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省份之一,草原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丰富的牧草资源是新疆牧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以牧草资源为依托的畜牧业,本文基于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广泛用于畜牧业,食品业、旅游业、医药业,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草原野生植物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草原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搞好草原建设和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草原资源,是加快建设畜牧业大省的关键。目前我县对草原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某些问题。为此,就饲草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建设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草地资源是国土安全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草地资源是保证新疆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护新疆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通过对新疆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现阶段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先东  韩瑛  夏咏 《草地学报》2023,(12):3820-3830
草原资源是维持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约束着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国主要畜牧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20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资源尾效模型实证分析畜牧经济增长受资源约束的现状,进一步采用ArcGIS软件解析畜牧业经济增长尾效的空间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畜牧业经济增长对草原资源数量的依赖程度较高,尾效均值为0.038 7;资源尾效总体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分布,部分地区存在资源优势;草原资源弹性系数、资本弹性系数、劳动力增长率与草原资源消耗增长率是制约草原资源“尾效”的关键因素,资源消耗速度越快,经济增长阻力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劳动供给水平的大幅波动也会使尾效值增加。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业的含义论述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阐述了我国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战略:把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草原资源综合开发和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阿泰勒地区是新疆重要的草原保护区,也是新疆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草原生态是新疆阿泰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不合理的利用草原资源,导致草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利用草原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新疆阿泰勒地区草原面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草原保护政策与措施,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对草原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检测,政府加大对草原的建设和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实现新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草原与草坪》2004,(1):72-72
作为世界草原资源大国,我国草原畜牧业仍属弱势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于资源限制等因素造成的。2003年11月22日在兰州召开的“中国西部草地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这种限制包括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灾害频繁,草原超载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分析评价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分析评价报告谷锦柱,王梦龙,赵景峰(内蒙草原勘察设计所,内蒙草原工作站呼和浩特市010010)内蒙古是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分析评价内蒙古草地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发建设内蒙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疆草原实施“生态置换工程”的意义和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是全国重点牧区之一,草原资源优势突出,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位置.同时,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区,如何发挥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确保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在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是主要的产业。由于牧区草原畜牧业的经营规模以及牧民的专业化程度的制约,生产经营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所以草原畜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使草地与劳动力、资金等进行优化,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得到最大收益。目前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共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占草原总面积的67%。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主要草原牧区的绝大部分牧户畜牧业经营规模较小,小于合理的规模,牧户生产水平较低,使得经济效率低下。通过对牧户的草地资源进行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将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经营的合理范围之内,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畜牧业的产业效率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一直是新疆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特色的基础产业,是广大少数民族农牧民的主要生产内容和经济来源,"十三五"时期,是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期,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统筹施策,提出新形势下推进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急需做好的重点工作。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新疆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畜禽养殖规模小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草原 发展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草原畜牧业是草原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是保持草原生态平衡,持续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合理利用草原是防止草原退化、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新疆草原蝗害严重、蝗灾连年暴发,草原退化、沙化加剧,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生态安全和农牧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示范区项目建设以控制蝗害、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海北州草原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海北州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正确认识草原资源的功能和作用;加快草原法制化建设进程和落实草原承包,完善草原系统流转机制;加大对草原的投入力度;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现代高效草原畜牧业;加快草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新疆畜牧业》2014,(7):19-19
围绕新疆、西藏等地区的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牧民增产增收目标,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总站)发挥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从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牲畜品种改良、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新疆、西藏帮扶援建。几年来形成了两地畜牧部门密切配合,多方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原畜牧业特点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草地资源丰富多样,生产潜力巨大,但季节不平衡严重牧业经营方式落后,限制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目前状况的主要对策;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生产,走牧区产业化的道路;发展农区畜牧业,形成牧区繁殖农区生产体系,扩大定居游牧生产范围,实行半牧半养的高效草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然草地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丰富,有各类牧草植物涵盖108科、687属,大部分栽培优良牧草,在新疆均有大面积野生分布。了解天然草地资源型的组成和分布特性,是保证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畜牧业产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类型多样的草原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风情是新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的推动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开发中也暴露出制约草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以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理念为指导,系统介绍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提出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功能分区及开发方向,并从草原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人才培养、开发空间模式、开发理念、营销手段和社区参与等6个方面探讨了新疆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草地资源是新疆生态安全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直接影响着牧民生产活动与牧区的经济发展。新疆有天然草原0.57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达0.48亿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原的14.5%。然而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新疆8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牧草产量下降35%~73%,退化草原面积为0.13亿hm^2。草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已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疆草地畜牧业现状,找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