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发酵培养液初始p H值、装液量、接种量和摇床转速对桑黄(Phellinus linteus)发酵胞内黄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初始p H为6.5,装液量为100 m L/300m L,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150 r·min~(-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桑黄黄酮发酵培养条件,最佳工艺为:发酵液初始p H6.5,300 m 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 L,种子液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150 r·min~(-1)。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液体发酵环境条件,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吲哚乙酸(IAA),改变培养基成分组成的方法,研究吲哚乙酸对黑脉羊肚菌发酵培养产胞外SOD酶以及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发酵培养过程中,最适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初始p H7,培养时间9 d;最适产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初始p H5.5,培养时间5 d;IAA添加浓度为1.0μg·m L~(-1)时,菌丝体重量最大为14.03 g·L~(-1),浓度为2.5μg·m L~(-1)时,相对酶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的产量为评价指标,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筛选液体静置发酵的光照、温度、时间、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和接种量,结果表明:有利于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E3菌株产HEA的发酵条件为黑暗或荧光、黄光,培养温度为25~28℃,培养时间为110d,培养基的初始pH为6.0~7.0,装液量为50%,接种量为2.5%。  相似文献   

4.
桑黄菌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桑黄菌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桑黄菌液体发酵的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发酵条件为初始pH6.5,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旋转频率为150r/min,摆振幅度Φ26mm,28℃恒温培养7d。10L发酵罐发酵7d后,平均菌丝体干重达到12.20g/L。  相似文献   

5.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相似文献   

6.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尖顶羊肚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干菌丝体得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白砂糖30g·L^-1、豆粕粉15g·L^-1、KH2PO4 0.75g·L^-1、MgSO4·7H2O0.5g·L^-1、维生素Bt0.03g·L^-1。最优液体发酵条件为温度25℃,培养液初始pH7,接种量10mL,转速120r·min^-1,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研究了姬松茸深层发酵培养及培养条件对苗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液体培养基组成(%):玉米淀粉3,酵母膏0.3,KH2PO40.1,MgSO4.7H20.1,CaCl2.H2O0.1,VB110mg;液体培养条件为:初始pH6.0、25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接种量10%、温度25℃、摇瓶转速150r/m、培养7天,在此条件下,发酵生物量1.25g/100ml,胞外多糖131mg/100ml。  相似文献   

8.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9.
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工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菇菌种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50 L发酵罐工艺试验的基础上,探索500 L发酵罐发酵工艺。发酵30h时p H开始降低;38 h时溶氧开始下降;120 h菌丝球固形物体积达92.16%;76 h~120 h流加碱(饱和Na_2CO_3溶液)频率最高;168 h发酵菌丝体接种栽培袋的菌丝体活力明显下降;192 h在显微镜下可观测到大量菌丝体片段;接种量在5 mL和10 mL时菌丝萌发最好。运用无菌培养接种罐接种(已申请专利),可有效降低接种环节培养基被污染的风险;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在24℃,p H4.5,溶氧量90%~98%,搅拌速率180 r·min-1条件下进行比较适宜;最佳接种时间为96 h~144 h,接种量为每个接种孔5 mL~10 mL。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0,(1)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性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1]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体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适摇床转速为180rpm,接种量在(4~10)mL/100mL的范围内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培养时间为84h。  相似文献   

12.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芝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济责 《食用菌》2009,31(6):15-16
通过对灵芝液体菌种发酵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发酵时间、装液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做单因素试验后进行正交试验,经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d、装液量70mL,发酵温度23℃,接种量10%。通过试验的研究,为今后灵芝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核桃基腐病(Pythium oligandrum Drechsler)有较好抑制效果的菌株Gy-11的最优发酵条件,提高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方法】开展了最适培养基和最优碳氮源的筛选,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菌株Gy-11在LB培养基和NB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菌株Gy-11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p H 7.0,装液量50 m L/250m L,接种量体积分数为6%,转速为180 r·min~(-1)。【结论】明确了菌株Gy-11的最适碳氮源和最优发酵条件为进一步研发生防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CaCl20.2%;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  相似文献   

16.
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尖顶羊肚菌液体静止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胰蛋白胨0.4%,酵母粉0.15%,天门冬酰胺0.08%,MgSO4·7H2O 0.5g/L,KH2PO4 1.45g/L,Na2HPO4·2H2O 0.48g/L,VB1 25mg/L,CaCl2 0.013g/L,微量元素溶液1.0mL/L.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50mL/250mL,接种量2%,培养温度26℃.培养10d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2.64g/L.  相似文献   

17.
白晨  王淑珍  陆文蔚 《食用菌》2010,32(1):17-19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相似文献   

18.
榆黄蘑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榆黄蘑摇瓶的不同装液量、不同转速、不同初始pH及不同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以研究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榆黄蘑液体摇瓶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培养基初始pH 6.0;摇床转速160 rpm;培养温度27℃;二级菌种培养时间7 d。  相似文献   

19.
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结合发酵液多糖含量,研究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的营养因子和非营养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灵芝G5760菌株发酵液体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麦麸粉5%,黄豆饼粉3%,KH2PO40.10%,MgSO40.09%;而优化发酵条件为初始pH5.5,装液量32%,菌种种龄6d,接种量10%,培养时间8~9d.  相似文献   

20.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