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芳 《山东饲料》2013,(36):203
大豆种植中,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很多,但落花落荚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针对大豆落花落荚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从落花落荚的原因入手,对大豆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落花落荚这一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以贡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套作大豆花后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Chl a含量、Chl a/b值、净光合速率、叶、叶柄、茎和荚的干重以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总量均以低氮处理(纯氮32.4 kg/hm2)最优,其次为中氮处理(纯氮64.8 kg/hm2)。套作大豆的产量和有效荚数均以低氮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不施氮)高18.22%和17.37%,差异极显著;其次为中氮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高氮处理(纯氮97.2 kg/hm2)则显著低于对照,这是由于经高氮处理的大豆植株花后叶面积指数(LAI)过高,影响通风透光,落花落荚严重所致。可见,合理施用氮肥(纯氮32.4, 64.8 kg/hm2)能提高套作大豆花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1根腐病1.1为害症状与诱发因素根腐病主要发生于幼苗期,成株期较抗病。根及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略凹陷,继而发展成环绕主茎的大斑块,甚至为害侧根。病菌主要侵害皮层,很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期根部变黑褐色,表皮腐烂,侧根少或坏死。病株矮黄,下部叶片提早脱落。除少数苗期严重发病外,一般不枯死,但荚少、粒小,影响产量。大豆根腐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寄生性强,一  相似文献   

4.
1花荚脱落在秋大豆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对土质瘠薄、豆苗长势差而不能及时封行的地块,可适当增施一次速效氮肥,起到增花、保花、保荚的作用。但增施氮肥要根据苗情、地力、基肥灵活掌握。一般每亩(667平方米)施尿素3~4千克。对基肥足够、豆苗长势好的地块,可不必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或植株倒  相似文献   

5.
罗栋  王彦荣  刘志鹏 《草地学报》2015,23(5):927-935
裂荚是豆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繁殖特性,但裂荚会导致种子在收获前大量脱落,给种子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提高种子产量,豆科植物的抗裂荚性状成为人们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文章主要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角度对豆科植物裂荚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研制的大豆硼钼微复肥经5年在本省35个市县示范推广,累积推广面积85.21万hm2,平均增产13.7%以上,大豆重迎茬地块平均增产10%左右,共增产大豆2.3亿kg,产投比为16.64∶1,创社会效益3.21亿元.应用大豆硼钼微复肥拌大豆种子,能起到增花、保荚、调节大豆营养生理功能,单株增加2.7个荚和3.9个粒,百粒重提高0.8g.  相似文献   

7.
野生大豆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野生大豆Glysine soja为栽培大豆G.max的祖先种,籽粒和茎叶均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试验以栽培大豆为对照,用来自3个生态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特性,结果表明,一年生野生大豆主茎长度2年平均比栽培大豆长73 cm、叶片和茎的产量分别比栽培大豆高 54.3%和86.1%,比栽培大豆具有更高的饲草生产潜力。但一年生野生大豆荚产量远低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荚产量是野生大豆的6.4倍。来自不同生态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差异显著。引自低纬度地区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全株草产量、叶片和茎产量显著高于引自高纬度地区和当地的一年生野生大豆;但荚产量呈相反趋向。  相似文献   

8.
马雪瑶  隋晓青  李俊明  张博 《草地学报》2020,28(5):1294-1300
本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ibberellin,GA3),探讨紫花苜蓿花荚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对种子产量构成和结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现蕾期苜蓿叶面喷施100 mg·L-1 GA3后,可显著降低花荚内源激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P<0.05),对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生长素(auxin,IAA)含量影响较小;初花期喷施可使花荚内源激素GA3和IAA含量显著增加(P<0.05),对ABA与ZR含量影响较小;盛花期喷施可导致花荚内源激素IAA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GA3,ABA和ZR含量影响较小;结荚期喷施则引起花荚内源激素IAA和ZR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而对GA3和ABA含量影响较小。产量构成因子与种子产量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盛花期处理综合得分最高,种子千粒重和结荚率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喷施100 mg·L-1 GA3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影响不大,但现蕾期喷施对种子产量影响较大,较对照组降低48.24%。综上所述,喷施GA3的适宜时期为盛花期,在苜蓿制种生产中建议使用低浓度喷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蜜蜂为罗平油菜授粉对菜籽产量的影响效果,建立授粉示范推广基地。2012年对罗平油菜盛花期蜜蜂占授粉昆虫的数量比例进行了调查;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以甘蓝型油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田地里建立蜜蜂授粉区和无蜜蜂区两个对照,共设置4个重复,统计比较各生产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西方蜜蜂占访花昆虫总量的99.3%,采访量超过22头/m2.h。蜜蜂授粉区植株结荚数、荚粒数、千粒重、油菜籽产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产29.49%、15.34%、6.55%、47.39%。结论:罗平地区,西方蜜蜂是油菜主要的授粉昆虫,能显著提高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10.
大豆作为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的产量,而且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提高大豆的产量.为此,本文主要从大豆生产的意义,影响大豆产量、质量的因素,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意见.其种植技术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因此要加强研究大豆的种植技术,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市场纵横     
豆粕振荡寻底从政策方面来看,豆粕进口受增殖税政策的影响,进口成本过高,进口豆粕无优势,影响不了国内豆粕行情;大豆进口只有3%的关税,无其他边境措施,国内大豆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价格和供求直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同时,中国的产量、需求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影响当前国内豆粕行情的因素主要是大豆供应量、市场豆粕需求和油品市场的销售情况。一.世界大豆产量变化情况1999/2000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为1.568万吨,2000/2001年度的世界大豆产量预计达1.696亿吨,净增1280万吨,其中主要是美国和阿根廷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二.我国…  相似文献   

