,旨在为盐渍化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期充分发挥盐碱地森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现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180-185
盐碱地改良对于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为例,通过对其进行生态分析,阐明了现阶段盐碱地改良的制约因素,综述了用于盐碱地改良的传统方法,及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快速改良肥、培肥土壤等改良新工艺,并对这些技术做了比较与分析,建议加强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和高效盐碱地改良剂方面的研究,建立盐碱地水盐预报、监测和评价系统一体化,按生态位引种耐盐经济植物,综合治理改良滨海盐碱土,旨在建立天津滨海地区可持续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为改良利用河北东部盐碱土壤,试验选用河北沧州东部黄骅地区的重度盐碱土壤与砂壤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探究耐盐型和敏盐型2种苜蓿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盐碱土会对苜蓿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耐盐型苜蓿‘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不超过1:2的条件下,株高、地上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地下生物量和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且盐碱土:砂壤土低于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当盐碱土:砂壤土超过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而敏盐型‘WL440HQ’则表现为随着盐碱土比例的增加,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和根系长均显著下降。盐胁迫会使苜蓿叶片内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中苜3号’在YJ-2(盐碱土:砂壤土=1:2)处理下脯氨酸和丙二醛在苗期-初花期的增加量最大,说明‘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1:2时适应性最强。在河北沧州东部重度盐碱地,在选用耐盐苜蓿品种‘中苜3号’时,可以通过盐碱土:砂壤土=1:2的混合比例,既不影响苜蓿正常的生长,还可改良利用该地区盐碱土壤。  相似文献   

18.
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食用菌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改良盐碱土壤的潜力。笔者研究了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的物理指标,并用混合肥施用盐碱土壤栽培大蒜,测定大蒜苗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对照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的盐碱土壤栽培大蒜(发酵组),大蒜苗生长指标好于仅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也明显好于不添加木耳菌糠的盐碱土壤(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交互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堆肥的最佳条件:菌糠添加量15%,鸡粪添加量8%,堆肥含水量45%。由此说明,盐碱土壤添加木耳菌糠和鸡粪混合堆肥物,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种植结构,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本研究以22个育成的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了全生育期9个性状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进行耐盐碱鉴定及耐盐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降低花生成苗率,明显抑制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不同品种(系)间在9个鉴定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相对单株产量和相对小区产量均与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主茎高、相对侧枝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小区产量与相对成苗率、相对地下部干重、相对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全部材料可划分为4个耐盐碱级别,其中高度耐盐碱7份(Ⅰ级)、较耐盐碱11份(Ⅱ级)、盐碱胁迫敏感3份(Ⅲ级)、高度敏感1份(Ⅳ级)。筛选出花育9307、花育9312、花育9313、6P03、花育9305及花育6303等适于盐碱地种植的高产品种(系)。本研究表明,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主茎高、相对成苗率、相对单株产量、相对侧枝长、相对地下部干重可作为简单、直观的花生耐盐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混合盐碱模拟盐碱胁迫环境,设置0.0%(对照)、0.3%、0.6%、0.9%、1.2%浓度梯度的混合盐碱溶液胁迫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通过对株高、根系等生长及叶片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紫花苜蓿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先增后降,均在0.3%盐浓度处理下最高,0.6%、0.9%、0.0%下依次降低,1.2%处理下最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根粗、根长均在1.2%盐浓度处理下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理指标在苜蓿品种间变化不同,但在1.2%处理下,多数品种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有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处理下最高、1.2%处理下最低,有的品种变化无规律。苜蓿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在1.2%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得出苜蓿苗期相对耐盐碱,当盐浓度为1.2%时,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变化较大,此浓度可作为苜蓿苗期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