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少非生产性天数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而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尽可能减少非必需生产天数,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不仅是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重要措施,而且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谈母猪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母猪的饲养余佳胜母猪群及其繁殖效率决定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遗传因子,因此养猪者应该饲养产仔数多的品种。但营养、环境和疾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更大;所以母猪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对养猪生产更为重要。本文对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母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效果,因此成功的培育后备母猪对提高母猪终生的生产性能影响极大。所谓的后备母猪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它们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业中起着承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是仔猪育成结束至初配种前的培育阶段.在后备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每年的淘汰率在30%~50%.为使繁殖母猪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稳定性,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生产性能的稍微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都有重要影响.优良品种的繁殖母猪.需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本文将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做一综述,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母猪繁殖性能是影响养猪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会影响整个猪场盈亏。根据现有养猪场繁殖性能记录,大部分养猪场无法达到最大的繁殖潜力,母猪繁殖问题、疾病问题、饲养密度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发挥。母猪繁殖性能的目标:每一头母猪年产2胎以上,每胎断乳仔猪9头以上,母猪断乳后1周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养猪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传统的养殖误区中迅速转变过来,对母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  相似文献   

7.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成绩。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种、管理、环境和营养等。本文综述了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1营养因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和氨基酸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对泌乳和随后的繁殖性能均很重要。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养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每头母猪提供断奶猪的数量,为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主要因素,其他还有饲养管理、营养、环境等非传染性因素.笔者主要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繁殖性能直接决定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世界总量的50%,但我国母猪繁殖性能水平远低于欧美养猪发达国家。目前,制约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年龄及胎次、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等。文章针对影响我国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借鉴,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步成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探讨话题。后备母猪主要是指从2月龄开始到初配之前所存留并当作种用猪的母猪,他们是繁殖猪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猪群繁殖的性能。所以我们可以说,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养猪业来说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后备母猪在饲养管理水平上  相似文献   

13.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5):50-52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繁殖性能的优劣,母猪繁殖性状多为低遗传力性状,因而探讨非遗传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胎次、日粮营养、输精方式、初配日龄、饲养管理、母猪背膘厚以及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综述,通过分析各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实际生产中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在养猪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养猪生产中的后备力量。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的选择、营养需求、饲养方式、坏境控制、饲养密度、适当运动、健康检查、适时配种等方面简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维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及生产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生产性能是衡量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和管理、配种管理、母猪妊娠早期的饲养管理、母猪妊娠后期管理、防疫工作及低生产性能母猪的淘汰、加强晚期妊娠管理、防控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利于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发生,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增强母猪的抵抗能力,对养猪行业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分娩母猪、哺乳母猪等方面简述了不同生理阶段母猪饲养管理要点;从提高繁殖力、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繁殖性能的饲养管理要点;同时,又简述了猪舍环境卫生控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后备母猪是仔猪育成结束至初配种前的培育阶段。在后备母猪的饲养和管理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每年的淘汰率在30%~50%,为使繁殖母猪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稳定性,每年都要补充后备母猪,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母猪生产性能主要体现在其繁殖性能上,在研究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饲养管理、疾病控制、环境、遗传等因素,所以要考虑各个因素对母猪的影响情况,结合生产者生产实际,抓住母猪生产各个环节,才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该文分析母猪生产相关因素,提出广泛适合我国各地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饲养母猪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仔猪,而衡量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要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必须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人手,只有强化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才能  相似文献   

20.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不断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已成为养猪行业的热点。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环境、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母猪饲养管理的不同阶段采取一些简单可行的营养学方法,会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作者在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母猪不同饲养阶段所采取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