12.
蜜蜂授粉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大田栽培的油菜产量,而且对提高杂交油菜的制种产量也十分有利。本试验结果证明,蜜蜂授粉可成倍地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荚率和单荚结实率,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山西清徐县东峪乡种植大白菜是菜农的一项主要收入。但近年来自菜籽的结实率低,空荚多,严重地影响了菜籽的产量。经考察,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足。对此,乡政府十分重视,一方面欢迎养蜂专业户到菜区放蜂,同时向国营大蜂场出资租蜂为大白菜授粉,在待遇上给予优惠:1.前去授粉的蜂群往返运费由菜农和乡政府蔬菜办公室负担。2.免费向蜂农提供奖励饲料。3.在蜜蜂授粉期间菜农保证不给白菜花和其它有花植物喷洒农药。若因喷洒农药致蜜蜂中毒死亡者,乡政府包赔损失。4.蜂群进入菜区以后,如果蜂群被盗,乡政府负责查寻,确实找不到者,由乡政府按当时  相似文献   

14.
1 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原因1.1生产成本饲料成本占蛋鸡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饲料价格的变化,带动鸡蛋价格急剧波动。蛋鸡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粕、小麦、鱼粉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玉米占到约66%,大豆粕占到约18%。从监测数据上反映出,鸡蛋价格的波动与豆粕价格密切相关。作为生产豆粕原料的大豆,国内产量严重不足,受国际市场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业部最近宣布,1994~1995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达1.329亿吨,比上一年度增加1630万吨。 美国农业部的报告说,本年度世界大豆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豆产量创纪录、加拿大  相似文献   

16.
4月国际主要饲料与畜产品价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饲料价格普遍上涨。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阿根廷受干旱影响产量大幅下降,而大豆最大购买国中国增加进口,这引发豆产品价格飙升,大豆、豆粕、豆饼价格分别较3月上涨13.5%、11.6%和11.0%。玉米价格上涨4.5%,主要由美国玉米饲料需求增加和玉米种植耽搁引起,  相似文献   

17.
1大豆供需概述 1.1全球大豆 全球大豆主要体现为中国大豆产量上调130万t。导致全球大豆产量上调了140万t。受此影响,美国农业部将2005/06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调高到了5442万t。同样是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库存4488万t调高了954万t.增幅为21.3%。期末库存消费比也达到了19.4%,较上年高出近3个百分点,为1985/86年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4 年的大豆行情仍然看好,我们从两个阶段分析一下。第一阶段为2003 年底至2004 年4 月,延续200年的牛势行情为振荡上行阶段;市场的主要炒作题材为南美的天气情况及产量预测;第二阶段从2004 年4 月至9 月为大级别调整阶段,主要是南美大豆上市和美国及我国大豆的种植情况,目前美国农业部预测南美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幅在10%左右;预计以上因素都将呈现明显的利好色彩;2004 年的8 月至9 月应为大豆市场行情的转折点,主要影响因素为2004 年度美国大豆和我国大豆的具体产量,如果大豆产量明显增加,则大豆市场就有可能从此走上跌势;如果大豆产量明显…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大豆产量占油料作物50%,1985年产量达1.18千万吨,主要生产国是美国(50%)、巴西(18%)、中国(10%)和阿根廷(6%)。 Osborne等(1917)和Hayward等(1936)最先用大鼠作大豆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发现全脂或脱脂生豆粕会抑制大鼠生长,用煮熟的或热处理过的大豆则抑制作用消失后来人们相继发现猪喂(?)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是影响间作体系产量潜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不同株型玉米(Zea mays)与大豆(Glycine max)间作搭配的适宜种植密度,本研究以紧凑型'登海605'(DH605)和平展型'川单428'(CD428)玉米及辽鲜一号菜用毛豆为试材,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设置4个玉米种植密度(45000、52500、60000和67500株·hm-2),研究玉米不同株型和密度对间作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利用、产量和产量构成及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间作大豆各时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单株荚数、鲜百粒重、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和氮磷钾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P<0.05).相同密度下,与CD428间作的大豆产量、生物量、氮磷钾积累量均低于与DH605间作大豆.综合群体产量分析,认为适合紧凑型DH605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适宜平展型CD428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为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