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乾清  王健 《甘肃农业》2007,(12):45-4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与实施,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个级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种子市场进行管理和规范、保障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种子管理部门应针对种子经营中从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委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种业正在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处理好种子管理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对加快种业发展,提升种业水平极为重要。1规范管理,理顺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1.1规范种子管理和执法行为《种子法》赋予种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3.
1、关于种子管理机构方面的措施 (1)统一管理机构名称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争取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统一种子管理部门的名称,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自治区级主管部门要拿出主导性意见,统一命名为种子管理站或种子管理局等。根据《种子法》的有关精神,统一省、市、县三级管理机构名称,明确种子管理的行政属性,这有利于强化管理职能,有利于各级管理机构正确履行《种子法》赋予的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产品实现优质、专用、高效的前提。管好种子市场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能否真正得到实惠的大问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后(以下简称《种子法》),使种子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但随着种子销售等环节的放开,种子经营者不断增加,经营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意识淡薄,造成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大力宣传《种子法》,提高管理者素质,保证礼泉县种子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种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搞好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作物种子,是种子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我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呈现崭新的局面。与《种子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种子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种子管理站是种子行政管理的专业执法机构,由《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授权,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和监督工作,审核、审批、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规定的种子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查处新品种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贯彻实施必将对我国种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作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由于原来的管理模式很不适应现在出现的全面放开的种子大市场和多渠道的种子经营格局.因管理不善而产生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种子管理工作和种子市场秩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谈些个人看法,希望管理部门的同仁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种子。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开展种子行政管理工作,是《种子法》赋予农业主管部门的一项决定工作。以浙南山区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种子管理职能2000年12月已从种子公司分离出来,担负着全县种子管理工作,从过去的配角转为主角,通过前阶段种子经营市场的调查以及《种子法》的实施情况来看,开展种子管理还需加强种子技术的业务培训,树立科技意识;加大种子行政执法力度,做到依法治农和依法治种。现将景宁县种子经营情况与今后山区县级种子管理笔者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等,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强化管理和服务,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种子市场及质量管理是发展种子产业的重要环节,《种子法》明确了种子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由于《种子法》的落实与实施,使种子生产、经营由垄断到竞争、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加快了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市场的繁荣与竞争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收入与实惠,但是现行种子市场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行为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因此对种子的科学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本文对种子经营与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种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在农作物种子方面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种子经霄队伍现状 1.种子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学法、知法、用法是搞好种子经营工作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已颁布实施多年,我县种子管理部门也对本县区域内的种子经营者进行了多方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但由于种子经营者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对《种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了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种子管理制度包括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以及种子管理部门对执法人员的行为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管理模式与制度远不能适应种子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种子法》的要求,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已经推向市场,青海省的种业已经形成了国营、个体、股份制、合资等多种经营形式的需要和市场公平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博乐市制定具体实施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对加强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种子市场秩序,防止伪劣种子上市下田,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给我国的种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提高种子质量,规范和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四年多工作实践,笔者对《种子法》在加强种子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有  相似文献   

16.
《种子法》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的实施。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严打假劣行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种子市场秩序。内容涉及品种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种子质量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我国种子管理工作进入了法制建设新阶段。依法治种,依法兴种已成为种子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种子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市场由原来的国营主渠道经营转为多渠道经营,打破垄断,推进种子大市场的形成。但在新旧体制转变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种子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促进种子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种子行政执法工作,要保证《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种子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保证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1、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及政策水平 种子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种子法》、《合同法》、《行政处罚法》、《产品质量法》、《植物新产品保护条例》、《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  相似文献   

20.
<正> 1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切实履行组织保证 《种子法》明确规定,管理和经营要彻底分开,管理不能参与经营,经营不能搞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我省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经过长期努力工作,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基本适应《种子法》的要求,这次通过贯彻落实《种子法》,我省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执行管理职能与种子生产经营职能的分设得到了完全彻底解决。确保了执法公平、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