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改善重型颅脑榍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间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怍为治疗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照细选择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按常规额颞骨瓣开颅术治疗的124例重型颅脑损伤忠苦,对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74%.其死亡率为26.04%.显著低于对照组39.52%(P〈0.05);治疗组术后颅内压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减压充分.从而碱轻继发性脑损伤.能有效改善其顸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较高,容易并发骨外露、骨髓炎、骨拆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我院自1986年7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8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彻底清创,施行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我们治疗的80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中男71例,女9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2例占90%,工伤6例占7.5%,棍击伤2例占2.5%。受伤部位:上1/3处伤20例(占25%),中1/3处伤26例(,532.5%).下1/3处伤34例(占42.5%)。骨折类型:按蔡汝宾分类法[1]分三级。Ⅰ级:皮肤由内向外被骨折端刺破,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对侧DTIH的发生率、血肿类型、出现血肿时间、出血量。结果11例(22.0%)发生对侧DTIH,其中3例术中出现3例,7例为术后3h内出现,1例于术后12h常规复查CT发现;出血量最小40mL,最大150mL;4例血肿侧合并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1例。结论颅脑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对侧DTIH时间短,出血速度快、出量大、硬膜外血肿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GCS3—8分的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调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mg,随机选择20例同等伤情仅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压、意识情况、CT改变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伤后l周内治疗组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高度脑水肿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觉醒时间缩短。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降低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并发亚急性脑脓肿少见于文献报道,我院于1991年9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5例(占同期收入院的急性颅脑损伤895例的0.56%),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1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摔伤1例。脓肿位于额叶与领叶各2例,顶叶1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按GCS评分:3~7分1例,8~12分2例,13~15分2例。入院后6~10d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4例,意识障碍加重3例,高热2例。1.3辅助检查首次CT扫描距外伤时red3h以内者3例,3h以后2例。发现颅内血肿2例,颅盖骨折3例,颅…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方法:对1991年1月一l99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65岁以上肺癌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术后早期死亡l例(15d内)。5a随访率达90.0%,全组1年生存率为82.0%,3年生存率为40.0%,5年生存率为28.0%。结论:高龄肺癌患者常合并或并发各种疾病,手术治疗应预防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急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愈来愈多,如何防止并发症,造学者仍有分歧。为此本文对45例治疗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1995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45例,其中畸形愈合6例,延迟愈合及不愈合39例。45例中男38例,女7例,年龄16~62岁,平均33岁。骨拆类型:横断骨拆5例,斜形骨折5例,粉碎骨折35例。骨折部位:中上1/315例,中1/316例,中下1/314例。车祸伤38例,撞击挤压伤7例。治疗方法:加压钢板17例,普通钢板9例,髓内针19例。其中包括多种材料(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髁钢板加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髁间骨折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先采用髁钢板(股骨远端AO支持钢板)将股骨髁间骨折的碎骨块尽量按解剖复位并固定牢靠,然后根据股骨干骨缺损的长度截取自体同侧或对侧腓骨干移植插入股骨干中,再把碎骨块植入腓骨干周围,股骨干用皮质骨螺钉固定。结果:33例中无1例出现骨不连接与畸形愈合,其中30例随访8~18个月(平均10个月),功能优良率为80.0%;住院时间比传统治疗法缩短了3~9周,患肢功能恢复快,一般30~40d就可下床扶拐杖练习,2~6月即可去拐杖行走,9个月~1a后行走正常。结论:应用髁钢板固定加腓骨移植技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并有股骨干中下段骨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它不仅可使患者早期活动,尽快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而且手术所用器械简单,操作方法简便,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症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行综合治疗56例和常规治疗49例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对比分析,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预后情况。结果用药后1~15d综合组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综合组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的例数分别为29、11、7、5、4例,恢复良好率为51.8%,病死率为7.1%;常规组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的例数分别为16、7、10、9、7例,良好率为32.7%,病死率为14.3%。综合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Hc=5.881,P〈0.01)。结论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至1999年4月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8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中男48例,女37例,男∶女=1.3∶1;年龄<2岁9例,2~8岁31例,9~14岁45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63例,高处跌伤20例,其他2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8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1.2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浅~中度昏迷38例,中~深度昏迷47例。(2)瞳孔改变:双侧瞳孔散大24例,一侧瞳孔散大37例。(3)肢体运动异常:刺激肢体呈去大脑强直姿势7例,呈去皮层…  相似文献   

