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在食用菌出口过程中因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企业经济损失严重,为解决该问题,从法律层面上研究了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我国形成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在原因,即缺乏认证意识、产业标准低、经营方式落后,其次分析了贸易壁垒形成的外在原因,即新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食用菌安全标准提高。其三研究了我国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根据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食用菌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武雪凡  王维薇 《北方园艺》2016,(22):203-209
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基础上,以中美食用菌贸易为例构建引力模型,论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用菌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部分年份由于受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有所减少;出口品种主要为罐头类食用菌和干品类食用菌;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市场结构与输出地居民生活习惯相关性较强;引力模型显示美国的GNI、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我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项数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食用菌出口影响较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影响显著为负,影响程度随着壁垒项数的增加而增强,另外我国的GDP与食用菌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表明GDP增长可以带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大量案例为证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遭遇不同类型贸易壁垒的现状,然后以日本为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GDP每增加1%,对日食用菌出口额将上升0.6991%;日本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针对食用菌制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项数每增加1%,我国对日食用菌出口额将减少0.4673%。从政府、食用菌行业协会、食用菌生产加工主体等三方面提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作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出口快速增长,不仅占据了世界食用菌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成为中国蔬菜出口的主打产品之一[1]。然后,由于国外不断增设贸易技术壁垒,食用菌的出口面临困境,每年都有国外的通报和退运,给生产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收集近几年食用菌出口通报案例,分析了通报的主要原因,帮助出口企业提前应对。1基本情况笔者收集整理了2012年至2014年我国出口食用菌国外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2022年2月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出口的金针菇及其他食用菌中,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针对大陆输入的食用菌风险预警通报的510起和国内金针菇食用安全事件8起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食用安全风险特征及规律。我国出口金针菇被美国和日本国家通报17起,单增李斯特菌污染12起。美国等9个国家预警通报韩国输入的金针菇20起,均为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我国出口的其他食用菌被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预警通报120起,主要为产品污秽腐烂变质、农药残留。美国对其他食用菌预警通报324起,主要为农药(杀虫剂)残留。欧盟和英国对从14个国家进口的其他食用菌通报29起,主要为细菌污染。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大陆输入的食用菌通报9起,主要为农药残留。国内通报金针菇主要为非法使用非食用添加剂。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风险预警通报内容差异明显,呈多样性、动态性、全过程性,金针菇与其他食用菌的安全风险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孙叶 《中国瓜菜》2024,(1):156-160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罐头出口国,食用菌罐头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菌类产品和罐头产品中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通过对当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现状的深入论述,深刻剖析食用菌罐头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发展形势整体良好,具体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出口商品来源地和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改变。但与此同时,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还面临着国际市场贸易壁垒制约影响明显、国内出口企业无序恶性竞争突出、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等一系列矛盾问题。基于此,从加快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注重加工企业自主品牌培育、强化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对日本出口贸易为例,探讨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我国食用菌出口对日贸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包括食用菌出口价格制定,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等,外部则与国际市场环境、地理空间距离、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我国食用菌总体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出口贸易规模可观;日本对我国食用菌产品有较大需求,中国对日食用菌出口贸易整体形势较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受到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对日出口量存在波动,甚至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削弱了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出应重视国内食用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通过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对策,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4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出口中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虽是世界食用菌出口贸易大国,但并非贸易强国。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工还处于低端水平,产品质量不高,出口贸易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以下从政府、食用菌行业协会、食用菌生产加工主体等  相似文献   

9.
郭静 《中国果菜》2012,(12):24-28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强,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遭遇到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制约越发严重。日本、美国、欧盟等进口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实施精密检测;不断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针对我国食品农产品的恶意炒作甚嚣尘上,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遭到国外通报。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食品出口遭遇的非关税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3月,经漳州检验检疫局检验出口的食用菌计5.67万吨、7 531.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和8.35%。所有出口的食用菌均未出现因质量安全问题被通报,产品合格率达100%。漳州食用菌出口品种丰富,涉及香菇、白木耳、白背黑木耳、蘑菇、杏鲍菇、平菇等十几个品种,出口市场涵盖日本、欧盟、东盟、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2月,经漳州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出口的食用菌总金额达3.03亿美元,所有出口的食用菌均未出现因质量安全问题被国外官方通报的情况,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漳州食用菌出口品种丰富,涉及香菇、白木耳、白背黑木耳、双孢蘑菇、杏鲍菇、平菇等十几个品种,出口市场涵盖日本、欧盟、东盟、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对2022年1月~6月中国出口美国的食用菌产品被通报进口拒绝和进口预警的事例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被拒绝进口产品的种类、原因、数量等因素,提出减少食用菌出口产品被拒的有效措施,对增加中国食用菌产品在食品出口中的规模和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前三季度,山东济南海关共检疫出口食用菌棒1 681批,4.43万吨,共计2.3亿元,出口约占全国56%,居国内第一位。据了解,发好菌的食用菌菌棒经过冷藏运输到国外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就能出菇。与直接出口新鲜食用菌相比,其具有耐储存、耐长距离运输、合理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优点。为促进菌棒出口,济南海关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顺利获得ISO22000、GLOBALGAP等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我国主要贸易国家食用菌进口扣留(召回)制度,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和2016年~202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扣留(召回)的情况及原因,以提出我国食用菌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用菌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类型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以后,我国逐渐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期,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产品行业中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对于扶贫事业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大国之一,我国的食用菌产品在满足我国人们的需求之外,也远销海外,在出口贸易方面占据一席之地。而邻国日本作为我国食用菌出口的最重要目的地,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就对日的食用菌出口贸易来说,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外部原因上包括汇率变动、空间距离的阻隔以及日本方面技术贸易壁垒的障碍,内部原因上则与食用菌出口价格的制定、中国食用菌产业建设的标准化程度相关,通过分析中国食用菌对日出口贸易的影响因数,能有效规避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对我国食用菌做大做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利用可获取的最新贸易数据,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3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力,并与日本、韩国、波兰、荷兰等食用菌进出口大国进行对标比较。中国食用菌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27%增加到2016年的56.63%;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在2001—2016年期间均保持在0.99左右;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RSCA)维持在0.85左右。总体来说,我国食用菌传统贸易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际竞争力在过去十年稳步提升。但受贸易壁垒限制和金融风险冲击,以及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市场销售渠道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食用菌贸易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由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国内食用菌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食用菌出口数据的分析,针对出口额增加而增幅下降的态势,探讨其存在的主要原因:食用菌生产效率不高、质量难显优势、贸易壁垒重重等,但其也具有不断优化的国内政策环境、良好的国际合作条件等优势。在"一带一路一菇"的背景下,加快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创新发展,对促进中国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自生鲜农产品走俏国内网销市场后,丽水生鲜食用菌出口市场一片红火。据统计,2014年1~11月,丽水生鲜食用菌出口345批次,共2 894吨,总价值达83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82%、29.37%、66.73%。秀山丽水的山货走出国门,助山民增收,为企业创收。出口生鲜食用菌的品种主要包括鲜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等。出口市场以韩国、日本、美国、越南、西班牙等食用菌传统消费国  相似文献   

20.
查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门户网站公布的进口预警措施、法规及进口拒绝报告,针对我国输美食用菌产品,简要汇总了相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统计分析2012年以来输美食用菌产品不合格情况,最后就食用菌产品输美规避贸易壁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