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魔芋是镇雄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产业的发展。2009年以来,由于镇雄县魔芋软腐病的大面积发生,影响了魔芋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该县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科学防治魔芋软腐病,就成了提高镇雄县魔芋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介绍了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综述国内外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研究进展情况,针对十堰市魔芋产业发展中绿色防控魔芋软腐病的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软腐病是影响魔芋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软腐病病原鉴定、流行原因、综合防治措施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魔芋软腐病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软腐病菌可通过分离培养并结合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或分子技术鉴定出来,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但是由于抗性品种选育的滞后、软腐病菌传播途径的广泛、栽培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等都使得目前对魔芋软腐病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仍是停留在以预防为主阶段。  相似文献   

4.
魔芋软腐病会导致魔芋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严重制约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分析了魔芋软腐病的发病原因,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出了合理生产布局、做好种芋处理、改进耕作方法、做好田间管理等优化措施,以期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葡甘聚糖浓度下魔芋软腐病病菌的生长曲线变化,研究葡甘聚糖与魔芋软腐病病菌两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葡甘聚糖在魔芋软腐病病菌生长的稳定期,随着浓度的提高抑菌能力逐渐增强,但各浓度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魔芋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最具成长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在魔芋种植过程中,软腐病发生严重,已成为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急需寻找新的防治途径。为研究出有效的防治魔芋软腐病新技术,应用壳寡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使用噻霉酮制剂,在陕西安康针对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处理效果好于浸种处理效果,浸种处理只有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为51.17%。噻霉酮、壳寡糖及农用链霉素单一药剂对种芋拌种处理,对魔芋软腐病防效分别为68.92%、55.36%和  56.49%,噻霉酮及壳寡糖拌种处理对出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拌种处理结合在成株期喷施壳寡糖、海藻酸寡糖和噻霉酮,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50%~70%,延迟魔芋魔芋软腐病的爆发高峰期约一周,提高产量效果明显。用噻霉酮杀菌剂拌种处理种芋,在发病初期再用壳寡糖或海藻酸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结合噻霉酮喷施植株,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药剂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迅速,但其长期使用带来的抗性、再增猖獗和残留问题直接影响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因其成本低、效率高、无残留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植病防治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对魔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提出展望:复配菌剂和筛选拮抗内生菌防治魔芋软腐病、培育转基因魔芋抗病品种、加强生物农药的研发及其产品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洋县是多山区域,全县山地面积23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2.2%;丘陵面积6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1.1%.丘陵、山地适宜魔芋生长。但近年来由于魔芋种植方式软腐病发生危害普遍及气候因素导致产量、效益较低、魔芋产业发展严重受挫。通过在生产实际调查,初步总结出了魔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软腐病防控措施,指导魔芋种植户在生产中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9.
浅谈岷江流域魔芋软腐病发生及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岷江流域(茂县、汶川、松潘、理县)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在沿河及部分高半山地区采用间套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针对栽培特点与软腐病发生情况,总结出本地区魔芋软腐病防治关健技术,以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助农增收,壮大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10.
龙山县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魔芋软腐病是制约龙山县魔芋产业的最大障碍因子。2014年该县植保植检站在茅坪乡开展魔芋软腐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软腐病在龙山县于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中旬属发病高峰期,9月中下旬基本停止;选用50%必绿、72%农用链霉素、20%噻菌铜、50%方托+72%农用链霉素在魔芋生长期喷施,对软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均在42%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药剂防治最高防效也仅59.66%,因此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要以健身栽培为核心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魔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与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关系,为利用土壤微生态控制魔芋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魔芋在4个海拔高度(610、913、1205和1518m)和4个生长时期(幼苗期、换头期、块茎膨大期和块茎成熟期)软腐病发病率及其根际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和微生物多样性,应用DPS 7.05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同一海拔的不同时期,随着魔芋的生长,魔芋软腐病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块茎膨大期软腐病发病率最高;同一时期不同海拔高度,总体趋势为随着种植海拔的增加,软腐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魔芋的生长和发育,4个生育时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即幼苗期>换头期>块茎成熟期>块茎膨大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魔芋根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均相应增加;海拔对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适当增加种植区海拔能有效调节魔芋根际微生物区系,是控制魔芋软腐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氮、磷、钾肥施用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过多施用氮肥易诱发魔芋软腐病,施用钾肥对控制软腐病有很好效果。[结论]在魔芋种植中应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起到减少魔芋软腐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基于Android手机终端,设计一套智能手机GPS的魔芋软腐病防治系统,该系统可获取农户所处地区的经纬度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对魔芋软腐病防治的实际问题给予专业性解答,再将该地区的魔芋软腐病防治方案智能推荐给农户,以便种植户对魔芋软腐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李炜  李政 《北京农业》2011,(3):74-75
生物多样性间种防控魔芋软腐病害试验在云南省富源县老厂镇2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开展,试验探索不同行数的玉米间种不同行数的魔芋与魔芋软腐病害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海拔的2个地点试验得出,在富源县老厂镇海拔2020m以上的地区,采用2~4行玉米间种1~5行50~100g的魔芋,魔芋软腐病发病率与净种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湖北省十堰市魔芋腐烂病的发病类型及重要致病菌,调查了十堰市不同地点魔芋腐烂病的发病类型,研究了不同地区病原菌的分离频率、优势菌种类及致病性。结果表明,魔芋发病率和发病症状因地点而异,可分为茎基环状软腐型、黄化茎基黑烂型、黄化茎黑裂型、黄化茎干软型、黄化茎基外黑内红型、茎上部或整株黒烂型六大类症状。柳陂基地魔芋发病率最高,茎基环状软腐型和黄化茎基黑烂型发病率分别为13.0%和26.9%;郧西乡魔芋发病率最低,为4.8%。从28个样品中共分离到2种真菌和11种细菌,其中真菌为齐整小核菌和镰刀菌,优势细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分离频率分别为27.6%、17.6%和12.1%。致病性测定表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为魔芋软腐病的致病菌。利用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特异性引物仅从被鉴定为该种的B12、B16、B17菌株中扩增出特异DNA条带。上述结果表明:魔芋腐烂病存在复合侵染,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为魔芋腐烂病的重要致病菌,为魔芋腐烂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害进行有效防控,采集陕西省镇巴县有软腐病发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进行病原细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软腐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中分离获得了不同形态的15株细菌,致病性试验发现其中的ZYH1菌株可使珠芽黄魔芋、花魔芋、胡萝卜和白菜离体组织表现出软腐症状,并导致珠芽黄魔芋和花魔芋植株发病。分离的ZYH1菌株单菌落圆形突起,乳黄色,边沿光滑整齐,杆状菌体,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已报道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9.6%。这是陕南地区首次报道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引起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魔芋软腐病致病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国内外学者关于魔芋软腐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方法]通过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调研,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致病机理和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魔芋软腐病防治提出几点设想。[结果]在对软腐欧文氏菌病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中,明确了软腐欧文氏菌的群体调节系统,即细菌可根据特定信号分子浓度监测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他细菌的数量变化,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中的变化;明确欧文氏菌有一系列分泌系统,系统Ⅰ将蛋白酶从细胞质分泌到胞外空间一步完成,系统Ⅱ可分2步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在致病中起重要作用;果胶酶是致病过程中最重要的酶。近年来生物防治魔芋软腐病初见成效,主要是利用生防细菌、生防真菌和植物活性物质以及利用植物基因工程防治魔芋软腐病。[结论]该研究为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魔芋软腐病的防治策略,包括化学、物理、生物防治,以为防治魔芋软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从84株健康魔芋中筛选到2株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抗性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