11.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4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下肢股骨干、胫骨干开放性骨折.采用彻底清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结果:1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4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仍明显;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坏死,经皮瓣转移修复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正常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开展,儿童眼外伤造成的影响已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为积累临床经验本文对我院近年儿童眼外伤住院的29例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3~1996年在我科住院的儿童机械性服外伤患者共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9:1;5岁以下5例,5~9岁11例,10~14岁13例。初诊时间:24h内就诊13例,1~3d7例,超过3d9例,最早伤后1h,最迟伤后10d。1.2致伤原因最多为钝性撞击伤,15/29例(占sl.7%),其中石块、泥团伤4例、玩具枪子弹及弹弓击伤3例、胶带与拳击伤3例、跌伤与车祸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8例EMT伴不孕患者行电视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内膜异位结节电灼、粘连分离、输卵管整形及通液等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0~160min.失血量≤80mL.术后住院5~6d,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8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53/88例妊娠,妊娠率为60.2%;术后6个月内妊娠31例占58.5%,7~12个月内妊娠12例占22.6%,12个月以上妊娠10例占18.9%。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伴不孕具有损伤小、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0例(72足)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采:60例(72足)中.48例(6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a以上,优42足,良6足.差12足,优良率为80.0%,其中手术组优良率为83.3%.非手术组为75.0%。结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在高压氧治疗中发生的中耳气压伤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首次高压氧治疗中即发生中耳气压伤86例(占67.2%),在2~10次时发生39例(占30.5%),在10次以上发生3例(占2.3%)。轻度45例.占35.2%,中度81例,占63.3%.重度2例,占1.6%。金组患者经及时处理全部痊愈,未出现后遗症。结论: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根本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咽鼓管开放不良。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2年收治4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46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h至4d内行手术治疗。行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34例,占73.9%;Hartmann′s手术7例,占15.2%;行肠癌近端肠双管造瘘术5例,占10.9%。结论:要根据肠梗阻的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态,结合结肠癌侵犯的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预防应激性溃疡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预防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ation,SU)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未出现SU之前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作为预防组;另从同期重型颅脑伤未出现SU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预防组出现SU14例(9.3%),死亡25例(16.7%);对照组出现SU69例(46.0%),死亡41例(2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SU的预防治疗是减少其发生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LCFD)在颅脑外伤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颅脑外伤52例分别在伤后3~10d,干腰4、5椎间隙穿刺并置一细导管干腰大池中,导管外接输液器和引流袋。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为5~8滴/min,持续缓慢引流血性脑脊液.平均引流6~7d。结果:经CLCFD的治疗,轻度脑挫伤患者在短期内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明显缓解。中重度患者(病情恶化者除外)脱水药用量大为减少,颅内压下降满意,较好地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LCFD可较快地清除血性和感染性脑脊蔽.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的用量。且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颅脑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CSWS诊断金标准,患者于术后4—10d血清钠均低于130mmol/L,24h尿钠均大于8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70mmol/L.经治疗,48例患者恢复正常,2例患者入院后病情危重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于低钠血症,1例死于术后出血性脑梗死,2例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性盐耗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中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和鞍区、下丘脑病变患者手术后常并发此症,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补钠、补液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Barto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2例.其中掌侧型10例.背侧型2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12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7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证实均达骨性愈合,无可吸收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及感染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优良事为91.7%。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