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优化了红曲霉菌5040产生红曲色素的发酵工艺条件,研究了红曲霉菌5040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的色价变化规律,以及红曲色素中红色素和黄色素的胞内外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红曲霉菌5040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摇床转速170 r/m in,温度32℃,pH 5.4,接种量90 mL/L。②整个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0~32 h是菌体大量合成阶段,色素产量较低;32~128 h是色素生成期,色素生成稳定且产量高;128 h以后菌体生成和产色素能力下降。整个发酵期在0~128 h色素增长较为均匀。③胞外红色素含量高于胞内,胞内外黄色素的分布不呈规律性,黄色素总量高于红色素,整个发酵液色调呈黄色。  相似文献   

2.
贾君  童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05-13607
[目的]对红曲霉JF-02液体发酵产红曲色素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起始pH、培养时间、不同农副产品、氮源对发酵液中红曲霉色素含量的影响,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红曲霉菌种产色素最优培养基组成为大米粉200 g/L、番薯粉30 g/L、葡萄糖10 g/L、谷氨酸钠15 g/L、硫酸锌0.1%,硫酸镁0.1%;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0℃,起始pH 6.0,发酵时间72 h。但是24-L发酵罐培养时,培养时间延长到84 h。[结论]该研究可为红曲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玉米红曲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频率、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1,超声波频率为28 KHz,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红曲色素提取率为95.4%。  相似文献   

4.
红曲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固态发酵红曲大米为原料,探索红曲色素的浸取工艺,确定最佳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最佳浸取温度为60℃。还对红曲色素对热、光、酸、碱、药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曲色素在150℃以下相对稳定;红曲色素对紫外线稳定,而对太阳光敏感;另外对于不同药剂,红曲色素的稳定性不同,少量NaCl、CaCl2对其几乎无影响,而Cu2+、Zn2+等离子对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红曲色素在pH3~11范围内可保持稳定的红色。  相似文献   

5.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曲色素是天然色素,具有营养、无毒、多功能等优点。固态发酵是红曲色素生产的传统方法,与液体发酵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对国内外近期关于红曲色素研究的报道进行了综述,对影响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条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可为红曲色素固态发酵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由市场销售的优质红曲米中分离出的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经过液体扩大培养后,对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适当补加营养盐,采用摇瓶振荡发酵培养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即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30℃,振荡培养5d可获取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7.
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大米粉8%、NH4NO3 0.4%,KH2PO4 0.2%,MgSO4 0.1%,ZnSO4 0.02%,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2℃,转速160r/min发酵时间5d。在此最佳条件下,发酵液的总色价达到350u/mL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由市场销售的优质红曲米中分离出的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经过液体扩大培养后,对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适当补加营养盐,采用摇瓶振荡发酵培养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即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温度为30℃,振荡培养5d可获取红曲色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籼米为原料,优化富含辅酶Q10红曲的固态发酵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影响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的4个关键固态发酵条件(初始pH、接种量、籼米初始含水率、亚油酸添加量)为自变量,以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为响应值对上述4个关键发酵条件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曲分段控温发酵策略。【结果】初始pH、接种量、亚油酸添加量对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影响显著(P0.05),而籼米初始含水率对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影响不显著(P0.05),优化确定的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6.0,红曲霉接种量12%,籼米初始含水率50%,亚油酸添加量64mg/kg。辅酶Q10红曲固态发酵的温度控制策略为:30℃6d→34℃5d→28℃4d。【结论】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所制红曲的色价、辅酶Q10含量分别为4 521.69U/g和387.23mg/kg,较优化前分别提高38.10%和80.01%。  相似文献   

10.
红曲及红曲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综述了红曲、红曲色素和红曲霉发酵产物药理作用的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