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是个大属,其中著名的栽培种如草菇和银丝草菇。全世界估计约50多种,其中我国为15种。它们是:1.银色小包脚菇V.argentina Speg.2.银丝小包脚菇V.bombycina(Schaeff.:Fr).Sing.…Volvaria bombycina(Schaeff.:Fr.)Kumm.3.可食小包脚菇V.esculenta(Mass.)sing.4.洛夫小包脚菇V.loveyana(Gill.ex Berk.)Sing.5.间型小包脚菇V.media(Schum.:Fr.)Sing.…Volovaria media(Schum.:Fr.)Gill.  相似文献   

2.
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e Speg.)是个大属,其中著名的栽培种如草菇和银丝草菇。全世界估计约50多种,其中我国为25种。它们是:1.银色小包脚菇 V.argentina Speg.2.银丝小包脚菇 V.bombycina(Schaeff.:Fr.)Sing.…Volvaria bombycina(Schaeff.:Fr.)Kumm.3.可食小包脚菇 V.esculenta(Mass).  相似文献   

3.
银丝菇(Volvariella bombycina)是一种中温型食用菌,在半合成培养基和培养料上能形成子实体。Elliott Challen(1985)首先推测草菇(V.volva-cea)和银丝菇有二倍体的生活周期,然而对银丝菇详细细胞学的了解和遗传分析尚还欠缺。在担子菌中,仅有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和假蜜环菌  相似文献   

4.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s),又名苞脚菇、兰花菇、麻菇等,英文名为Straw mushroom,是一种喜高温高湿,自然生于稻草上的草腐真菌。草菇极具特色的是它属于高温型菌类~([1,2]),可在其他菌类生产淡季的时候栽培,而且栽培原料广泛,棉籽壳、废棉、稻草、秸秆、甘蔗渣等各种富含植物纤维的材料均可栽培。栽培模式多  相似文献   

5.
李爱民  郭成金 《食用菌》1993,15(2):14-15
目前国内外普遍栽培的草菇,是一个速生草腐菌类的高温型品种(Volvariella volvacea),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在长江以北地区只能在七、八月栽培,受区域与季节的局限性很大,加之子实体为黑褐、灰褐色,菌内较脆,特易开伞,保鲜和运输较困难,因此大大影响其商品价值与销售。我们研究的银丝菇  相似文献   

6.
在大面积草菇生产中,都是使用草菇栽培种。但生产草菇栽培种要有设备条件,这对一般的个体户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用采完菇的大床菌块和菇根作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其产量接近栽培种的水平。 (一)处理与方法:试验设五个处理,①采菇后的菇根、菇脚及其基部附着的菌丝块;②头潮菇采后的菌块中间层:③两潮菇后的菌块中间层;④头潮菇后的菌块混合菌丝;⑤栽培种(对照)。  相似文献   

7.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有特殊风味,蛋白质含量高,菌蕾白色,不易开伞,适宜制罐。据美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钟顺昌教授介绍,银丝草菇是美国人喜欢食用的一种白草菇。我所于1982年从野生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菌种,人工栽培试验得到成功,并在1983年《食用菌》第3期上作过报道。为了开发这一新的食用菌资源,使它成为人工栽培的菇类,1984年笔者对其生产性能、栽培方法及营养成分等作了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报道袋式栽培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草菇异名考     
草菇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最优美食菌之一,是民间经常采集的对象。据《宁德县志》载:“……城北瓮窑禾朽,雨后而蕈生,宛如星斗丛簇竞吐,农人集而投于市……”读后尚可想见当日野菇勃生、竞相采撷的盛况. 草菇本以生于腐烂稻草而得名,异名甚多,如“秆菇”、“麻菇”、“贡菇”、“兰花菇”、“家生菇”,皆与早期栽培史有关。草菇的学名为Volvariella volvacea,意即“被菌托包裹着的蘑菇”(苞脚菇)。今南方人多称之为“兰花菇”,典雅清丽、殊不可解.有人以为兰花菇之得名,与干制后之菇香有关,实乃臆测之词。按“兰花菇”当为“南华菇”之音讹,而草菇之名为“南  相似文献   

