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的品种类型与蘑菇品种分类不同,蘑菇是按菌丝形态来划分的,而香菇品种是根据子实体发生季节和形状特征及木段栽培和代料栽培的适应性来划分类型的。 (一) 按子实体发生季节划分类型。 1.高温型品种:春夏初秋发生的菇种。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范围为15~28℃,适宜温度为20~25℃。目前国内试用或应用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3.
得到高产优质的子实体,是食用菌栽培和育种的直接目的。因此,研究子实体发育的遗传机制,即基因与环境条件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一、控制子实体发育的基因我们知道,子实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认为,一旦亲和性交配型产生双核菌丝,就开始有性过程,子实体发生与发育将由外部条件决定。事实并非这么简单,现已证明,子实体的形态发生和分化,是由一系列基因所控制。研究子实体发育,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基因存在是靠它的产物来判断,如何测出诱导子实体形成的物质?由于双核体本来就有出菇能力,难于测定诱导子实体形成的物质。如果能从单核菌丝中得到可育株,从中提取诱导物质,就比较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全光地摆的栽培模式在特定的栽培季节对东北地区主栽的2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鉴别黑木耳菌株。实验结果表明,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可以鉴别黑木耳生产菌株,并以此为依据将供试的27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三个组群。  相似文献   

5.
研究袋料栽培灵芝主要的药用成分灵芝多糖和三萜在不同生长时间和子实体部位的分布规律。将灵芝整个出芝过程分为5个时期,将子实体分为3个部分,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三萜和甾醇含量。结果发现灵芝多糖含量随子实体发育逐渐降低,在空间上无分布规律;灵芝三萜和甾醇含量随子实体发育逐渐增加,并在边缘含量分布最高。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随子实体发育有规律变化,灵芝三萜在子实体不同部位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的品种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试验对176、163、U3、152、111五个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品种在北方都能发菌出菇.176品种产量比较高,子实体外部形态特征较好;163品种产量高,子实体形态特征差;U3、152品种子实体形态特征好,产量偏低;111品种子实体形态特征好,产量太低.因此在北方鲜食的双孢蘑菇,可以栽培176、163品种,制罐出口的双孢蘑菇可以栽培U3、152品种.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猴头菇立体逆向栽培的适宜菌株,比较9个猴头菇菌株的菌丝长势、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形态特征等。结果表明,猴头菇H3(常山猴头菇)菌株表现较好,菌丝长势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和形态特征优,商品性佳,平均产量可达0.75 kg/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水珍 《食用菌》2010,32(4):53-54
阐述了花脸香蘑菌丝形态,子实体形态特征;对温度、湿度、光照、通气、酸碱度生长条件,菌种培养基配方、栽培料营养条件要求;栽培方式,管理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10个杏鲍菇菌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这10个被试菌株中,农杏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容重大、多糖含量高,是做为栽培菌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光照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光照对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的影响表明,7种不同波长光源中蓝光对刺芹侧耳子实体发育最有利,蓝光照射所获得的子实体个体较大、外观形态好(菌盖较大、较厚)、商品价值高;进一步研究了蓝光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表明,采用3根LED条形灯照射所获得的刺芹侧耳外观形态及单瓶总产量均较好;光照时间为6h即可获得外观形态较好、单瓶总产量较高的菇,但照射18h得到的菇个体较大。  相似文献   

11.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秆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三个双孢蘑菇菌株菌种培养和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并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检测子实体营养成分,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秆为基质栽培的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生物1号发菌至出菇时间最短,子实体菌盖大小适中,菇体匀称,单菇重适宜,出菇整齐度高,不易开伞,且密度合理,产量最高;9506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最低。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6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状况、栽培出菇阶段的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子实体形状、生物学效率以及不同菌株的污染率等。结果表明:菌株V10菌丝致密、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形态好,产量与生物学效率高,为6个菌株中生产适应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竹荪引种驯化栽培报道较多,但对于子实体形成的形态变化很少见报道。我们在竹荪资源调查中,对竹荪的原基分化至子实体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5,(1)
对收集到的14个长根菇栽培菌株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等进行较为详细地比较分析,筛选出3个适合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O0014、O0017、O0018和2个具有品种改良价值的菌株O0008和O0010。  相似文献   

15.
平菇是高等担子菌中种类较多的一个属,其中能行人工栽培的可食种类至少在15种以上。平菇子实体的形态,不仅在种类之间彼此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每一菇体的发育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适宜条件下,子实体发育要经历原基期(菌蕾期)、分化期(成形期)、幼菇期(初熟期)、采收期(成熟期)和老死期(衰萎期)五个阶段。原基的发生标志平菇的生活史由菌丝体生长转入子实体发育阶段,而了解和掌握原基的形态特征及其管理技术,对指导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一)原基的形态特征平菇菌丝体生长繁殖至生理成熟后,在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环境温度),于其着生的基物表面  相似文献   

16.
陈岗  周瑶  詹永  杨勇  罗杨  谢会川 《北方园艺》2019,(7):140-148
通过采集银耳子实体生长期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子实体园艺学性状(直径和质量)等数据,采用非线性模拟模型,建立了银耳子实体园艺学性状与设施化栽培室内温湿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期实现设施化栽培银耳的低能耗高效益。结果表明:银耳子实体直径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3.08℃和相对湿度为93.11%,质量增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18℃和相对湿度为92.6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湿度的子实体生长速率模型,该模型能较好预测子实体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中逐日变化情况,为设施化银耳节能高效栽培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个猴头菌株在菌丝培养阶段和栽培出菇阶段,从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出菇温度、子实体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4形态较好。产量高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0个金福菇菌株的菌丝长速、农艺性状、子实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福菇9、金福菇10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突出,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长势好、出原基早、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商品率较高、抗性强,适宜北方夏季高温栽培。  相似文献   

19.
对茶薪菇子实体发生过程中形态特征的改变及总蛋白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茶薪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菌丝和子实体阶段的总蛋白无论在蛋白种类或含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阶段的淀粉酶同工酶种类相差不大,但活性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榆黄菇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榆黄菇的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等3种栽培模式,并结合它们所产榆黄菇子实体形态、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进行观察和测试比较,认为榆黄菇林地仿野生栽培模式所产子实体形态好,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露地简易菇棚覆土栽培模式,最差的为蔬菜露地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