9.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名中国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小苞脚菇属。草菇是一种高温菇,只有在气温稳定在30℃以上,湿度在80%左右时才能正常生长。因此,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普遍栽培的著名食用菌。草菇不仅肉汁脆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原糖和维生素,其中干草菇维生素C含量达到2.06g/Kg。另外草菇中还含分别具有抗肿瘤和降血脂能力的异体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草菇对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草菇还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出口食品,在港、澳、日等国家和地区十分畅销。草菇生长周期短,生长和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生物学效率低。近年来,草菇栽培研究越来越多。董昌金和徐平用棉籽壳、稻草、麦秸和废棉四种培养基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废棉是草菇最适宜的培养基,其次为棉籽壳。影响草菇产量的因素比较多,本试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对用不同堆料方式的棉籽壳栽培草菇进行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方面的研究,以求找到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最佳堆料方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供试菌种是草菇V23,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个体中等,抗杂菌、病虫害能力强,产量...  相似文献   

10.
草菇(Volvariella volvaeea),又名苞脚菇、麻菇、贡菇、秆菇等,在欧美国家被称为稻草蘑菇、中国蘑菇[1]。草菇喜温、喜湿,因自然发生于稻草上而得名[2]。生产实践表明,与其他食用菌相比,草菇菌种最容易发生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正草菇大田纯稻草栽培新技术是在传统大田栽培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稻草前处理、播种及后期管理等措施,使草菇产量提高1倍以上,每667 m~2产值可达2.4万元,已成为广东中山草菇栽培的主要模式。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别名广东菇、中国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为消费者喜爱。自然条件下草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我国草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台湾、海南、云南和四川等地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草菇生产省份,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清远、惠州、韶关、河源、中山、潮汕等地。  相似文献   

12.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包脚菇”或“广东菇”或“中国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产简便、见效快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草菇一般习惯于稻草栽培,但生物效率较低,仅及12—20%,江苏很少栽培,棉籽壳栽培虽然生物效率有明显提高,但近年来由于棉籽壳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菇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棉籽壳与稻草不同配比的栽培试验,以寻找低成本、高效益,易栽培的培养基质为城郊大面积栽培草菇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考察层架空间位置、菌渣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草菇生产的影响,还研究了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pH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菌阶段,不同层架上草菇培养料的温度相近;出菇阶段,层架自下而上料温升高;草菇产量也随层架自下而上逐渐提高。利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草菇,以含水量68.5%的未发酵菌渣产量最高。刺芹侧耳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在前3 d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pH在前3 d变化幅度较大,先降后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但明显低于未发酵菌渣。  相似文献   

14.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草腐菌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36℃ ,温度低于 15℃高于 4 5℃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 2 8℃~ 32℃ ,温度低于 2 5℃高于 33℃子实体不能形成 ,是唯一适合在高温季节栽培的食用菌 ;草菇的生长周期很短 ,从播种到出菇只需 7d(天 ) ,一个月就可结束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生长状态,采集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长时期草菇、异常草菇以及栽培料杂菌感染等各种图像作为原始图像数据集,采用Anchor-free网络结构构建检测算法模型,将收集的895幅草菇原始图像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草菇,杂菌感染草菇和肚脐菇以及鬼伞和栽培料表面...  相似文献   

16.
草菇(Volvariella volacea)起源于中国,又称中国菇,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草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由于草菇是高温菇,是缓和夏季蔬菜短缺的一种食用菇类,所以在世界上草菇的年产量逐年上升。但是草菇同其它菇类及蔬菜、水果有所不同,草菇在低温条件下(10℃以下)菌丝会自溶,不易保存储藏。因此,采收后的保鲜问题为栽培者所关注,然而迄今尚未找到一种成本低、保藏方便的保鲜方法,据目前的文献资料,保藏再好,其保鲜时间也只有72小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本研究尝试运用冷冻干燥技术于草菇保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草菇属(Volvariella)大约有一百多个种、亚种和变种。但是可食的种类却很少。目前已进行人工栽培的只有三个种,即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泰国栽培的美味草菇(Volvariella esculenta)和印度栽培的白草菇(Volvariella diplasia)。为了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开发新的食用菌资源,作者等1981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柞木上,1982年4月在福建省三明市悬铃  相似文献   

18.
凤尾菇春季畦地栽培,常由于早春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易污染杂菌,而出菇阶段自然气温升高,不利子实体的生育,影响产量。为了解决自然气候与凤尾菇生育所需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我们于1986年春季凤尾菇畦地栽培,采用电加温线进行加温,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20.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ycina)是草菇属中的一种木腐真菌,它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银丝草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5℃左右,子实体在20~25℃能正常生长,菌丝体在4~5℃冰箱中保存不失活,其生物学特性与其近缘种草菇有明显不同。我们对银丝草菇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子实体和弹射孢子进行了研究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STC Vo-1和STC Vo-5,由香港中文大学真菌遗传学研究室提供。(二)培养基制备:采用完全培养基,配方是: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维生素B0.5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培养基置1.1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